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试点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上进行了大力改革.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是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的主干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机件表达能力.五年来,我们两次修改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与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是以培养机械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突破原有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删除陈旧的知识内容,增加现代化技术含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建立适合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机械类人才要求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各主要实习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等.该专业构建了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初步培养、单项强化培养、综合提高的递进式实习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与建设的现状,探索了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针对新建工科高等学校主要培养能适应人才就业市场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点,提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进工出、学以致用、工程技术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为目标的数学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科应用型艺术教育与高职技能型艺术教育培养的是艺术专业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人才;本科应用型艺术教育与本科研究型艺术教育培养的是同一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本科应用型艺术人才要拥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既能有效掌握和应用艺术知识,拥有突出的职业能力,亦能终身学习,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科技水平与人文素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的现代人类危机,特别是对科技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片面强化和对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培养相对忽视的弊端,强调要理清"训练"与"培养"的差别,务使未来工程师懂得设计内容,并能做出适当的策略性决定,提高领导能力.为此,要转变教育观念,通过教学这一主渠道,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以造就业务精、善创新、懂管理、有情趣、身心健康、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心和荣誉感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重视毕业生工程师素质的培养,努力做到理论教学、现场实习、设计互相结合.应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探讨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模式为出发点 ,从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劳动素质等五个方面 ,论述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素质规格 ,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应用型本科教育和特色专业内涵的分析入手,提出应用型本科特色专业的本质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有特色,培养出某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强调人才培养做法与人才培养目标特色的匹配,进而剖析了把人才培养做法有特色当成特色专业的本质、以应用能力特色取代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等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9.
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应用物理专业为例,讨论了以培养理工结合的、宽厚型、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完善课程体系、抓好教材建设、重视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四个方面给出了实现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培养创新能力的工程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现状,说明了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起着主要作用,探讨了系统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科学研究型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用研究型的高技术创新人才和某一专业领域有特长的高级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基本的素质特征即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大学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努力实施教育创新,注重个性培养,构建多元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机制,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有利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2.
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引进高层次人才是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捷径.引进高层次人才必须与时俱进,讲求实效,注重使用和管理,确保高层次人才能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相似文献   

13.
论新时期我国高校人事干部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高等学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人事干部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间接影响其培养的人才素质高低。新时期高校人事干部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化知识素质、基本技能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高等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培养出一大批建设小康社会所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高职高专院校要用高技能人才支撑中国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在迎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培养大学生中的能工巧匠为目标做专业剖析,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的教师队伍,构建与国际质量认证接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教育质量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为确保教育质量,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探索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优化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与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分析来看,课程设置应以强化应用为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构建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强国战略是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又一个重要战略,在实施这一战略中,应特别注意协调人才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人才稳定与人才合理流动、归国人才与国内人才等关系,这是搞好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阐述了复合型人才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现实意义。指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要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为目的,以促进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根本,实现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提出了建立合理的学科体系,完善的教学方法,创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此构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针对福建农林大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提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现代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的力度、以科研促教学、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和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措施,对构建农科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如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较高的文化素质是人才的根本条件,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两个方面。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尤其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