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科教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5个子系统,构建了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以17地市为地域单元,分析了5个层次24个指标,结果显示山东省各地市投资环境状况,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经济环境是影响区域投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性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热显示出一些共性的特征:处于不同建设阶段的城市在出发点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大多由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则相对冷淡;各地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的思路与内容大同小异。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可能会较明显地改善地区金融业务环境、提高金融业务效率、促进辐射区域经济繁荣,但一哄而上的建设可能会出现一轮造"金融城"运动,脱离经济现实而过度强调金融集聚,强化了相邻省市间的金融领域竞争而削弱了区域金融合作。各地政府应谨慎明确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和目标,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实际,坚持区域内合作与创新,从而推动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区际经济交流日渐频繁.以资本流动为主要形式之一的生产要素区际流动必然促进投资活动的深入.招商引资者能否有效吸引投资,关键在于引资区域能否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其他区域相比是否具有较强的投资环境竞争力.在构建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概念框架和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和yaahp 0.4.1 AHP分析软件对7个街(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据此提出优化区域投资环境、提高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油页岩富集区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PSS、Geo DA和ARCGIS软件,对我国区域油页岩资源丰度和投资环境的空间差异分析后发现:我国油页岩富集区域的资源丰度与投资环境差异较大,资源丰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省份,中西部省份则是投资环境较为有利区域;投资环境相似区域在空间上呈现集聚趋势;区域油页岩资源的勘探开发序列可根据油页岩资源丰度与区域投资环境组合类型的空间分布得出。该结论对于我国油页岩资源开发投资决策及找寻后备基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国和东盟在宏观环境、投资政策、融资渠道、税收制度、基础设施方面比较,提出我国应该从以下方面改善投融资环境:优化间接融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缩小区域差距、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投融资环境、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玉鸣 《南都学坛》2002,22(2):109-113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主要缺陷和不足之处在于 ,对区域投资环境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 ,更难以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 ,评价方法也显得较为单一。目前应采取(专家 )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因子 (素 )分析法、灰色关联法、信息熵法、聚类分析法等投资环境评估方法。从而实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7.
旅游投资环境是旅游投资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环境、区位条件、政治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等5个方面共27个指标的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综合评价与排序,在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旅游投资现状进行了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的空缺分析。本文可以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区域以及受资区域改善旅游投资环境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11-2015年福建省九地市数据,分析"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区域环境质量差异化的表现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地市环境-收入关系正处于爬坡阶段,未达到环境改善的拐点,环境管理、产业结构、外贸水平和外资规模对各地市环境质量影响显著;从影响程度来看,外贸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环境管理的影响程度较小,存在区域差异。据此,提出加快福建省区域环境质量协调优化的针对性对策:(1)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制度建设;(2)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3)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降低污染排放水平;(4)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5)加强政府监管,加大环境管理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陕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大部分地区的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并在设施项目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成为制约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瓶颈。鉴于此,采用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法,选取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行政村38个,走访农户298户,通过收回的861份调查问卷来考查陕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农民对现有环境基础设施满意度、获取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村民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供水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状况存在较大差别;农民对环境基础设施的整体满意度较低,处于不满意等级,但不同区域具体情况不同;不同区域农民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偏好存在明显差异。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相关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力度,结合实际,有所侧重,补足短板,做好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满足农民需求,注重政策的协调作用,不断提高农民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物流园区作为现代区域物流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结点,是政府兴建的重要工程。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投资大,开发时间长,开发者往往注重其建设风险,对其市场运营中的风险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较为忽视。  相似文献   

11.
关联企业集聚式发展,有利于降低彼此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群整体抗风险能力,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投资回报率。黑龙江省与发达地区吸引投资强度的巨大差距在于企业聚集度不强,为此建议政府改善投资环境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有利于企业聚集式发展的产业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物流园区作为现代区域物流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结点,是政府兴建的重要工程。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投资大,开发时间长,开发者往往注重其建设风险,对其市场运营中的风险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较为忽视。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经济支持与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耦合协调模型的构建,对山东省17地市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双维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进一步探索区域经济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均处于耦合协调状态,但协调质量不高,主要集中于初级协调与中级协调阶段,总体表现为区域经济滞后状态;2006—2013年各地市耦合协调度变化差异较大,少数地市因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促进作用的不足而出现逆发展。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货运量、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家节点的拓扑结构和经济属性,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拓扑重要性与经济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国家节点的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俄罗斯、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阿联酋等国的拓扑重要性与经济重要性排名均靠前,地理位置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投资与建设环境稳定,是我国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优先选择的投资建设重点;哈萨克斯坦、蒙古、塞尔维亚、老挝等国,拓扑重要性排名靠后,其物流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很大,是潜在的投资建设区域;伊拉克、阿富汗、巴勒斯坦等国拓扑重要性与经济重要性排名均靠后,地缘政治复杂,投资与营商环境不稳定,有着较高的投资建设风险。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述了宁波市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研究成果,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宁波及其同类型城市(如苏州、杭州等)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环境优化问题进行动态分析与比较。提出改善宁波外资环境的对策,希望能增强宁波对国外投资的吸引力,提高宁波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形成区域经济发展良性化道路,这对促进宁波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鉴于湖北省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改善投资环境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便成为湖北省加快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不断提高湖北省整体经济水平的同时,一要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改善市场环境,提高社会信用度;二要提升湖北省的劳动力素质,完善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协调地区之间的发展,积极发挥区域优势;三要培植正确、积极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BOT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投资合作方式,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并将成为今后我国引进外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它做出具体规定,调整BOT投资方式的立法仍不健全,尚未形成BOT项目实施的法律环境,有的法律规范甚至与BOT投资方式相抵触,各地在实际运作中仍会遇到许多法律障碍,不利于BOT项目实施和发展,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BOT投资方式的制度与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湖南面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良好的区域发展机遇,战略型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政府对区域软实力的认识和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投资环境优化,导致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深入研究福建省环境管理的区域差异,对丰富和完善环境政策、提高环境管理绩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4—2014年福建省九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环境管理效果区域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各区域间环境污染存在空间相关性;在影响因素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程度对环境管理效果有正向作用,而环境规制、城镇化水平和投资程度的影响效果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利用BOT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T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投资合作方式,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并将成为今后我国引进外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它做出具体规定,调整BOT投资方式的立法仍不健全,尚未形成BOT项目实施的法律环境,有的法律规范甚至与BOT投资方式相抵触,各地在实际运作中仍会遇到许多法律障碍,不利于BOT项目实施和发展.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BOT投资方式的制度与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