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利用1999~2007年中国地级市工业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集聚经济和产业集聚经济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中国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对集聚经济创造的集聚租征税,向下的税收竞争仍然是地方政府之间策略性反应的常态。这意味着通过集聚经济创造的集聚租来引导地方政府实现自发的税收协调机制在中国并不存在。中国式分权与以GDP为主的官员绩效考核机制相捆绑的制度安排形成了地方政府之间为增长而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和国内市场分割、中国城市集聚经济不足、不稳定与趋同以及依靠"政策租"而形成的虚假产业集聚可能是阻碍这种自发协调机制运行的原因。我们认为,通过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这种自发的协调机制理应成为中央政府通过地区间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协调之外的一种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利用2003 ̄2005年的中国284个地级单位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如何促进城市集聚经济以及在经济集聚中的相对贡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对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交流外部性的细分和扩展可以解释不同类型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2)对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多样化更能促进经济集聚;(3)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竞争,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来促进多样化,扩大城市集聚。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行为。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表明,劳动力成本、优惠政策等传统FDI区位变量未能较好地解释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新经济地理学所揭示的贸易成本、技术外溢、市场规模以及历史FDI等传导机制在我们的实证结果中具有统计显著性。这对中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政府有着深刻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非农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转移。本文以一个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框架详细分析了这一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结构、数量、城镇类别选择、行业选择等等,发现跨省流动的绝大部分劳动力是从人口较为密集的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向产业已有一定集聚优势的沿海地区转移。文章最后以广东省为案例,分析了外来农民工的进入与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关系,发现它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推断。本文最后得出的政策含义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发展中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集聚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区域集群,产业集聚与一定地域拥有的资源相关。长期以来,不论是正统经济学发现的"外部经济",还是经济地理学强调的"区域空间联系效应",抑或是新经济地理学揭示的"报酬递增效应",都注意到了经济集聚下的收益递增事实,但由于缺失了对区域资源特性的分析,往往混淆了集聚的原因与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譹的四个假说及其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行为理论不能充分解释中国经济转轨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深入地探讨了中国体制转轨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假说”,并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理论分析,印证了居民消费行为变异“假说”的真实性。得出的基本结论为:制度变迁是导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根本性原因;政府应重视居民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确定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与政策组合,引导居民消费行为,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VECM(Vector Error Corrected Model)和协整分析,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垄断竞争增长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增长的视角,以长三角次区域1978~2005年数据为样本,对产业在既定空间中心——外围式的集聚给集聚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索洛剩余递增三类集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在既定空间集聚产生的自我集聚可以改善集聚区域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带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索洛剩余递增。研究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产业集聚地区索洛剩余是既定市场需求条件约束下集聚区域产业竞争力函数,而产业集聚竞争产生的技术进步构成集聚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源泉的假说;据此,研究认为,地区经济体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与新经济地理学有关产业集聚的效率源于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观点不同,未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而经济效率的根源在于产业集聚竞争导致的区域技术进步促使的索洛剩余的递增。此外,本文区分了区域索洛剩余递增与产业索洛剩余递增,认为产业集聚产生的索洛剩余增加既构成区域产业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集聚力,又构成扩散力: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就会促使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推动传统产业向区外转移。  相似文献   

8.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相关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滞后,难以准确解释新经济现象和更有效指导新发展阶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本文聚焦数字技术变革对相关经济学基本理论发展的影响,力图助推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创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文章首先提炼了数字经济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以此为逻辑起点,基于"内涵特征—现实表现—核心理论—方法体系"学理链,构建了一个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框架.其次,本文相继阐释了理论体系框架中的数字经济内涵与特征、数字经济核心理论,以及技术变革下的数字经济研究方法体系.最后,本文讨论了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拓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布局变化的事实,并分析了推动中国产业布局变化的力量。研究发现,1985年以来,中国产业地方化和地区专业化程度都在加深。比较优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揭示的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和推动产业集聚的力量在本文的经验分析中得到部分支持。同时,经验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FDI和对外贸易对中国产业布局的影响和产业集聚的推动作用变得更加强大和显著。  相似文献   

10.
蓝海林 《管理学报》2014,(5):653-658
单独从中国情境或企业特征出发,尚不能有效地解释中国企业战略行为,并为中国企业优化战略行为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在研究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整合情境特征与企业特征分析了其对战略行为影响的交互作用,提出了一个解释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的概念框架。这个概念框架为基于中国情境的战略管理理论创新提供了指引,也为在现行经济体制下优化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特别是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发展战略、产业与贸易政策、市场制度、公共投资建设等政策手段的4个维度研究了"有为政府"对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影响力。研究认为,政府通过政策手段改变了集聚经济圈产业外在的发展环境,从而改变了其要素禀赋的使用与发展方向,发挥了集聚经济圈要素禀赋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促成了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成为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外部动力。研究丰富了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为分析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外部动力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为政府"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魏江  苏钟海  刘洋 《管理世界》2023,(9):158-177
互联网平台颠覆各行业业态并塑造了诸多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因洞察到改变现存制度能从中获益而发起制度创业,推动新兴场域的制度变迁进而产业转型。但已有制度创业研究缺乏对平台型企业积极主动作用的讨论,也缺乏对中国独特情境的关切。本研究基于微医推动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创新实践,探讨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过程机理。研究立足中国转型经济和政府高度参与产业发展的现实,识别了新兴场域自下而上制度创业的萌芽、论证、理论化、扩散化四阶段过程;将中国制度情境所确认的规制合法性解构为地方规制合法性和中央规制合法性,明确了平台型企业与政府互动获取规制合法性的双层议价过程;聚焦平台型企业独特属性与特征,构建了其在新兴场域发起制度创业推动场域制度变迁的机理模型。研究为中国情境下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实践提供了理论解释,拓展了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和合法性的理论研究,为平台情境下的新型政企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见解,对政府和平台型企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个金融集聚动因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金融服务业与其它产业有较大差异,所以传统的产业集聚模型并不适用于分析金融集聚.将金融服务业看作是特殊的产业,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引入空间的概念,建立体现金融服务业特性的两区域理论模型,以此来讨论金融集聚的产生动因和可持续性.通过建立金融集聚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地理因素所导致的机会成本、规模效益、金融服务产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和金融信息量是金融集聚的决定因素,并且产业集聚能够促进金融集聚的发生.同时提出两个区域由于地理因素所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加倍数的比值可作为衡量中心区域是否为信息中心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2,(19):14-15
当今世界经济最令人瞩目的特征莫过于生产在空间上的集中。因此,地理临近、集群经济、产业集聚等现象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对此,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宗庆教授与张寅在一项关于《产业集聚、知汉溢出与区域增长》的研究中,对长三角区域存在的特定产业集聚组合,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溢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区域研发联盟构建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成果之一,该项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对集群的传统认识和主流经济学解释,结合中国经济的特定背景,构建了一个企业集群分析模型,围绕制度、技术(知识)创新等变量对企业集群的发展演进机理进行分析。本文还从历史视角系统地考察了转轨条件下制度、技术外溢与集群默示性知识形成的内在原因,指出了转轨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独特作用。通过讨论天津自行车产业集群的演化轨迹,在转轨条件下,政府的意识形态偏好和政策偏好甚至是构成并决定企业集群自身的“默示性知识“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6.
地理距离在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意味着信息不对称和制度压力异质性。基于信号理论,以2010~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探讨企业与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地理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以及制度环境与高铁线路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地理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较好的制度环境与途经较多的高铁线路,均可缓解地理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集聚理论角度,通过我国各省份1998~2009年文化产业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动态面板的SDM模型研究了产业集聚外部性与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18.
交通基础设施、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品的运输成本、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及土地租金等空间成本的影响整合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分析显示,当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并缩小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随着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市集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影响不再显著,当集聚到城市的生产要素增至某一临界值时,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则呈现出反向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为解释中国经济转轨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并通过强调有效交易和所有权的重要性来恢复与修补一些经典理论对经济转轨过程的解释力 ,以便将其最终整合到日见丰富和成熟的转轨经济理论的一般框架之中。本文的理论贡献可以归纳为:第一 ,阐发有效交易理论 ,认为经典理论所坚守的互利信条只是达成有效交易的必要条件 ,所有权的完整性才是充分条件。在所有权存在缺陷时 ,一种对当事人双方有利的交易极有可能伤及社会。第二 ,提出内生风险命题 ,经典资产选择理论所关注的外生风险主要源自宏观经济政策及企业经营层面 ,而内生风险则与微观经济基础尤其是所有权制度密切相关。第三 ,揭示出所有权、交易与产权之间的逻辑联系 ,并阐明所有权不一定是有效的但必须是完整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第四 ,指出内生贸易模型的隐含条件 ,发现在主管政府充当贸易者的场合 ,交易效率条件完全可以被超越 ,国际贸易就不一定非要以国内贸易为前提 ,而这种贸易也就极有可能成为贸易双方合谋算计国家和社会的博弈。本文的政策含义是 ,中国经济转轨的实际绩效与有效交易的规模和市场份额直接相关 ,而有效交易的成长既不依赖于政府推进市场化的决心 ,也不仰仗于法律与行政部门对交易主体的监督和惩罚力度 ,而最终取决于完  相似文献   

20.
王艳 《管理科学文摘》2010,(26):202-203
随着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很难解释转型期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制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同样在相应进行着重大改革的会计制度也适时地引入制度经济理论,开辟了西方经济学与中国转轨时期会计的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本文将从制度理论在转型期中国的适用性入手,分析、综述相关制度经济学理论在会计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