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代教育家、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德和儒家传统道德教育,结合近代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吸纳西方私德思想和公民自治理念,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德育理论。刘湛恩提倡学生积极服务社会,对学生进行现代独立人格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他希望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和优秀品德的现代公民,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推动了沪江大学由教会学校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形成沪江“大家庭”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其执掌下,沪江大学表现出踏实勤勉、诚信友善,倡导爱国主义和社会服务意识的优良学风和校风,并培养了大量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刘湛恩是抗战期间为国牺牲的唯一的大学校长。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上海国际友谊社等多个民间国际组织,接待了包括孟禄、泰戈尔、范朋克、莫列德等在内的诸多外国友人,更多次出席国际会议,是1920—1930年代上海国际交流领域的弄潮儿、国民外交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湛恩坚持留守上海,一方面继续领导沪江大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开展抗战的国际宣传,坚决拒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教育部长之职。导致刘湛恩被敌伪暗杀的原因之一正是他在国民外交尤其是关于抗战的国际宣传方面的重要作为和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沪江大学英文系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在中西文化交流、文学研究与英语教育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在其二十三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沪江大学英文系办学思想,主要体现于以下三方面:侧重文学兼顾实用需求的课程体系,满足培养多方面人才的需要;广聘高素养的外籍教师,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提倡学生参与英语团体实践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通过对沪江大学英文系办学思想的回顾,既阐明沪江大学英文系在教育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同时也能为当今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提供有用启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初,国内政局动荡,日军侵略日盛。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刘湛恩参与组织非战建设运动,倡议各界领袖订立 “国民非战公约”,成立 “非战运动大同盟” 。虽然运动最后无疾而终,但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国民,推广了团结抗日的思想,有助于日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5.
刘湛恩是中国近代职业指导教育的先驱,他积极开展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指导方法、指导原则、指导思想、职业价值观等方面,兼具科学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在今天看来具有鲜活的现代科学性特征,对当前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方向,如对接专业、行业、德育及创业教育等,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无不有自己特色的校报校刊,上海理工大学前身之一的沪江大学,自不例外。在介绍沪江大学出版的校报校刊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从主办者——如学校或院系、社会实践基地,学生,社团——的视角分析这些出版物的主要特征、文献价值,指出沪江大学校报校刊的出版史与沪江大学的历史命运和发展轨迹紧密相联,这些出版物不仅可作为研究沪江大学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和沪江大学师生精英学术思想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当今的大学生也具有精神层面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恩古吉·瓦·提安哥是当今影响力最大的非裔英国移民作家之一,因对肯尼亚地区历史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细致描绘获得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由于恩古吉创作主题和手法的复杂性,国外对恩古吉的评论也呈现多元性,尤其是从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身份危机以及宗教信仰等视角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国内对恩古吉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文章对迄今国内外恩古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作为“第二小提琴手”的恩格斯,其生态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生态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然而从学界已有研究来看,相对于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阐释却显得过于单薄,对恩格斯思想中的生态意蕴缺乏足够重视。只有认真挖掘和清晰梳理恩格斯各个时期著作中的生态思想,克服“扬马抑恩”或“重马轻恩”的生态倾向,才能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9.
作为美国浸会在华的一所教会学校,沪江大学存世40余年。其间,很多教育家、学者、社会贤达、爱国人士、基督教徒,或为学术交流,或为宣传救国,或为传教,都曾在沪江大学发表演讲。而大学生们对演讲和辩论的热衷,更可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脉络和发展轨迹。这些演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文化对中国教育的渗透,也体现了沪江大学在双重调整中的“中国化”进程和中国社会包容、吸纳外来文化的流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学界近年来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大体来说,学界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对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的重大论题进行分析;对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毛泽东、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进行比较;对毛泽东晚年民主政治思想及其实践失误原因进行探析。学者的研究成果显著,但仍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1.
钱伟长教育思想是钱伟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关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创造,也是上海大学干部、教师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深刻认识钱伟长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意义,总结上海大学在钱伟长校长领导下进行的改革实践,不但可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也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学良教育思想及其现代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学良将军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不仅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颇有成就和影响,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有不少创见并开展了有效的实践.他视教育为中国之希望、东北之希望,视人才为中国之未来、东北之未来.在他看来,"教育为神圣事业","教育是建国之本".认真解读张学良重教兴国的远见卓识,可以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教育的主旨是修养人格,这是教育之根本;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阐明学术;人才的标准是要能够担负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的教育思想研究,在张学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张学良教育思想研究>一书的出版,是张学良教育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主要阐明了张学良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四个鲜明特点,即爱国主义教育或曰教育救国;"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的基本教育思想;实行普及全民教育,建立健全全民教育机构和体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该书作者还就张学良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启示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刘鹗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的《老残游记》在近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鹗同时又是一位慈善家,庚子年在北京进行的慈善活动,表现了他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同时, 刘鹗在政治上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本文谈到的《上政务处书》,写于日俄战争期间,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太谷学派“养天下为己任”思想的具体体现。过去不为人所知。研究刘鹗的政治思想,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伟大翻译家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鸳鸯湖畔。之江大学的四年以及随后的编辑生涯,为朱生豪打下了扎实的英文功底,同时使他具备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古典诗词创作才能,这为他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从1935年开始准备译莎到1944年逝世为止,他共译出莎士比亚悲剧、喜剧、杂剧与历史剧31部半,给中国莎学史和中国翻译史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朱生豪长于译笔,但也不乏译论。他具有伟大的爱国翻译思想,严肃认真的翻译态度。他的译文自然流畅,这与他采用再现原作神韵和神采的翻译策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一生短暂、遗著不多。但通过其为数不多的文字篇章,可以管中窥豹,见其思想全貌。王尽美思想主要包括爱国思想、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工人运动思想。这些思想充分展现了王尽美追求真理、热血奋斗的青春风貌,爱国救亡、尽心民众的时代承当。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一生短暂、遗著不多.但通过其为数不多的文字篇章,可以管中窥豹,见其思想全貌.王尽美思想主要包括爱国思想、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工人运动思想.这些思想充分展现了王尽美追求真理、热血奋斗的青春风貌,爱国救亡、尽心民众的时代承当.  相似文献   

18.
1938年刘少奇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此后,在开创华中新局面的过程中,刘少奇通过巩固皖东根据地,推动八路军南下和江南新四军北上,在黄桥沉重打击了韩德勤顽固派势力,最终开辟了苏北根据地,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巩固了苏北根据地。在苏北根据地的开创和发展巩固过程中,刘少奇表现了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