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锐廉 《山西老年》2012,(2):54-54
剥皮诗,通常是将前人较有名气的诗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几个字,使原意更好或改变原意,借古讽今,变成另一种意义的诗体。古往今来,这些移花接木的奇诗,大都以别开生面的幽默调侃或人木三分的辛辣讽刺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2.
胡适新诗可分为交友、明志、言情、讽喻四类,其中讽喻诗是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本文作者从讽喻诗中精选几首作简要剖析,力图排除种种谀辞和非议,阐明该诗的历史原意及价值.  相似文献   

3.
此文乃针对曾敏之对陈寅恪诗所加的两条误注而作。曾氏之注,穿凿附会,主观臆测,有违陈诗原意,故撰此文商榷,以正其误。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旧体诗有相当一部分和屈原有关,它们或采用屈原诗里的一些辞句和语汇,或涉及屈原的创作和生活。这说明鲁迅对屈原的作品很熟悉,对屈原的研究工夫很深。《送O.E.君携兰归国》和《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是其中的两首。这两首诗通常被认为是鲁迅的“夫子自道”;前一首的“兰”,后一首的屈原,都被说成鲁迅的自况。这样的理解合不合鲁迅诗的原意、鲁迅对屈原的评价以及鲁迅的思想和性格呢?  相似文献   

5.
宋代诗歌注释的特色之一是"以才学为注",突出体现了宋代注家"才学"的特质,"才学"除了博学多识,还要对诗歌有敏锐的感受力,对创作规律有内行的把握,有无诗才也是使注释能否尽量接近诗人原意、妥帖精到地阐释诗意的重要因素。以《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苏诗百家注)为例可见,"以才学为注"的阐释除了继承前代比兴说诗、注释典故的方式外,还注重对典故用法的详尽分类与分析,更注重对诗人创作原意的挖掘、对诗歌深意的探寻以及对诗句妙处的感受与捕捉。从阐释学原理来看,"以才学为注"的阐释倾向能尽力保证注家与诗人的"潜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一反传统解释学对文本"唯一正确"的原意的追求,突出强调了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伽达默尔阐释学观点观照历代《诗经》的解读,可以明显地看出,以政教范式解《诗》的诗经汉学,以理学范式解《诗》的诗经宋学和以考证范式解《诗》的诗经清学都打上了时代烙印,体现着文本作者视域和理解者视域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四川夔州住了两年,写下了四百多首诗,其中吟咏白帝城的即有十多首。在这十余首诗中,有些篇章涉及到对公孙述的评价问题。鉴于过去许多诠释杜诗的著作,或则回避这一问题,或则有所误解,不尽符合历史事实和杜诗原意,我们在此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各类权威的文学批评史著作多认为陆游《读近人诗》批评了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雕琢奇险之病.然而,黄庭坚论诗亦反对雕琢奇险之风,他作诗以生新瘦硬著称,以其为宗的江西诗派更有汗漫无禁之病,与雕琢之风不可相提并论.此诗批评对象应是以字斟句酌为能事的四灵诗人.今人对此诗的误读缘于对“蟹螯蛤柱”一语的理解,还原此诗的原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陆游与江西诗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赢得青楼薄幸名”,出自晚唐诗人杜牧《遣怀》一诗。一般评论者认为“赢得青楼薄幸名”是赢得青楼无情之意,这完全违背了诗人的原意。该文结合诗人人生阅历,透过表层分析,认为“赢得青楼薄幸名”是赢得青楼有情之意。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的词、黄庭坚的诗,都以善于用典而著称。但辛词与黄诗用典则又有不同:辛词用常典,沿用原意,用典自然,而黄诗用典冷僻,以故为新,“宁不工而不肯不典”。作者时代、经历、文学主张和作品体裁等多方面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孔子讲“《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从汉代到现代 ,学术界对其中“思无邪”一语解释纷纭 ,因而也就妨碍了对孔子《诗》论的理解。正确理解《鲁颂·篇》“思无邪”的原意 ,结合孔子论述《诗经》的系统和春秋时期研究《诗经》的总体趋势 ,孔子说《诗经》“思无邪” ,是说《诗经》给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手段 ,而这一点又进一步证明了孔子论《诗》系统的纲领是普及文化 ,运用《诗》提高“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对仗是我国诗文中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段。 对仗,它的原意,可追溯到,古代仪仗队的出现,由于仪仗队排列整齐,两两相对,气势壮观,故取做比喻。应用在辞赋、骈文、诗、词、曲等文体,句式上采用对仗这一修辞表达的方式,使之读来琅琅上口,听时铿锵悦耳,看上去整齐醒目。  相似文献   

13.
从孟子开始,就提出理解诗应该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力两种力法,才能得到比较切合原意的结论。后来,尽管说法不同,但大体不出这个范围。两者之中,“知人论世”,似乎又是前提;时至今日,分析作品往往先要探讨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等,就是明证。但要真正了解诗人的深刻用心,有时涉及的面要宽广得多,前人流传“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能读杜诗”的名言,虽然难免有点过甚其词,但读诗词者,见闻越广博,理解越深刻,大约不会有错。要做到返一点,并不容易。宋朝人注宋朝人诗集,如施元之注苏东坡诗,李壁注王荆公诗,任渊、史容注黄山谷诗,任渊注陈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藏文的篇首赞颂词,也是藏文旧体诗的一种,若译成汉文,按理也应译成格律诗。但是,从当前油印或正式出版的许多名著中赞颂词的翻译情况来看,却全非如此。有些只为能把原意译出而忽视了原文的表达形式,致使内容也表达得很不准确,即出现了忘“形”失“意”现象。这里所说的“形”即指作品的体裁、情节、结构、形象等表现形式;所谓的“意”,仅指原文的实际内容。对一些翻译技巧问题,不同的译者,处理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还能按照原文形式,把赞颂词译成格律诗;有的将一首赞颂词译成了半首(两行)诗;有的将一首却译成了四首;有的译成了自由体或半自由体诗等等。所有这些,译者  相似文献   

15.
主祭者是以人神沟通为目的之祭祀仪式的核心角色。将此角色视角引入《周颂·雝》原意解读中,对其角色行为进行多重证据的主题分析,可发现《雝》本是西周时代周王稀祭先考并以先妣配食的仪式乐歌。通过仪式现场瞽矇乐官"叙事"与"代言"之"表演唱",此诗成为稀祭中主祭者与祖先神的交流方式。在音乐形式上,因多韵节奏快的特点,此诗逐渐被移用到其他仪式场合,又有了新的搬演程式。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研究孔子《诗》学理论的文章不计其数,但几乎没有人将《诗》的“言志”观与孔子的“无邪”论进行比较研究.本文拟试加探讨.一、孔子的《诗》“无邪”是对《诗》“言志”的限定.孔子的《诗》“无邪”及其他的全部《诗》论都记载于《论语》之中.《论语》涉及到《诗》的达十八处之多.其对《诗》的总结性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三个字,出于《鲁颂·(?)》,原意描写养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志,并无他意.孔子采用了春秋说《诗》的“断章取义”之法,以此来评价整部《诗》.这种定性型的概述,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如果说“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那么《诗》“无邪”可以被称之为诗从属于伦理政治的开山纲领.它对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诗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怎么评价也不为过分的.  相似文献   

17.
《诗》在产生之后就被广泛地引用,历经先秦两汉,到了魏晋时期,“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在创作中大量引《诗》,其引《诗》方式有多种.其作品中或直接引用《诗》中的词语、诗句,或化用《诗》中的诗句、诗意,或用《诗》中某首诗的诗旨.其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对《诗》有所吸收,在艺术手法上有所借鉴.在创作中借鉴《诗》的方法,吸取创作中的经验,这成为中国文人的一大传统.  相似文献   

18.
“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今年4月4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清明节。清明源于夏代,原意平治。秦汉列为节气。魏晋后成为民间节日。清明自古有寒食、插柳、扫墓、踏青、斗鸡、蹴鞠、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风俗。插杨戴柳唐宋盛行。原意为“顺阳气”,民间用以招介之推母子亡魂。《永嘉县志》载,清明插柳于门,绾柳作圈缀花于其中,置小儿头上。昆明也有“清明插柳于门,儿童亦以柳为冠”的记载。宋伯仁《清明插柳》诗:“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据说唐末黄巢发动农民大起义时,规定了“戴柳”为号,取意“生机勃发”。此后,清明日…  相似文献   

19.
作家的创作都是在特定的经济(物质)条件下进行的,但作家所处的经济状况对其创作产生何种影响,什么样的经济条件才有利于作家创作力的保持和提高,过去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我国古代有“诗穷而后工”的说法。后来不少人依据这种说法,认为搞文学创作的作家,要想取得成就,特别是高度成就,就应当保持经济上的贫穷。因为只有贫穷才能使从事创作的人成为大诗人、大剧作家、出色的小说家。似乎贫穷是成为大作家的必备条件。其实,这是对“诗穷而后工”原意的曲解。“诗穷而后工”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五年九月,一颗光芒四射、报晓我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将来临的诗的启明星,从团泊洼升起了。这就是郭小川同志的《团泊洼的秋天》。对这首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洞察形势、反映现实、预见未来、饱和着战斗激情,艺术又极精美的诗篇,至今,严肃的探讨之作虽也不少,但同时也有个别文章,歪曲诗的原意,或者对诗人横加指摘,或者借之发泄错误思想的情况存在。于是,笔者想将学习这篇诗的心得,以赏析的方式贡献出来,庶几不辜负这位党的优秀战士和诗人,在当年惨淡经营这首光辉诗篇的一片艺术苦心。在赏析过程中,将引用一些与笔者不同的有关言论,一边有所评论,一边也供读者同志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