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协调管理,针对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关系有效测度和实证研究的不足,本文构建了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度测评体系,形成了一套实用的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工具。本研究深入项目内部结构和功能特性,考察了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多个维度,使得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度的测评更加客观。通过对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度的测评,能够有效指导项目管理者分析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监控项目的运行状态,引导各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遵循项目总体战略,实现有效的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  相似文献   

2.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剔除了系统风险(人为无法控制),即不包括利率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等风险,在利益相关者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PFI模式风险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控制此类风险的对策。以期在利益相关者角度做出风险分担的类似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项目评价模糊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研究成果,将项目"顾客"引致为项目"利益相关者",引入利益相关者于顾客满意度模型,基于效用理论构建了项目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模型。针对利益相关者的心理模糊因素,以基于效用理论的项目利益相关者模型为内核,提出了一种新的项目评价模糊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利益相关者众多,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LM公司的FGD项目的利益关者分析为案例,通过对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评价,并形成相应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87位企业家的有效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发现利益相关者响应在企业社区慈善责任对财务价值创造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在企业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者责任对财务价值创造的影响,以及企业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者责任、企业社区慈善责任对非财务价值创造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价值创造的关系中利益相关者沟通不具有调节作用,在内部利益相关者责任、社区慈善责任与企业非财务价值创造的关系中起到调节的作用,而在外部利益相关者责任与企业非财务价值创造的关系中未起到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面对危化品危害,政府及相关单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既要保证公众知情,又要避免信息过度传播的难题,"信任"是导致这种沟通困境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危害信息有效沟通问题,从重构公众与政府之间信任关系的角度入手,以公众利益相关者感知衡量信任,探究公众社区参与意愿对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关系,并将社区参与分为代表单向沟通的仪式性参与和代表双向沟通的实质性参与。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社区参与意愿有利于提升公众危化品危害利益相关者感知,特别是仪式性参与意愿的直接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实质性参与意愿和危害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关系中,预决策过程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危化品危害知识在社区参与意愿和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预决策过程与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路径中。研究结论为构建公众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而为缓解危化品危害信息沟通难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传军 《领导科学》2003,(10):46-47
共同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代表人物是布鲁金斯学会的M·布莱尔。与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不同的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目的不能仅限于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应该同时考虑企业其他参与人,包括职工、债权人、供应商、用户、所在社区以及经理人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向“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这一传统观念提出挑战,认为职工、经营者、供应商和用户与股东一  相似文献   

8.
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财权配置。财权是财务治理主体为保障其自身利益而追逐的对象。对财权的配置贯穿于财务治理活动的始终。利益相关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追求而将要素投入企业,他们在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资源的性质不同,所以享有的财权也不同。企业根据各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源的性质、多寡来配置财权,各利益相关者借此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分享相应的收益。各利益主体都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因此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就是财权的合理配置,使权、责、利对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剖析企业软实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发现企业软实力和企业竞争力两者高度关联,共同构成企业能力.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影响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从而获得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有助于形成企业软实力.通过对民营企业经营实践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的讨论,证实了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有助于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揭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软实力的传导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公司(或组织)的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即任何一个公司(或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公司(或组织)要服务的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只是股东。在研究如何管理利益相关者时,该理论主要着眼于对利益相关者整个群体的研究,而对特定的利益相关者研究甚少。本文以弗里曼提出的一种特定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一个项目特定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