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7月—10月,由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师生对沈阳市道义青铜时代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田野考古发掘。道义遗址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办事处郭七村北,地理坐标北纬41o55′17.3″,东经123o24′38.2″,海拔53米。遗址东西长720米,南北宽410米,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此次发掘面积共1700余平方米,发现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属于新乐上层青铜文化时期遗迹有灰沟12条,灰坑39个,房址2座,墓葬2座。遗址中灰沟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沟多为口大底小,剖面多呈倒梯形或“V”字形,有些沟的底部还发现有一条或两条小沟…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的盛夏,到处酝酿着绿的涌动。1980年7月30日,时任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考古所所长米文平先生第四次站在了大兴安岭北段的嘎仙洞前。“嘎仙”一词在鲜卑后裔锡伯人语中有“故乡”之义。借着一抹夕阳,米文平抹去厚厚的苔藓,被历史忽略的一段北魏源起史从此大白于天下。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以北9公里处的悬崖峭壁上,是一座天然洞府。嘎仙洞略呈三角形,洞深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28米,穹顶高达20多米;洞内一座大厅可容纳千余人。洞口内15米处西侧石壁上,有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北魏皇帝派人祭祖时刻的祝文。祝文在古洞的苍苔下,历经了1500多个寒暑,字迹仍苍然可辨。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侵华战争,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六个星期内”,南京城的恐怖达到了极点。约有“20万以上”的中国被俘军民被屠杀,有“妇女二万人”被强奸,有“三分之一”的城区被烧毁。这时南京城水、电、通讯全无,尸体堆积,房屋变成瓦砾。而被日军杀剩的 20—25万平民得以不死,完全是由于有15位外国中立人士所组织的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进行救援工作的结果。这是中国人民永远应该感谢的。本文本此目的,对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的救援工作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松基三井,是松辽盆地石油勘探的第三口基准井,是大庆长垣构造带上的第一口探井,也是大庆油田的发现井。这口井于1958年7月由松辽石油勘探局综合地质研究队提出,1958年9月3日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的石油地质研究人员共同作了技术论证,确定了井位,1958年经石油工业部批准后由松辽石油勘探局32118钻井队于1959年4月开钻。同年8月见到油气显示,取心见到油砂,9月26日喷出了工业油流。1959年12月石油工业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决定甩开钻探,在杏树岗、萨尔图、喇嘛甸布井钻探并见到高产油气流,“三点定乾坤”,掀开了大庆石油基地建设大会战的帷幕。松基三井的钻探成功,是党中央“战略东移”决策的科学印证,是石油战线干部、科技工作者、工人努力拼搏的成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各部门、各级政府和各地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热情帮助的结晶。可以说,松辽出油乃至在东北工业区发现油田,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起飞的基石,是全国人民合力共建的一块历史丰碑,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5.
斯宾诺莎对自然的两重划分恰好证明实体—样式的关系不是传统的主体—特性/状态的关系,而是等同于内在因的关系。因为“在实体或神中”的样式与实体的关系被描绘为“被自然产生的自然”和“产生自然的自然”的关系,而后一种关系不仅是一种因果关系,而且是一种依赖关系;这两种关系唯有内在因才能够一同解释。实体—样式关系的寓于解释只能被理解为对内在因的一种描述或表象,否则就是无效的。基于内在因的关系,斯宾诺莎不认为在说神是唯一的自在的实体或产生自然的自然与说神是包含一切的自然之间存在任何根本的差别,尽管其表面含义确实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就内蒙古发现的秦文化遗存作一简述,并就这些发现,略述管见,以就正于读者。 (一)秦文化遗迹的发现 1、古城遗迹: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在准格尔旗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并调查了秦汉广衍故城。这座古城,位于准格尔旗勿尔图沟注入(牛孛)牛川(窟野河上游支流)的南岸台地上,依山面水,形势险要。 现在从地表已经看不到古城的城墙遗迹,城的内外,均已垦为农田;只在台地被沟水冲刷的断崖上露出城墙的断面。经探测,得知古城和它所在的台地,早被(牛孛)牛川和其它沟水冲塌掉大部分;仅留下古城不完整的东墙约390米,北墙87米。古城的中心建筑区距东城墙  相似文献   

7.
松基三井,是松辽盆地石油勘探的第三口基准井,是大庆长垣构造带上的第一口探井,也是大庆油田的发现井。这口井于1958年7月由松辽石油勘探局综合地质研究队提出,1958年9月3日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的石油地质研究人员共同作了技术论证,确定了井住,1958年经石油工业部批准后由松辽石油勘探局32118钻井队于1959年4月开钻。同年8月见到油气显示,取心见到油砂,9月26日喷出了工业油流。1959年12月石油工业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决定甩开钻探,在杏树岗、萨尔图、喇嘛甸布井钻探并见到高产油气流,“三点定乾坤”,掀开了大庆石油基地建设大会战的帷幕。松基三井的钻探成功,是党中央“战略东移”决策的科学印证,是石油战线干部、科技工作者、工人努力拼搏的成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各部门、各级政府和各地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热情帮助的结晶。可以说,松辽出油乃至在东北工业区发现油田,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起飞的基石,是全国人民合力共建的一块历史丰碑,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
松基三井,是松辽盆地石油勘探的第三17基准井,是大庆长垣构造带上的第一口探井,也是大庆油田的发现井。这口井于1958年7月由松辽石油勘探局综合地质研究队提出,1958年9月3日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的石油地质研究人员共同作了技术论证,确定了井位,1958年经石工业部批准后由松辽石油勘探局32118钻井队于1959年4月开钻。同年8月见到油气显示,取心见到油砂,9月26日喷出了工业油流。1959年12月石油工业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决定甩开钻探,在杏树岗、萨尔图、喇嘛甸布井钻探并见到高产油气流,“三点定乾坤”,掀开了大庆石油基地建设大会战的帷幕。松基三井的钻探成功,是党中央“战略东移”决策的科学印证,是石油战线干部、科技工作者、工人努力拼搏的成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各部门、各级政府和各地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热情帮助的结晶。可以说,松辽出油乃至在东北工业区发现油田,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起飞的基石,是全国人民合力共建的一块历史丰碑,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松基三井,是松辽盆地石油勘探的第三口基准井,是大庆长垣构造带上的第一口探井,也是大庆油田的发现井。这口井于1958年7月由松辽石油勘探局综合地质研究队提出,1958年9月3日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的石油地质研究人员共同作了技术论证,确定了井位,1958年经石油工业部批准后由松辽石油勘探局32118钻井队于1959年4月开钻。同年8月见到油气显示,取心见到油砂,9月26日喷出了工业油流。1959年12月石油工业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决定甩开钻探。在杏树岗、萨尔图、喇嘛甸布井钻探并见到高产油气流,“三点定乾坤”,掀开了大庆石油基地建设大会战的帷幕。松基三井的钻探成功.是党中央“战略东移”决策的科学印证.是石油战线干部、科技工作者、工人努力拼搏的成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各部门、各级政府和各地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热情帮助的结晶。可以说,松辽出油乃至在东北工业区发现油田,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起飞的基石,是全国人民合力共建的一块历史丰碑,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松基三井,是松辽盆地石油勘探的第三口基准井,是大庆长垣构造带上的第一口探井,也是大庆油田的发现井。这口井于1958年7月由松辽石油勘探局综合地质研究队提出,1958年9月3日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的石油地质研究人员共同作了技术论证,确定了井位,1958年经石油工业部批准后由松辽石油勘探局32118钻井队于1959年4月开钻。同年8月见到油气显示,取心见到油砂,9526日喷出了工业油流。1959年12月石油工业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决定甩开钻探,在杏树岗、萨尔图、喇嘛甸布井钻探并见到高产油气流,“三点定乾坤”,掀开了大庆石油基地建设大会战的帷幕。松基三井的钻探成功,是党中央“战略东移”决策的科学印证,是石油战线干部、科技工作者、工人努力拼搏的成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各部门、各级政府和各地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热情帮助的结晶。可以说,松辽出油乃至在东北工业区发现油田,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起飞的基石,是全国人民合力共建的一块历史丰碑,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三年三月六日,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平房子公社北洞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在村南山坡挖土取石,掘开表土不到半米,发现窖藏青铜器六件,计五(?)、一瓿。其中一(?)有铭文,其余没有铭文。同年五月二十八日,辽宁省博物馆孙守道、郭大顺两同志前往调查,在原坑附近不到二米处又发现窖藏青嗣器六件,计方鼎一,圆鼎二,毁一,(?)一,带嘴缽一。此六件中,方鼎有铭文二处,圆鼎之一及(?)也各有铭文,其他三件无之。  相似文献   

12.
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平城算起,到现在已有1500余年了。经过漫长时间的变迁,昔日平城在地面以上留下的遗迹仅剩有不多的几处。正确认识这些仅存的遗迹,是平城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参照《魏书》、《水经注》等有关著作,就此试作浅析。(一)平城的水系平城的水系据《水经注》一书记载,主要有二条,即如浑水与武周川水。郦氏著《水经注》,旨在“因水以证地,而即地以存古”。水系与古迹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在咸阳市文管会的同意和院领导的支持下,我院历史系一九八二年寒假留校师生,对学校基建中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了发掘,经过4—5天的辛勤劳动,他们清理了墓道,挖出墓室中残留的古器文物多件。 这座古墓为砖砌园形拱顶,墓道为竖穴式,墓室长3.45米,宽1.9米,高1.67米,墓室靠前0.38米处,两侧各有耳室一处,入口宽0.69米,高0.75米,深为2.5米,形如飞讥的两翼。从发掘情况看,古墓早已被盗,顶部留一大洞,墓室已被淤土塞满,墓主人骨骸零乱,陪葬器物及古币全从淤土中挖出,许多淘器已成碎片,残缺不全。 在清理过程中,发现残留的古器文物有王莽时期的货币140多枚,玉雕(猪)两  相似文献   

14.
我一生坎坷,命舛运蹇。在近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上,风霜雨雪,不知经受了多少次苦难与折磨。 “13”,这个被西方人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竟阴错阳差地一次又一次降临到我、我的妻子、我的家庭上,令人永远难忘。 1966年7月,我年过而立,新婚伊始,一场灾祸从天而降。我与爱人都是普通的小学教师,平时任劳任怨,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呕心沥血。“文革”开始后,忽然平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全长4880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的2161公里你为澜沧江;流域面积79万平方公里,其中云南境内约16万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约6000万,其中云南境内约1500万人。这条纵中、缅、泰、老、柬、越6国的国际水道被誉为“东方多瑙河”,即是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动脉,又是维系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流域广袤的土地是世界上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然而由于的原因,“共饮一江水”的各国人民未能开展有效的合作以开发和利用澜沧江——湄公河。这一地区交通阻塞,信息不灵,生产力水平低下,相当多的人处于“富饶的贫困”状态。打破封闭,开发资源,摆脱贫困,实现  相似文献   

16.
乍一看来,掣签授官制(通过抽签来决定官员的任命这一程序)的起源与历史是一个较为边缘的课题。然而,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它并不只是制度史中无足轻重的问题。令人深思此问题的一个原因是,“铨选”——换句话说就是找到管理帝国的合适人选,或日“得人”——往往被视为吏部这一中央政府中最重要部门的最关键任务。正如南宋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叶适(1150—1223年)所言:“夫甄别有序,黜陟不失者,朝廷之要务也”,“吏部者,朝廷喉舌之处也。”顾炎武在《日知录》“铨选之害”中引用了叶适的这些言论,并对本文将要涉及的一些问题已有所论述。  相似文献   

17.
1962年7月,唐治久的1215钻井队在南1排3区39井固井后,搬到另一个井位上去钻井。刚完井的南1排3区39井由于固井水泥窜槽,井下600多米处的高压气流携带着原油和水,突然从套管环空喷出了地面。一起井喷事故发生了。油气喷出30几米高,整个井场下雨般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原油,天然气也充溢在井场上空,一场严重的火灾事故随时可能发生。接到井喷消息后,会战工委宋振明指挥带领副总工程师汪仁璞、总调度长郑豪亲临井喷现场,指挥抢救。铁人王进喜组织1215钻井队全体职工,基建队、保养站以及其它井队部分人员,全力抢救井喷。全战区20多台消…  相似文献   

18.
1.用牙膏涂擦患痱子处,痱子逐渐消退。 2.把鲜黄瓜切片,轻轻涂患处,一日涂擦3—4次,几日便可见效。 3.硼酸10克、明矾20克、薄荷脑0.3克,投入洗澡水中,全身洗浴,每晚一次。 4.仙鹤草、芦根各50克、煎水洗澡,每晚一次。 5.初生痱子,可取鲜马齿苋150克,洗净加水煮  相似文献   

19.
据《魏书·西域传》记载,高昌国“俗事天神,兼信佛法”。高昌民间信仰的“天神”属于火袄教。据敦煌吐鲁番文书,高昌城及附近乡镇分布有火袄教寺庙,其中一座名叫“丁谷寺”。丁谷寺供奉的是高昌火袄教神袄——丁谷天。吐鲁番著名佛教石窟——吐峪沟千佛洞所在地,也即《西州图经》所谓“丁谷窟”。1981年吐鲁番文管所在吐峪沟发现一个火袄教徒的墓地,长60、宽20米,在吐峪沟乡之南2公里处。今称“吐峪沟玛扎墓地”。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此文所论的写本残页系黄盛璋教授提供,据他信说:发现于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文中所附照片系从黄教授寄来的幻片复制,上写有六行、每行保存26—29字,是一残页的一边,残页为其右部,可能仅有原长的一半。字体属于中亚发现的许多梵文写本体,胡恩莱(A、F、Rudolf Hoernle)称为“笈多斜体”,托马斯(F、W、Thomas)称为“库车——吐鲁番写体”,它和桑德尔(Lore Sander)所称“北突厥斯坦的婆罗米体A 型”一致。这些写本不能精确确定年代,此种写体通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