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共同利益、经济资源有效配置、区域产业合理分工、区域经济有效发展、国家粮食供求平衡和国家粮食产出稳定增长的重要问题.粮食大省粮食安全的核心责任主要表现为粮食生产安全责任.以湖南为例,利用粮食生产的C-D生产函数实证分析表明,粮食大省粮食产出依次受耕种面积(含复种指数)、粮食生产者的投入,政府的投入和科技的进步等因素影响.因此,实现粮食大省粮食产出的稳定增长是有条件的,必须实施积极的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战略,明确中央政府的责任行为范畴,突出粮食大省粮食主产区的安全责任地位,协调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6,(6):106-111
新常态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有序发展。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勇挑重担,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二连增",为保障国计民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河南作为粮食核心区战略实施对象,具体实施已时间过半,成果丰硕,但暴露出的粮食产业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农业人力资源存量和质量矛盾突出等瓶颈问题令人担忧。实现科技兴农,发展粮食生产根本上要依靠人力资源,做好农业人力资源教育与培训成为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有效选择。建议在粮食核心区实施三大工程,即推进基础素质提升工程,改善粮食核心区基础教育;推进农业人才培育工程,抓好职业农民培养与培训;推进经营人才培养工程,搞活粮食核心区农业经济。从而促进河南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具有战略意义。土地流转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趋势。土地流转在提高粮食单产、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抛荒地的复耕等方面对粮食安全起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乱用耕地、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又对粮食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必须审慎推进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应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扶持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企业,使粮食加工企业获得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鼓励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让利于农民;通过宏观调控等综合措施来维护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粮食价格暴涨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再次突显。东北地区水土资源丰富、气候条件稳定,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为保障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加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形成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因此,必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构建畅通无阻的粮食物流体系;建立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粮食仓储体系;积极培育完整的粮食生产和加工行业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连增,但粮食净进口量也在2004年起逐年大幅增加,进口依存度已超过10%,且进口粮食的来源国集中度高,使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凸显。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粮食供给的路径依赖及影响粮食供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粮食安全与超高产研究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粮食的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和分析 ,阐述了粮食超高产研究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的战略意义 ,分析和展望了黄淮海农区粮食超高产研究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 ,分析和展望了黄淮海农区粮食超高产种植制度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全面系统地构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体系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研究粮食安全基础理论与国际粮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加强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体系、粮食生产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粮食安全动态预警应急体系、粮食安全的国际化战略体系、重大农业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特殊群体粮食安全援助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粮食储备补贴与我国民间粮食储备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农民收入渠道多元化和粮食银行的蓬勃发展,使我国民间囤积了巨大的粮食储备。由于缺乏有效机制,这些储备游离于政府掌控之外,处于分散、损耗严重的状态,难以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运用粮食储备补贴,可以创建一套创新性民间粮食安全储备模式,有效保护民间粮食储备,增强政府对其调控能力,使其成为政府粮食储备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行粮食进口量的统计是不完整的。文章区分了粮食显性贸易和粮食隐性贸易,进而构造了粮食真实进口量的测算方法,并基于对粮食隐性进口量的估计,构建了中国粮食贸易平衡表,获得了中国粮食真实进口量及进口结构数据。研究发现:2000—2020年间,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为153412万吨,其中,粮食显性净进口126463万吨,占82.43%,粮食隐性净进口26949万吨,占17.57%。近年来,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并呈明显的隐性化趋势。中国粮食进口隐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粮食自给率下降和确保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从口粮看,当前中国人的饭碗仍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我国国内粮食市场紧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亟需切实可行之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农业"走出去"作为增加粮食供给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分析目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和国内因素,在实地调研我国海外粮食开发重点企业的基础上,挖掘了农业"走出去"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据此本文提出在党中央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借鉴发达国家海外开发的成功经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细微支持的功能,降低"走出去"企业的风险,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好的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粮价是百价之基",是实行粮食统购统销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个历史概念,现在粮价仅占消费价格总指数的5%。提出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科学认识粮价在现实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改善宏观调控,扎实服务"三农",以维护城乡消费者的利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粮食文化观,即:“民以食为天”之粮食政治文化观;“农业乃百业之基,粮食乃农业之基”之粮食经济文化观;“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之粮食行政文化观;“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之粮食企业文化观;“技术创新为粮食保驾护航”之粮食科技文化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粮食消费文化观;“食以安为先”之粮食安全文化观;“节粮光荣,浪费可耻”之粮食道德文化观;“色、香、味、意、形、养”之粮食审美文化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之粮食哲学文化观。论述了粮油期刊和粮食文化的关系以及粮油期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国家粮食战略中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共行政的变迁,在国家、社会和市场三元结构当中产生的大量行政关系唤起了行政法发展的脚步.近年来相继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利益,食品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乃其根源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政府统一公开食品安全信息列入调整范畴.由于硬件和软件设施尚未成熟,政府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效率低下、政府越位、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2010年11月《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的颁布,意在对政府食品安全信息公开行为加以进一步规范,试图在市场交易的自由和公共利益的保障之间达到平衡.这不仅是给处于信息获取弱势地位的公民消费者以合理保护,也是追求实质平等的现代法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以农民权益保护为出发点,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的困境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出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制度体系化建设,包括建立农村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农村缺陷食品召回制度、农村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农村食品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农村食品安全信息服务制度等,使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的安全战略经历了继承、调整到逐步成熟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也明显地反映在俄罗斯的核领域,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核裁军政策。独立初期俄罗斯在核裁军领域对美国的巨大让步非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还使俄国家利益受损,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俄安全战略的调整导致核裁军步伐放缓:从1993年到2000年的7年时间里,俄美核裁军领域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安全战略已基本调整到位,俄核裁军也不再是为政治需要而实行的阶段性对策,而是服从于国家安全战略,服务于国家利益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政策。未来俄罗斯核裁军政策的变化既取决于其安全战略的变化,也受到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藏粮于地”是我国面对时代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而形成的核心粮食安全战略,客观剖析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路径依赖,明确相应的实施策略,对于切实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国“藏粮于地”目标实现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石,“藏粮于地”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二是要立足于现有耕地的产能提升,聚焦于耕地的质量建设;三是要着眼于全球化的粮食保障,“藏粮于地”需要国内外的统筹;四是针对保护性耕作是“藏粮于地”的内在需求,配套制度创新至关重要。为此,“藏粮于地”战略的实施策略在于:一是提高公众耕地保护意识,形成全民为“藏粮于地”作贡献的社会氛围;二是严防耕地“非农化”,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三是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区域耕地质量整体提升;四是提高耕地实际耕种者的质量保护意识,严格规范耕种行为;五是加强相关制度创新,提升耕地质量建设工程的实效;六是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维持耕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粮食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凸显.因此,在新的背景和形势下加强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科学选择和确立粮食安全战略尤为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仅损害了社会与经济利益,而且影响了社会发展和稳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我国已基本上建立起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等多个法律体系,使食品安全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进一步强化民事责任追究制度,并将惩罚性赔偿纳入其中,提高了消费者遭受不安全食品侵权时的保护力度。评析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民事责任制度和民事赔偿制度,建议保留综合立法模式、增加民事责任章节,并针对惩罚性赔偿等具体内容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北极战略价值和治理挑战的考虑,奥巴马政府制定了北极战略。美国的战略目标是获取北极事务的主导性话语权,强化对北极治理的关键性影响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其战略利益体现在保障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和领土安全等方面;战略坚持“和平利用、技术先行、创新制度、上下联手”的行动原则,并在经济、军事、外交和科研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行动措施,指明了今后的行动方向。北极战略的未来成效,取决于美国的国家能力、合作意愿、大国博弈以及全球治理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