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哲学界就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中心是如何对待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提法。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库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219—220页)他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二二○页)这是我们划分唯物主义派别和唯心主义派别的唯一科学的标准。老子哲学体系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哲学派别?也只能用这个标准来判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历来学者对老子哲学体系性质的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恩格斯说过:“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怎样理解这句话呢?能否认为言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提法,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完全赞同的呢?我以为值得研究。第一,哲学基本问题的由来。恩格斯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论》)一文中,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最高问题作了表述。他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说:“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象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关于恩格斯的这段表述曾有不同的理解及争论,焦点在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还是最高问题?恩格斯为什么讲是基本问题又讲是最高问题?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如不矛盾,确切的涵义各自是什么?这些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没有明确的解释。笔者认为:顺着哲学发展史的线索来理解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是体会和把握恩格斯原意的关键,也是我们试图回答由这段论述所引起的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在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什么?它应该属于哪个哲学派别?目前哲学界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的同志认为基本上是朴素唯物主义,有的同志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有的同志则认为是以虚无为本体的客观唯心主义,众说纷纭。为什么同样的一部《庄子》,大家的看法会有如此的分歧呢?除了方法论和对原著的理解不同以外,我认为《庄子》本身在这个问题上的自相矛盾和交代不清也是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6.
哲学观念,是哲学体系中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也是贯彻于体系的主题和原则,它所规定的,是特定哲学体系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黑格尔依据他对哲学史的系统研究,指出哲学所要探讨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他并由此确立自己的哲学观念和体系。据此,恩格斯进一步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①这个概括性论断对于我们认识哲学史上的各派别,在现实中如何研究哲学问题,是有指导性方法意义的。不过,我认为应将黑格尔所说的“思维”改为“意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或矛盾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存在…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凡认为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思维是第一性、存在是第二性的、则属于唯心主义各派。这个结论是普遍适用的,或者说,是从人类认识的历史实际中概括出来的,世界各民族的哲学学说,概莫能外。当人类的祖先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为其生存而向自然进行斗争的时候,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考问天、地、万物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本性如何?怎样才能使自然听从于人并服务于人?继而就要追问人类自己的历史:人是从哪儿来的?是本来如此呢或是由什么东西变来的?人类自己将怎样发展下去、将来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寻问自然和人类的根源这两大内容,成了全世界各个民族  相似文献   

8.
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基本问题是永恒的吗? 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被确定为一切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且被赋予了永恒性。我们以对它的回答来判定不同哲学体系之为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可知论或不可知论,划分哲学阵营。在此基础上,我们书写哲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思想解放和哲学改革的深入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之哲学基本问题的几十年的牢固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日渐增多的论者对这一问题持否定的态度 ,于是在这一问题上就形成了两种观点 ,即“维持”说和“变易”说。“维持”说坚持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变易”说则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是哲学发展一定时期(比如哲学认识论时期 )的基本问题。“维持”说中似又可分作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无论在任何哲学中、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哲学基本问题 ,这可称之为强的“维持”说 ;另一种认为一般地可以说思维与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主体、客体以及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不少哲学论著来看,许多作者论述哲学基本问题都把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列作为哲学基本问题,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有的文章则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就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也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所以哲学基本问题又可以概括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等等。笔者认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基本问题只能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社会历史观的一  相似文献   

11.
1981年在杭州召开了宋明理学讨论会,与会学者提出了宋明理学较汉唐经学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比较高水平的看法。这一看法是正确的,但当时对其意义讲得还不太明确,在此,我对这一问题再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说宋明理学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比汉唐更高的水平?这是因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的基本问题到宋代才逐渐明确起来。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提出来的。在他们看来,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黑格尔指出,哲学思想都围绕思维与存在对立问题而旋转。费尔巴哈更明确地说:“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的教材和专著,通常都这样表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本体论方面,即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志。二是属于认识论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中表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几处,用的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如今,一些教科书和专著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等同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其实,两者并非一码事。恩格斯早在写《反杜林论》这部光辉著作时,就注意到了“存在”与“物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他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知道,存在不仅有物质的存在(如自然界),还有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这种存在。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所有这些存在虽然都离不开物质,但它们本身毕竟还不是物质。而这些存在也同样是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如何回答思维对这类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反映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尖锐对立。我认为,恩格斯之所以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来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其深意在于: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虽然主要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但它们毕竟不是全等的关系,存在的概念要宽于物质的概念。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除从谁是本源的角度,还从认识本质方面,更全面地揭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下面谈些具体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3.
《人文杂志》1986年第6期雷永生同志的文章《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演变》一文,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古代、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已经过时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并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由于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发展,以及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创立,把人类的思维科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思维科学通过现代科学系统功能,正越来越显示出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控制力量。这种新情况的出现,是否会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基本原理呢?这是当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认为:现代思维科学的发展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因为思维活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辩证发展的螺旋式的曲线.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科学史和认识史上都是一次大的综合,是一个圆圈,一种螺旋式的曲线.尽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不是从哲学层次上研究问题的学科,而是探求若干不同领域某些共同规律的交叉科学,是介于具体科学与哲学之间的中间学科,但在认识史上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出了认识世界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6.
哲学基本问题,是哲学全部内容中最核心和最本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可不搞清楚马克思主义这一崭新世界观在基本问题上同其他哲学派别的内在联系和质的区别。一“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恩选集》第四卷第219页)恩格斯的这个著名论断最明确地告诉人们以下叁点:(一) 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  相似文献   

17.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认真考察和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对进一步加深理解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关论述很有裨益。 一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科学而又明确的概括,在哲学发展史上,是恩格斯第一次作出的。但是,哲学基本问题理论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有其山定的思想来源。 任何一个科学的哲学理论都不可能凭空产生,都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条件以及哲学史的特点相联系。当人类的祖先还未脱离一般动物的时候,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什么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之分。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自然界合乎规律地产生了人类。与此同时,人脑也逐渐发达起来,终于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意识,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的区别。因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在人类作为自然界的对立面并反作用于自然界之后,才产生的。那么,从这时候起,哲学基本问题自身的演化过程其大体情形是怎样的呢? 恩格斯指出:在远古时代,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以“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梦幻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又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思维与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221页)第二个方面是属于认识论的范围,人们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但第一个方面是否也属于认识论的范围,就有不同看法了。一个习惯的说法是,第一个方面只是属  相似文献   

19.
凡是古今中外各派哲学共同研究和回答的问题,贯彻在哲学体系各个部分中的共性问题,都应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应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1972年版,第14页。)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即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也就是所谓哲学本体论问题。对这个问题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也有少数哲学家否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哲学唯物主义的意义,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提出明确的解说。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亦即:“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以上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0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