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幼儿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已引起人们重视,正在进行着有意义的探索和有成效的实践.作为人生起步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具有环境教育的独特优势.家庭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儿童形成环境上理想的个体行为.家庭环境教育包括使儿童初步树立起生态学的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家庭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利用环境进行环境教育;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渗透式的教育;利用直观、真实的情境开展环境美学教育;以及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NBA的成功模式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BA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三个因素,即以高效的工资机制和竞争机制等所形成的高效的市场机制;以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团队、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形成的市场主体;由完善的政策法规所形成的优良的市场环境.相比较而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建议结合实际和NBA的成功经验实施有效革新.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6,(5):73-76
网络犯罪心理具有普通犯罪心理的共性,又具有网络犯罪所具有的特性,包括自我实现、猎奇、贪图财利、报复泄愤、政治目的和侥幸等六大心理因素,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文化环境、网络环境等都是此种心理因素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构建网络犯罪心理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元角色的共同参与:第一,国家首先要构建其良好的网络犯罪预防的环境基础;第二,社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和文明环境的形成;第三,学校、家庭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第四,个人要加强对自我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视,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网络犯罪预防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全员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相信终会迎来文明、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4.
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个有机的生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所形成的场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就是构建和保护适宜的生态场.具体地说就是:构建意识场,通过宣传和教育改变人们的文化观念,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环境;恢复生活场,恢复和保留有关生活习俗、信仰仪式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基础;优化文化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优化文化的运作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改善物质场,进行多渠道投入,探索新的运作方式,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物质环境;保护自然场,重视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保护美丽、富有特征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直接关系着高校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关系着高校的综合竞争力.它也是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学习环境以及社会影响力的衡量和评价标准,表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发展的方向."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学风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严肃学习纪律,"[1]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自觉培养自身各方面能力的保证.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校而言,学风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众多资源中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良好的学风不仅能够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2004年度国内环境法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度国内环境法学研究水平整体有所提高,表现在研究成果比往年明显增多;严谨学风渐长,学界形成良好互动;研究单位不断增加,研究群体逐渐形成规模等方面。研究特点是依然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学界形成争鸣和反思的良好学术风气,关注领域范围扩大等。研究热点包括循环经济法律问题,环境侵权及公益诉讼、环境司法问题,环境刑法问题,国际环境法与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相关法律修改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杜威反对把习惯等同于经过反复训练形成的自动化行为方式,提出习惯具有理智和情感的倾向,可塑性和"真环境"是习惯养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等观点.其习惯论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如下启示:理智控制,情感协调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保证;在生活中,因材施教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主要方式;利用、改造、摒弃本能习惯,培养理性习惯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任务等.  相似文献   

8.
当代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克库德认为,病态的自恋来自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不能提供良好的自我客体环境,从而使成长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移情所造成。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悲悼》中悲剧人物的病态自恋性格正是儿童时代的移情的失败所形成,所以敌意、自私、贪婪、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仇恨、厌恶,情感乱伦频频发生,从而导致女儿鼓动他的弟弟奥林杀死妈妈克利斯丁的情夫,又逼妈妈自杀,而后奥林自杀和莱维尼亚把自己封闭在鬼屋的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创新环境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创新环境反映一个学校体现时代要求的品位和格调 ,具有开放性、现实性、民主性、感染性、互动性的特征 ,对创新人才创新力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加强创新环境建设 ,要营造 :创新的意识观环境 ;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 ;开放的学术交流环境 ;浓厚的人文氛围环境 ;多元的信息网络环境 ;先进的设施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10.
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关键要靠我们转变思想、创新体制、形成新的市场机制。对此 ,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加快推进市场机制创新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要摆脱“项目”怪圈 ,正确引导投资 ;要创造就业环境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 ,高尚的道德文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 ,有利于在体制转轨时期创造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劳动生产秩序 ;有利于形成健全的竞争机制 ;有利于防止社会腐败 ,创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生活 ,保持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障碍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借鉴研究成果,把教育学中"隐性课程"的相关理论引介到二语习得领域,阐述隐性课程所形成的隐形环境"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对二语习得中个体差异的认知方式--场独立、场依存中的"场"进行研究,使隐性课程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提出隐性课程应成为英语口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通过隐性课程教学平台的建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部蛇绿岩带的最新研究进展。阐明了额尔齐斯、阿尔曼泰、卡拉麦里3条蛇绿岩带的空间分布及地质特征;厘定了蛇绿岩带的形成时限及构造环境。分析认为,额尔齐斯蛇绿岩带所代表的洋盆主要发育时间为于中—晚泥盆世,形成环境可能为弧后盆地;阿尔曼太蛇绿岩带形成于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构造环境为弧后盆地;卡拉麦里蛇绿岩带所代表的洋盆可能在志留纪晚期形成,在晚石炭世期间关闭,蛇绿岩形成环境为弧后盆地背景。最后,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东北部大地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5.
经济活动的法治环境是指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中,法律赋予管理者管理经济活动的权力与经济活动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及其运行所形成的一种氛围.经济活动的法治环境属于社会文化环境,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氛围,属于社会人文环境,具有区域性特点.它以系统的经济方面的立法为基础,加之公平的经济行政执法,公正的经济司法以及经济活动主体对法遵守等要素构成.其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根据经济活动的产业特征可以划分为单一产业型法治环境和综合产业型法治环境;根据经济活动法治环境形成的动因划分为国家主导型法治环境和市场需求型法治环境.经济活动法治环境具有对经济活动的规制作用、保障作用和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品味是师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层面,理想的教师品味体现为:真、善、博、雅四个方面,其主要形成阶段在师范教育时期.当前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应以提升品味为目标,并通过如下途径实施:加强师范生的价值观教育;重视师德教育中的实践环节;注重文化的选择和人文精神的渗透;齐心协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家风主要有两种样式,以《家训》为主要内容的文本样式和以身体力行为主要内容的行为样式.其社会功能或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实现,或通过与其他社会风气的相互影响间接实现.当前,加强传统家风建设迫在眉睫,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制定相应制度,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闭合的保障体系,以使人民真正生活在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家风兴的和谐社会中.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自卑、厌学、对学习无所谓、自暴自弃甚至逆反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二是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三是改变评价方式,注重鼓励和发展.对学生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及时的予以引导、矫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市场化的启动是在明治维新所开创的良好、适宜的社会环境激发下进行的.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对日本市场化的启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显示出后进市场化国家市场化启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环境利益具有公共性,公众参与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于二战以后,并为国际社会和国内立法所肯定.在我国,此原则为环境法所确认,但是并不完善,在实践中的表现也差强人意.急需从公民环境权的确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