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有关史料记载,薛涛与同时代著名诗人有酬赠唱和者,除元稹外,集中可见尚有白居易、刘禹锡、王建、杜牧、雍陶以及显宦兼诗人的武元衡、段文昌、李德裕等。(武、段、李另章论述,)当然,与其他著名诗人的唱和之作还有不少,仅就蜀人费著《笺纸潜》记述便有廿十人之多,只可惜都亡佚了。 其中,白居易《赠薛涛》一诗,颇堪玩味,其诗《白氏长庆集》不载,诗见计有功《唐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有《赠羊长史》诗,序云:“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以赠。”宋吴仁杰《陶渊明年谱》于义熙十三年条下注: 有《赠羊长史》诗.长史名松龄,晋史本传(按,指《晋书·陶渊明传》)谓与先生周旋者。是岁刘裕平关中,松龄以左军长史衔使秦川,故有句云:“路若经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改削白居易诗一事,对人颇有启迪。白居易的《板桥路》一诗写得不够出色,经刘禹锡“稍加删削,改易数字,便觉精采动人。”(《唐绝句史》107页)白诗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的《花非花》一诗,由于通篇比喻,写作环境又不清楚,给准确理解作品带来了困难。我们通过一些考察,试图对作品作出比较准确的理解。原诗如下: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对于这首诗,目前的注本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首诗是咏官妓的(见王汝弼选注《白居易选集》)。他解释说,“花非花”说官妓的容貌如花,但非真花;“雾非雾”是说官妓为女性.上应女宿,女宿也叫婺女,借雾为婺;“夜半来,天明去”是双关语,既是说星,也是说人,以此来比喻官妓和官僚  相似文献   

5.
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见于宋黄升《花庵词选》,后入《全唐诗》。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体,月明人传楼。王汝弼《白居易选集》:“据《白香山诗后集》、《病中诗序》的纪年,此词当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对于此词的理解,历来颇有出人。黄升云:“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唐景。”此说前人已有辩驳。谢朝徵《白香词谱笺》云:“黄叔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唐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沐水合流而东南人邳州。韩愈诗‘洋泅交流郡城角’是也。瓜洲即瓜州没,在今扬州…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白居易的《和燕子楼诗》 白居易的《和燕子楼诗》,题咏的是故武宁军节度使张愔的爱妾盼盼坚守燕子楼不嫁的本事。前人评价甚高,以为“一唱三叹,余音绕梁。似此风调,虽起王昌龄、李白辈为之,何以复加。”(《唐宋诗醇》)“燕子楼”因而成为诗文中常用故实。然而这诗历来颇遭误解,还生出许多附会,以致造成文学史上一桩冤案。为了说清问题,现将白居易的原序原诗全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毛仙翁赠行诗》是一部小型诗集,涉及韩愈、白居易、元稹、牛僧孺等中晚唐22位重要作者,关涉问题极广。诗集内容为杜光庭伪造的可能性不大,纂集者也不是杜光庭,杜只是在集后缀写了一篇《毛先翁传》。诗集是否伪托,难有定论,客观地说,朱金城先生的话相对恰切,即"亦非尽伪作"。该集很可能纂辑于晚唐五代,但可以肯定,至迟在北宋初已开始流行,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毛先翁赠行诗》把中晚唐重要士人与一位道士交游题赠的作品纂为一集,这本身极具深意。通过《赠行诗》编次结构和内容的探讨,可以管窥中晚唐党争的复杂过程及中晚唐"尚奇"、"嗜怪"文风的形成。毛仙翁其人除了《毛仙翁传》的记载,鲜有其他记录,但也不是凭空想象中人。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的诗近三千首。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把他众多的篇什,分编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以《新乐府》和《秦中吟》为代表的“讽谕诗”,大多是在他作谏官时写的。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些诗,或同情劳动人民,或揭露统治阶级,笔锋犀利,尖锐泼辣,往往一针见血,莫不鲜明地表达出诗人的政治态度,是白居易诗歌中的精英。七言歌行体《琵琶行》和另一首著名叙事长诗《长恨歌》被编在《感伤》一类中,也都是白居易很具  相似文献   

9.
“诗道崩坏”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诗学命题。白居易所谓“诗道崩坏”即儒家“六义”诗学传统的崩坏 ,特别是“风”(讽 )的崩坏 ,其突出表现是采诗制度的废弃不用。白居易试图对业已“崩坏”的儒家诗道进行救扶 ,但最终救扶不起  相似文献   

10.
<正> 新版《辞源》:“作息:工作和休息。唐白居易《长庆集》五三《偶作》诗之二:‘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经核查,诗是在卷五二,而且词义训释不准确。诗中详写起床、梳洗、参道、两餐、午休、  相似文献   

11.
《江南野录》:夏宝松,庐陵人,与刘洞唱和,为节度使陈德诚所知。德诚赠诗曰:“建水旧传刘夜坐,(刘洞有《夜坐》诗)螺川新有夏江城。”宝松有《江城》诗曰:“雁飞南浦钟初动,月满西楼酒半醒。”又云:“晓来赢驷依前去,目断遥山数点青。”皆佳句。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苏东坡曾经给我们留下了对唐人诗作的几句评语:“郊寒岛瘦,元轻白俗”。认为白居易的诗是俗了的。他说的这个“俗”是什么意思呢?照《沧浪诗话》里的解释是:“作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看来这里说的“俗”还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通俗”的俗,是贬义的。俗意,是从诗的内容上说的,其它恐怕是指形式。但白居易的“俗”,表现在那里呢?苏东坡也没有说明白,倒是后人对此多加引申,认为白居易的诗是浅率俚俗。王世懋在《艺圃撷余》中竟这样说:“生平闭目摇首不道《长  相似文献   

13.
刘琨死后,有“晋太尉刘琨集九卷(梁十卷),刘琨别集十二卷“(《隋书·经籍志》),至今流传的只有诗五首,《刘府君谏》一首,其他均为奏疏、书信、盟约等文章。本文就《重赠卢谌》诗及与此有关的某些问题作些探索。刘琨的《重赠卢谌诗》;  相似文献   

14.
试论杜牧与元白的公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牧在《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中,借李戡之口痛斥元稹、白居易诗。他说:“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吾无位,不得用法以治之。”对这一指斥,后人聚讼纷纭,大都以为杜牧所言极不公允。解放后这起公案又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先是郭沫若先生在肯定白居易的“元和体”诗时,同时也非难了杜牧之类“庄士雅人”对白居易的指斥。随后陈友琴先生在《白居易诗评述汇编·卷头语》中也认为:“杜牧说这种话,是带有个人意气的”,“是不合理的攻击”;又说:杜牧“把白居易写的关于歌妓方面的东西都当作‘淫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与白居易密切相关.该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看成是对白居易《长恨歌》中部分诗句的阐释.作品中“梧桐”、“美人”意象沿袭了白居易诗的意境,二者的审美特征也相一致,这可以看成是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一、《赠蜀将》一诗不作于咸通十一年以后对温庭筠的卒年,历来说法各异。夏承焘先生《温飞卿系年》以为应晚于咸通十一年(870)。证据是《温飞卿诗集》卷四有《赠蜀将》一诗,诗题下原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顾学颉先生考证:“蛮人扰川,前此二三十年已然,而攻...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有一首题为《花非花》的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二十六字的短诗,与白居易其他诗篇迥然不同的风格,十分令人注目。白居易的讨在唐代就以通俗易懂著名,而这首诗从表面上看起来,却不是易懂的,尤其不象其他乐府小令  相似文献   

18.
《可乐》2007,(8)
唐代白居易《西凉伎诗》云:“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这里的“金镀”是描写艺伎化妆的情景。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寄陆补阙》诗中的陆某 ,文学界一直以为“名不详”。其实 ,这位陆补阙 ,就是与白居易、元稹同登贞元十九年吏部科目选科的陆复礼。由于元稹《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注将其姓名误作“李复礼”,于是后人对陆补阙是谁也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长恨歌》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元和元年(806),是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与这首诗同时并立的还有一个《长恨歌传》(陈鸿《唐人传奇小说》)。《长恨歌》和小说《长恨歌传》是相结合的,陈鸿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年青的时候,白居易初作官,他还有个朋友叫王质夫。白居易、陈鸿和王质夫,他们三个经常在一起游山玩水,谈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