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总的看法。其内涵丰富 ,是马克思主义领导人在长期新闻实践活动中 ,逐渐形成的对于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功能、原则、方针、方法和新闻本质、本源以及传播活动所做出的理论概括。它把马克思主义和新闻实践相结合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特色  相似文献   

2.
“三全育人”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看法,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类研究生作为未来新闻传播行业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其“三全育人”效能,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兴起后,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下,我国的新闻传播体制将如何接受种种挑战,是新一轮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网络时代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念为思想基点,探讨新闻体制改革的问题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闻萌化是一种新闻呈现方式,也是一种新闻表达样式。在新闻传播史上,新闻萌化现象一直存在。从传播媒介的技术特性来看,新闻萌化有三个发展阶段:印刷传媒时代的孕育阶段、广电时期的生成阶段和数字化时期的成熟阶段。根据萌化的路径,萌化新闻可以分为媒介式和内容式两大类。在我国,萌化新闻契合了视觉化传播的时代特征和群众路线的实践特征,有其适用性,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新闻题材。萌化新闻的传播实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发展方向;而语言表达规范化、平易质朴的叙事法则和坚守人文关怀底线,是萌化新闻的三条具体遵循。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和规律的总看法,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我国新媒体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所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刻领会其实质和精髓,对于杜绝虚假报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智能媒体传播格局使得新技术日益成为关注热点,但媒介伦理对于技术的规制依然关键,新闻价值观的理性回归是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技术变革和传媒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下,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势在必行。以红色新闻资源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从价值引领创新、专业培养创新、教育平台创新三个维度,创新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种理论,传播力是一个相对复杂抽象的概念,但这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主流媒体,一个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一个传播力非常强的主流媒体的发展理念一定是在遵循和坚守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定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引下进行着新闻的实践和创新。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会自觉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形成强大、正面、健康向上的舆论引导力量,引导社会向上、向善、向美,凝聚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从引发、颠覆、重塑、变革的逻辑关联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纵览和梳理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舆论场域纷繁复杂的舆论生态、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态势、传媒产业高歌猛进的发展趋向以及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在百年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节点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研究认为,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呈现出问题广域与智能培育并行的发展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不断深入且价值意义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导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优秀成果的精髓,也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学科建设、业界发展、学界研究、传媒教育等方面的前进方向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入体会、牢牢坚守、主动贯彻;媒体融合在经历了“中央厨房”为代表的媒体融合初级阶段尝试后,媒体融合的版图格局逐渐从中央下放至县区,助推县级融媒体建设,巩固基层主流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新闻伦理培育和规范在智媒技术勃兴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乱象丛生,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解和贯彻日趋深入,中国传媒规制日趋成熟和传媒生态管理手段日益多样化,同时,媒介自律和他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在助推中国传媒伦理格局和生态朝着积极良性方向发展;媒介赋权下舆论引导呈现双重景观:舆情引爆成本不断降低,舆情监测技术渐趋成熟,技术发展之盛并不代表舆论引导效力之强,舆论引导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对舆情分析和处理专业化人才的资源优势占有能力;知识付费消费业态的兴起,使得传媒版权保护日益成为焦点话题,新媒体时代下的版权保护既有植根于传统版权保护顶层设计中的理论精髓,也有新媒体时代下的特性和差异,既要看到顶层设计对版权产业规范发展的政策倾斜和版权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效益和文化价值,同又要看到版权产业发展中的规则机制细化不到位、版权监管执法难落地、版权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有差距等问题,形成一套新媒体时代下的传媒版权保护新机制;传统媒体转型的步伐从未停止,在变化中求生存,在转型中求市场,把握“变”与“不变”的平衡,也是传统媒体在面对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和培育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中需要把握的一个经营理念的动态平衡;“育新人”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时代命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传播教育的指导地位,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和复合型能力的专业化新闻传播人才是完成“育新人”时代使命的基本遵循;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也呈现出全方位、多领域、微选题、厚积累的发展态势;镜鉴历史,积累经验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当下恪守初心,面向未来,反省自身才能提升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质量和研究高度。  相似文献   

9.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报刊活动入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程,这一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过程。本文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如何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传播并逐步中国化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舆论斗争和新闻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第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核心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战线的根本行动指南,其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特质有助于解决新时代背景下、新传播生态中出现的新挑战。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多元统计、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量化分析方法,以关键词词频构建的相异矩阵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分析了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研究表明,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热点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新闻队伍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与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回顾和概述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传媒业的发展态势、技术的革新应用、舆论生态的多元复杂以及新闻传播学科在全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技术革新的演变逻辑和社会现实的复杂语境,通过文献梳理、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学科理论建设、媒体融合、新媒体技术、人才教育等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呈现出技术驱动与守正创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新闻史研究70年的成果和经验,需要以正确的思想为导向,采用多元视角,改进研究方法,开拓国际视野,也是数字时代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趋向;技术变革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方式和格局,受众的地位不断被强化,与传统媒体组织共同参与新闻生产,以“用户”为中心,提升新闻生产的内容质量成为新闻生产重塑和传媒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以理念更新为前提,加强顶层设计方案,构筑传统与新兴媒体协调互通的全媒体矩阵,实现多元要素的融合;舆论变化呈现新的特征,网络成为舆论引导的主阵地,舆论场域愈加复杂多元,着力打造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创新舆论引导方式;短视频发展成为中国传媒产业新的增长点,从民间文化走向公共传播,参与短视频生产的主体更多元化,短视频新闻成为舆论引导和现代公共传播的重要形式;国家加强对版权的保护和制度建设,但数字版权问题不断涌现,表现为立法、制度、技术和观念等方面的不成熟,利用区块链等技术解决网络版权冲突成为新的路径;技术逻辑主导下,需建构数字新闻伦理体系,应对新闻伦理风险,通过提升新闻质量,挖掘技术的深层次内涵,发挥新闻规范和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要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促进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和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全媒型人才,聚焦中国问题,打造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相似文献   

12.
自 1992年进入市场经济以来 ,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逐渐从强调新闻传播与政治的关系 ,转向多样化的学术视角。中国的新闻传播业面对陌生的市场经济新环境 ,以及新旧体制的转换 ,遇到颇多问题。新闻学界迅速从传媒经营、新闻侵权与诉讼、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展开研究 ,传播学自身也因此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宣传坚持"三贴近",是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宣传实践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坚持新闻宣传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闻价值主体的构成与认定这一问题,学界一直以来对此存在一个理论缺陷,即完全忽略了把社会共同体作为新闻价值的主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一直影响着新闻业务的变革和新闻理论的创新。从哲学和新闻学理论分析得知,新闻价值除了拥有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这两个主体之外,它还存在第三个价值主体--社会。它既不从属于传播主体,也不从属于接受主体,而是一个与前二者相平行且独立存在的价值主体。这种新闻价值社会主体的认定一方面可以直接促使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把新闻价值深化到了社会价值的层面,把新闻当作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信息力量,突显新闻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从理论上揭示了新闻与社会和国家发展之间存在的一种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这可以为新闻社会学和发展新闻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公共新闻”运动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发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改革运动。“公共新闻”倡导媒体关注公共领域建设,鼓励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寻求与公众、政府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探寻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近两年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公共新闻”热潮,其中都市类报纸的“公共新闻”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仅秉承了“公共新闻”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也具有自身特色,对新闻媒体探索如何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发挥信息沟通和舆论导向作用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把握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现状、热点与轨迹变化,探寻新闻叙事研究的未来进路,推动新闻叙事理论发展,以157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为研究文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CiteSpace软件的共词分析法对中国新闻叙事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的相关数量和质量都稳步上升,新闻叙事研究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新闻叙事研究的核心机构初具规模,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新闻叙事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叙事创新是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的主线,研究视角涉及新闻文本、新闻主体、新闻载体、新闻创新等; 新闻叙事研究紧跟新闻实践活动,媒介融合、数据新闻、虚拟现实、可视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未来中国新闻叙事研究可以从内容转向、学科交叉、方法拓展3个方面进行深入,即由静态的文本转向动态的新闻传播活动,通过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展其研究深度和广度,同时引入定量研究方法勾连起新闻叙事活动的双方以便于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句法与语义的接口问题一直为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其中能否为从语义到句法的映射规则提供合适的词汇语义表达式则是问题的核心,三种较常见的词汇语义表达式形式:谓词--论元结构、题元角色及事件结构从不同的角色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