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是食品安全的最重要制度保障。法律的效用和既存的法律制度是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需求的主要因素。由于现有的法律制度存在监管理念缺失等诸多问题,导致政府监管失灵,应增加食品安全监管法律的供给。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供给应诱致性法律制度变迁和强制性法律制度变迁相结合。因此当前中国可以制定一部专门性的食品安全监管基本法。  相似文献   

2.
环境时代视野下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读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建构之现状和要旨,从中寻找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核心所在,明确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中心任务是什么,确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安排中的侧重点,并指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在法理层面上有待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主要由国际贸易公约、国际贸易惯例以及各国国内贸易立法共同组织成。考察各类贸易法律制度,不难看出,国际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呈现出趋同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协调和统一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是有必要和可能的。我国货物贸易法律制度也应当逐步完善并与国际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协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4.
法律制度的社会运行是法律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法律制度的社会运行,旨在揭示法律制度的动态特征,考察法律制度与社会冲突、社会控制、社会变迁、社会文化之间的种种关联.本文旨在分析法律制度社会运行的内涵,同时提出法律制度合理运行的评价标准.p  相似文献   

5.
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法制建设,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法律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多种效力层次的法律制度体系。同时这一法律制度在法律规范体系本身、实施机制以及实施效果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应当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这项法律制度:一是加强这项法律制度体系本身的协调性建设;二是建立这项法律制度有效的实施机制;三是建立市场化的跨地区企业协作机制和支援项目的跟踪协调制度。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出口管制法律制度的特点和本质等基本问题,为建立和完善出口管制法律制度提供有益参考,在探究出口管制法律制度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和本质。研究认为,出口管制法律制度具有政治性、常态性、变动性、矛盾性的特点;出口管制法律制度在本质上是贸易政策的一种法律工具。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分类电价制度、费用分摊制度、招投标制度、发展基金制度、财税支持制度等,这些法律制度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总体而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制状况不容乐观,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内容亟待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有待改进.为此应从上述方面入手,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三农"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完善"三农"财政法律制度日益迫切。在财政体制方面,应当完善"三农"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法律制度,健全财权划分法律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保障地方政府支持"三农"的财权和财力。同时,还应当完善"三农"财政投入管理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建立"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的"三农"财政投入宏观决策法律制度,建立职能分离、分工制约的"三农"财政投入管理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视角下森林碳汇法律保障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碳汇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在国际法的框架之下,国内法如何对森林碳汇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即国内法在应对森林碳汇方面如何做出具体的法律制度选择,是我国森林法制建设中的迫切问题。森林碳汇的法律制度选择应当体现森林生态学的规律,从森林培育的角度,法律制度的选择包括植树造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退耕还林制度;从森林保护的角度,法律制度的选择包括森林防火制度、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人为毁林的预防和惩处制度;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角度,法律制度的选择包括森林分类经营制度、森林碳汇交易制度、森林采伐制度、森林保险制度和森林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0.
法律援助制度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援助制度,又称法律救助或法律扶助制度,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对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社会公益法律制度。迄今为止,英美等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作为一项新兴的法律救助制度,它是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法制完善的必然产物,并已成为现代国家法律制度特别是诉讼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举错。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历史沿革法律…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不是基于《民法通则》设置的监护制度,而是源于带有公法性质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幼儿园与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教育管理法律关系。幼儿伤害事故分为过错事故和意外事故,在过错事故中,幼儿园按照过错责任原则归责,但是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在意外事故中,幼儿园不需承担法律责任,解决意外事故的真正出路在于幼儿园参加责任保险和幼儿参加人身伤害保险。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的不统一和冲突之处,影响了司法公正,公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完善了损害赔偿的裁判规则,更新了损害赔偿的理念,为《民法典》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体育竞技伤害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竞技伤害行为是体育竞技活动中最常见和多发的冲突类型.由于体育竞技领域素来有“行业自治”的传统,因此对该领域的法律介入,特别是刑事法律的介入存在很大的现实困境.因此对体育竞技伤害行为性质的认定,对于刑法介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体育竞技伤害犯罪可以包括故意型和过失型,具有与普通伤害罪相比较为显著的特征.对于造成一定危害结果但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的伤害行为,根据正当化行为理论不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4.
因受传统法律观念影响和公安机关规避执业风险的现实需要,大多数轻伤害犯罪案件在现实生活中均通过刑事公诉方式进行处理。由于犯罪被害人合法权益保障方面的立法、司法存在缺陷,导致参与刑事公诉程序的轻伤害犯罪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通常承担着较大的经济风险,主要体现为诉讼支出的必然性和物质损失获得有效弥补的或然性。为合法规避这种经济风险,现实生活中轻伤害犯罪被害人可积极申请刑事和解并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5.
日本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事故补偿制度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体育伤害事故,随着体育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而引发的纠纷及索赔也与日俱增。文中就日本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事故补偿制度进行了考察,以期为我国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学校体育事故的补偿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精神伤害罪,民法、行政法对精神伤害行为的规定也比较粗略。因此,弄清精神伤害行为的类型和实施方式,在刑法中明确规定严重伤害行为为犯罪,并明确界定刑法、民法对精神伤害行为的管辖范围,对于完善精神伤害行为立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我国现行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之规定的不足 ,提出我国应建立人身伤害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并在适用范围、赔偿原则及赔偿标准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医疗体系不完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失灵和医患关系缺乏信任等方面。在暴力伤医事件的治理上,西方国家拥有完善的医疗体系 、明确的医患双方权利义务、健全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等。我国可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暴力伤医事件的有效处理机制:增加医疗投入,建立 分级诊治和双向转诊制度;立法保护患者权利,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加强医疗纠纷的处理机制建设,依法解决医疗纠纷;推广医疗责任保险的普及,加大理赔力度。  相似文献   

19.
精神损害应当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刑事立法禁止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要求赔偿,既与宪法和民事立法相冲突,也缺乏理论根据,而且不利于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将精神损害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是法律公正精神与效率原则的要求和体现,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矿山行业是高危行业,然而该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畸低。对农民工工伤保险进行专门立法,是实现法律正义,维持法律秩序的必然要求。在监督方面,应规定监督主体的单一性;在举报制度上,应增设悬赏激励制度,并制订严格的保密措施;针对短期农民工,应规定当月汇报办理工伤保险制度;制定便利的工伤保险异地转移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