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罢工现象在我国已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劳资冲突,如何确认、设定和保护罢工权来引导和规制罢工行为,达到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既能避免社会动荡,又能达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研究罢工立法问题的关键。以劳动力权作为罢工权权利属性研究视角,把罢工权确立为劳动者的劳动力权的组成部分,应当成为我国罢工立法所采纳的法权理论。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罢工权初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罢工权作为一项法定权利,最早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由工人阶级长期不懈斗争的结果,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明确的立法规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不可避免地存在罢工现象,但对此却没有明确立法规定。虽然此次《工会法》的修订确了当发生停工、怠工时工会的权利和义务,也只是事后的补救。我国应在《宪法》中把罢工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规定下来,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罢工行为。  相似文献   

3.
将罢工权纳入法制的轨道——兼评东航集体返航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罢工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承认的公民的重要经济权利,它对于平衡和协调劳资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确认罢工权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保障劳动者权益,信守国际条约的需要,也有助于将客观存在的无序的罢工现象纳入法律的规范。我国亟需完善罢工权立法,承认劳动者享有罢工权,并规定合法罢工的要件,对合法罢工予以保护,对非法罢工予以限制和禁止。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国已有许多人主张加强罢工立法,但是由于对罢工的认识尤其对罢工权的认识还不彻底,所以罢工立法仍迟迟没有进展。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资冲突、集体争议(罢工)又时有发生,需要我们继续推动罢工立法,把罢工纳入法制轨道。这就需要对罢工权入宪做出新的更为科学的分析。罢工权实际是劳动者集体中止劳动的权利,罢工是劳动者实现自己劳动力权益和制衡雇主或用人单位财产权优势滥用的行为。罢工权入宪有利于构建劳资政三方合作共赢关系,有利于科学地开发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罢工权是集体合同制度有效施行的有力保障。而我国目前的立法当中没有明确规定罢工权,对罢工现象缺乏有效规范。为了使集体合同制度落到实效,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立法应明确规定工人享有罢工权,并对其加以适当限制以保证其得以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6.
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大量存在的罢工现象促使我们思考罢工权的宪法规制问题。基于宪政文明层面、现实层面和国际人权法层面对罢工权入宪的可行性分析,我国应当立足于中国特有的行宪机制,罢工权宪法规制的首要方式是采取修改宪法的方式。同时,中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条款欲发挥效力必须通过立法具体化的途径,因此在入宪的基础上还要将罢工权条款写入相关法律之中,通过宪法确认和立法规范的制度构建解决罢工权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7.
罢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劳资双方利益冲突的表现,罢工权是劳动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根据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而暂时停止劳动的权利。其性质应是劳动享有的社会基本权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在我国的宪法中确认罢工权,这是一种解决劳资纠纷的宪政径路。  相似文献   

8.
关于健全我国罢工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性罢工和政治性罢工的性质存在区别,从劳动法、企业法角度看经济性罢工的性质和作用,经济性罢工立法的缺位给我国造成了不利影响,参照各国有关罢工立法法例和我国签署的有关国际条约,有必要尽快完善我国有关罢工立法.  相似文献   

9.
论罢工权应该缓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罢工权设置方式的选择是一个价值评价问题,只能从其价值实体即罢工和价值标准即社会的需要、目的两个方面来考察。价值标准是个历史范畴,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工会的独立性、配套法规的完善、劳动者的罢工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价值标准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当前将罢工上升为法定权利的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地从西方国家移植罢工权制度,与我国当前的实际不相符合,罢工权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劳动权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缔约国 ,其中对于个体劳动权保护的内容在我国1 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得到了比较全面的体现。但是在集体劳动权方面 ,比如自由结社的权利和罢工权等 ,我国尚存在不足。我国在加入公约时对于自由结社权进行了保留 ,但是在劳动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应当重新认识这个问题。罢工权在公约的批准中并没有对其保留 ,但这项权利也没有及时地转化为国内法中的权利得以明确的保障。罢工权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曾经出现过重大的变化 ,相信此项权利在今后劳动立法中会有更大的突破。劳动权的保护应当从国际、国内等多视角分析 ,并且必须关注全球化对劳动权保护的影响。我国可以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劳动权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罢工权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我们研究认为,罢工权实际是劳动者集体中止劳动暂时停止创造增量利益的权利,罢工是劳动者实现自己劳动力权益和制衡雇主或用人单位财产权优势滥用的行为。文章运用陈乃新先生的“增量利益关系理论”来解读罢工权法律保护的经济意义,从这个维度分析有利于科学地开发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公正地保障劳动者的经济发展权,从而提高劳动者创造增量利益的积极性,为实现劳资政三方合作共赢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考察,探求西方社会主要的政治意识例如平等、公共精神、法治等公民意识的产生。透视了古希腊民主下所产生的公共精神,审视文艺复兴时期的横向民主和纵向民主所产生的公民理念和现代民主所要求的公民理念以及未来民主公民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劳动三权":构筑现代劳动法律的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劳动法律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重视对集体劳动关系的规范和调整。以团结权、集体谈判权 和争议权为基础的集体劳动权利体系,构成了现代劳动法律的基础。"劳动三权"的核心是集体谈判权,团结 权和争议权的目的均是为了集体谈判。团结权是集体谈判权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集体谈判的"先行行为"。 争议权则是实现集体谈判权的辅助性权利,是保障集体谈判得以开展的压力手段。  相似文献   

14.
当权利受到侵害而现行法律又没有对之做出明确规定时,人们就会认为立法不完善,进而要推动立法,性骚扰所引发的社会反响就具体体现了上述思路.单凭立法果真能对遭受性骚扰的女性提供有效的救济么?法律在面对性骚扰这个特殊问题时,需要的不仅仅是道德义愤,不仅仅是权利呼唤,而更应该是现实的多方位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