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理想的国家制度。国家制度价值标准是共产主义制度科学假设的价值标准,人性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共产主义制度科学假设的双重价值实体。共产主义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和剥削,因而符合公正和平等以及人道和自由等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经济制度除了具有公认的公有制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特征之外,还具有两个特征,即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不但是公正的分配原则,而且是唯一道德的、善的、应该的分配原则,因而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最高级最美好的分配原则,是一切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的最高级最美好的分配原则。因为共产主义乃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是完全符合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社会,因此,共产主义的经济形态,无疑是人道的自由的公正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每个人都平等享有经济自由和经济公正权利。这种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决非计划经济,而必定是市场经济;决非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而必定是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有政府规范而没有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唯独没有政府管制的民主的公有制市场经济,才是真正自由和公正的市场经济,才是真正符合经济自由和经济公正等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理想经济形态:没有政府管制——但有政府规范——的公有制市场经济制度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公平与平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平是人们对现实分配关系与他们自身利益关系的一种评价,平等则是人们在地位、权利、利益等方面的相同。在资本主义社会,公平与不平等是同时存在着的。在共产主义社会,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都是公平的分配,但按劳分配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分配,按需分配才是事实上的平等分配。  相似文献   

3.
王驰 《浙江社会科学》2023,(2):102-107+158
分配正义体现着人类社会的公正程度,实现的关键在于合理分配原则的确立。人类社会早期在物质普遍匮乏的状态下按需分配作为最原始和最易被接受的分配原则得到广泛应用。资本主义兴起后,经济关系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最为重要的关系,按照经济贡献来确定应得成为了进行分配的通行法则。虽然这种按生产要素所进行的应得分配取得了表面上的正义,但就分配的结果来看却并不正义,两极化是最大症候,其背后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贬低和需要的忽视。对于当今中国而言,需要在共享框架下将作为应得分配的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有机结合,以共享诉求下混合型分配正义原则的确立推动制度化建构,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大文献指出,要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当前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疑惑之处在于:按劳分配与精神文明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很需要认真探讨的理论问题。 一、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马克思说:“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一种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因为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因为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着分配的特定形式,即参与分配时所采取的特定形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力也不是商品,但与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相比,又不够完善,生产力仍不够高,劳动产品也不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也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唯一合理的就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分配模式。但如果据此认为,马恩关于未来社会产品分配方式的设想只有这两种模式,那就错了。其实,马恩晚年根据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运动的考察,提出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前期产品分配模式的设想。这就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产品分配的第三种模式,其内容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这种模式为我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6.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这是一条众所周知的真理。但是,有些同志却把按劳分配说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共有的分配原则,而另一些同志则把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说成是由于劳动力的私有权利等等,从这些情况看来,进一步探讨按劳分配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借以明确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公正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利益公正思想为思想基础、以生产力发展为物质手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制度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原则、以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目标、以利益关系协调为重要途径.这一理论在其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效率与公平的辨证统一和公平规则的合理有序三个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明: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具有共产主义的萌芽,但是它的基本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那么,在这一新分配制度的实践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上述性质的具体体现呢?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原则的萌芽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怎样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肖林 《江汉论坛》2004,(9):42-44
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创新和突破。本文沿着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产生、发展的轨迹展开分析,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和科学社会主义者提出的按需分配和单一按劳分配原则是在手工业和农业占主导地位、机器大工业生产占主导地位等具体历史背景下,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前提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对未来社会的一种设想。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邓小平和他设计的中国改革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贡献。最后,本文探讨了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平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指向与要求,是衡量社会行为主体价值的一种尺度。公平是一种特殊的平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应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平等与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和谐为标准,以自由与平等完全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历史的归宿。社会主义的原则与本质内在地要求我国执政党和政府应遵循平等原则,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己任,在公民基本政治、经济权利方面,应当无差别地"按需分配",而在非基本的政治、经济权利方面,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是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种社会行为主体在公共领域的有效互动中,由个体理性走向公共理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结果。在多元经济结构中,要求在个人收入分配上既要坚持按劳分配又要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元分配机制,使收益分配更趋于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12.
试析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高曙光所有制在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享有关系。一定分配方式是一定所有制的实现。所有制不同则分配的方式也不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通常被称为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通常称为按资分配。确定了公有制经济或私有制经济之...  相似文献   

13.
再论生产范畴陈卫新生产首先是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具有三个必要客观因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自然。这是我在《论生产范畴》(见《东岳论丛》1990年第2期)一文中得出的一个结论。显然,这仅仅是分析了生产的客观因素,即物质内容和物质关系。如果承袭...  相似文献   

14.
合宪性解释研究论合宪性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的宪法解释机制取决于其分权体制.合宪性解释一般是作为法律解释方法而存在,要求解释者在遇见法律文义分歧时依据宪法规范选择最优解释方案.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力体制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集立法权与宪法监督权于一身,普通司法机关可以从其宪法性法律中推知其宪法决断意志.法律的合宪性解释与宪法的合法律性解释自然合而为一,成为建构中国宪法释义学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聂立泽  肖鹏 《学术研究》2003,(10):71-75
本文在对刑法学界关于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各种区别标准进行探析的基础上 ,明确指出其缺陷之所在 ,进而倡导法益状态之学说 ,认为通过法益状态可以清楚区别不同危害行为与其危害结果之间不同的因果关系结构———直接的因果关系和相对的间接的因果关系 ,据此 ,能准确地将危害行为区别为作为和不作为 ,进而界定各种具体犯罪为作为犯和不作为犯  相似文献   

16.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首先要分清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相混淆;二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要素价值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段渝 《社会科学研究》2006,4(1):162-169
商代以三星堆文化为表征的古蜀王国,是一个实行神权政治的文明古国。从考古学上对三星堆的物质文化特征所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但对三星堆文化所蕴涵的古代文明的非物质文化的本质性特征,还须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才能透彻地揭示出来。从三星堆文化进行透视,可见古代文明的本质特征,在于从酋邦制社会里发展出了一个能够控制并占有基本资源的政治组织,这个政治组织就是国家。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体大思精,相当全面地探讨了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艺术方法,每一篇都自成一格,文章取其<才略>篇,从中探讨刘勰的作家批评论.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作家的"才""气""性"三方面探讨主观因素对创作的影响及因之确立的作家作品价值 '定位的标准与原则,张扬文学的主体性、多样性和独创性.第二部分对<才略>所涉及的影响创作的客观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使"才略"的视阈得以拓展;第三部分分析刘勰所持的批评作风和批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突显了语境的重要性,为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根据该理论,从话语生成与理解的认知性解释可以看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制约性,也就是说话语的生成与理解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郭象依“性”建立起一个完整体系,可以称之顺性论,并通过顺性独化、顺性逍遥、顺性无为和顺性即圣四方面加以展开。顺性独化,即万事万物,包括自然、社会及人都是本于性而独化的。万物顺性自足而相齐,进而顺性自足而达到自由逍遥。顺性无为,即无心以顺有,因循顺性。应用于社会政治生活中,就是要求君道无为臣道有为,天下的大治在于民各得其性。顺性即圣,建立新“内圣外王”;圣人是肯定现实、应世的,是游外以弘内,内外相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