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叙事视角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叙事学和文体学研究的焦点,也是推进小说形式与技巧发展的动力。因此,对叙事视角的发展历程的探究对叙事视角的理论发展和小说研究的进步都有很大帮助。叙事视角研究从十九世纪末以前开始,主要侧重理论方面和叙事视角对作品的影响与作用方面的研究,对叙事视角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综述的较少。因此本文将对不同时期叙事视角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环境里和古代学术史上,小说,都被认为是不入正统之流,不登大雅之堂的,甚至被视为"闲书"和"诲淫诲盗"之书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在中国近现代的学术发展进程上,小说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并最终确立其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现代学术发展进程中一部开山之作,为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写作框架.  相似文献   

3.
小说的叙事角度是指小说中叙事者与小说故事的关系。我国古代小说的叙事角度丰富多彩。本文结合中西方国家的叙事学原理,从全知叙事和限制叙事角度对李渔的小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明清文学以小说最具盛名,明清小说在中国古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明清小说以独特的方式承载和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章从明清文学欣赏的视角,对中国明清小说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毕飞宇的研究持续大热,今年毕飞宇又凭小说《推拿》问鼎矛盾文学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者更应该对毕飞宇做进一步关注。本文着重对毕飞宇百部小说中的多种叙事方式给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薛静 《现代交际》2014,(3):69-69
英美史诗奇幻小说以篇幅宏大、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大、场面壮观为特点,而最为突出的是其背景的刻画异常丰富真实,究其原因是作者用叙事空间拟真化的策略来凸显小说的"真实感"。因此本文以《魔戒》和《冰与火之歌》为视角,着眼于英美史诗奇幻小说中空间叙事自身呈现的特点,来探究这一独特的奇幻文类是如何利用叙事空间来建构文本的真实性的。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是新时期文坛的代表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富有特色,极具个性。本文就王安忆小说的叙事追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鬼神文化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鬼神"二字从被提出以来,经由民间、道教和佛教的各种夸张和奇异化,使得它玄乎又玄且光怪陆离。这亦引起小说家的重视,他们的小说尤其志怪小说中多涉及鬼神。流传几千年的鬼神文化无疑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内容和思想上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明清英雄的传奇小说,在叙事因素上,共包括四个方面:英雄联盟结义、抗击外侵异族、忠奸双方对立、喜剧大团圆。因所处历史时期不同,所叙述事件也不相同,显示了英雄传奇的嬗变过程。在清初及以前,大多是侠义小说融合英雄传奇。至清中期,英雄传奇小说已转为侠义小说。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的众多小说中,创作者渐渐地把"罪财"这一观念作为叙述的主体引入到小说当中,故事情节围绕着被罪恶化的"钱财"展开想象,刻画出一段段悲喜交加、形式各异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其中多以是非之财为切入点,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或是为了钱财二字心生异念,谱写出世态炎凉、冷暖自知的现实写照;再或是受传统宗教文化的熏染,为财运增添了一些命运色彩的小说。  相似文献   

11.
金庸作为武侠小说这一"项目"的"奥运冠军",其超凡的功力在于他通过浪漫叙事构造的侠谱。金庸小说作为一种经典感。  相似文献   

12.
在北美华文文坛中,严歌苓是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移民文学作家,她的作品是审视着人性变迁,展示着人性的魅力,呈现出人性的力量。严歌苓作品中的主角基本上都是身处极致环境中的弱女子,但是她们以自己强大的生命力诠释着严歌苓对女性的解读。严歌苓的小说中,将女性与民族、文化等联系在一起,并被审视与书写,将女性最纯粹的内心展示出来。本文就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叙事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超 《现代交际》2014,(3):77-77
《小说笔谈》是汪曾祺先生一篇非常重要的散文,《陈小手》是汪曾祺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本文便以《小说笔谈》为"剖刀",从语言、结构、叙事与抒情、悠闲和精细、风格和时尚五个角度,来解析《陈小手》的独特与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作为明代小说的“四大奇书”之一,曾被作为一部“淫书”而深受人们诟病,而实际上它却是一部高度现实主义的作品。作者为我们呈示了小说诞生的那个时代的广阔社会画面,对很多社会弊病都有深刻的反映。其中一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极易滋生腐败的政治文化。深入剖析这一政治文化及其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  相似文献   

15.
网络盗墓小说《鬼吹灯》套用了好莱坞探险类电影的探险寻宝叙事模式,凸显个人英雄主义,同时融入惊悚、穿越、灵异等多重元素,力求贴近读者大众的精神趣味和价值取向,呈现出消费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叙述是人类集群的、社会性的活动中一个重要部分,这个活动是人性的根本意识的一个部分。在小说的叙事中又有怎样的独特性,作者与读者在文本中是如何交流促成文本的形成。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美国现代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一反她小说创作中一贯采取的上流社会背景,被认为是华顿写的最好的悲剧故事.本文旨在从叙事时间的角度对《伊坦·弗洛美》的叙事艺术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作者巧妙的构思与风格,以深入探讨这部具有独特魅力的小说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奉献给文艺学界的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基本概念,它既是一种艺术手段,又是一种艺术效果。文学意蕴的陌生化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是叙述视角的改变,二是创作基调的陌生化。陌生化的创作可以通过文学技巧和形式因素的强调恢复审美感受的真实性,追求文学的本真存在状态。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的众多小说无疑给读者带来一种"奇特化"(陌生化)的新奇和惊喜,个人认为这正是莫言小说的亮点和为世界大众所赞叹的原因。本篇文章则从文学创作的陌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叙事视角和创作基调,展开对莫言小说的"陌生化"手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经典叙事学的理论视域评析福克纳小说独特的叙事模式和叙事结构,对福克纳小说中的非线性、非理性的多角度叙事和立体交叉的叙事结构进行梳理和分析,解剖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叙事声音、叙事时间,探讨了福克纳独特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20.
田田 《现代交际》2012,(8):85-86
亨利?詹姆斯(1843~1916),生于纽约市,为了更好地观察美国,詹姆斯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欧洲度过的.他的22部小说和113个短篇中,很多都是描写眼睛清亮的美国人如何使欧洲人乐观起来.随着创作生涯的推移,詹姆斯越来越耽于内省.他的作品根据心理探索,和他称之为“灾难的想象”而展开.《旋转的螺丝钉》创作于1989年,属于詹姆斯第二个创作阶段的作品.它是一部心理小说,同时也是詹姆斯争议最大的一部小说.本文不仅试图解析小说情节,同时也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教师的心理困境与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