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觉经验能否给予客观实在——从洛克到金岳霖和冯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觉论是认识论的基础部分 ,在这个领域 ,哲学论著可以说已是汗牛充栋。但已故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契在 80年代讲授他的“广义认识论”的时候 ,却仍然说感觉论是他花力最多的部分。这个问题对于认识论、乃至整个哲学的重要 ,这个问题之确切解决的不容易 ,由此可见一斑。感觉论的核心是“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常识看来是不成问题的。但稍作思考 ,便能发现对感觉的无条件信赖是不明智的。在古代 ,哲学家们就开始怀疑感觉的绝对可靠性。庄子、荀子、德谟克利特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感觉的可靠性提出质疑。在这种情况下 ,实…  相似文献   

2.
弗罗洛夫是二十世纪后半期俄罗斯苏联时期最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提出把人作为完整的科学客体进行综合多学科研究,为此提出了总体性规定、哲学家与其他学科专家的合作、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下以及从现实性、紧迫性问题入手的具体要求,并主张人研究中科学与艺术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3.
罗素是现代西方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在许多论著中,对有关“事实”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研究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事实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什么是事实?在罗素看来,很难下一个简明的定义。他在1922年为维特根施坦的《逻  相似文献   

4.
科学方法有效性质疑郝宁湘当代最负盛名的美国科学哲学家拉里·劳丹在其成名作《进步及其问题》的《跋:超越真理与实践》中提出了两个他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科学方法真是最有效的吗?他说:“即使我们承认科学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并且即使我们进...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分工越来越细的科学研究中,往往忽视了对科学基础的反思,在精心构建科学大厦的高层时,常常忘记了对地基的检查。从体模(DavidHume,1711一1776)以超常的敏锐对因果关系这一最常见、最基本的关系的反思中,可以看到他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对他的分析结论我们不一定全部接受,但他的这种分析批判精神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是不能丢掉的。休漠是近代英国著名的不可知论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总体上说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的一切认识都来自感觉经验,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觉之外,不管是物质实体,还是象上帝那样的精…  相似文献   

6.
<正> 柳青在回答《文艺学习》编辑部所提出的“你每次写作,感觉最困难的是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时,明确说过:“最困难的是结构,或者说组织矛盾。”何以言之?他接下去又有一段精妙的议论: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夫之)是明清之际最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伦理学说、历史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光辉的理论命题,做出了巨大的卓越贡献。他不仅是一个思想深邃的哲学家,更是一个具有高尚志操的爱国志士,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尤其值得后人钦佩敬仰。  相似文献   

8.
评冯友兰的境界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友兰先生是当代新儒家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哲学家。关于他的哲学思想,他自己曾经说:“我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矛盾冲突的时代”,他的任务就是要对这个冲突提出一种解决。他的解决办法就是重建儒家的人学形上学,这种人学形上学的真正核心,就是他的境界说。  相似文献   

9.
人类感觉和外部事物对人显示的现象即人类表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问题,引出了很多令人迷惑的认识论问题。感觉是表象的来源和基础,但有了感觉是否同时就有表象?存在不存在没有表象的感觉和没有感觉时的表象?如果存在,那么同正常状态的感觉和表象比较,这样的感觉和表象是什么样的?有很多哲学家,根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能提供的思想和科学方面的材料,进行了各种  相似文献   

10.
学术随笔:走出“主奴关系”的哲学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是哲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崇拜他的人把他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甚至推重他为"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贬斥他的人说他的哲学几乎全部是错误的,甚至有人嘲笑他的著作四分之三是陈词滥调,四分之一是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11.
<正> 古今中外,凡是杰出的、有创造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有他所向往的“理想国”。古代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就写了《理想国》一书,寄托了他的理想。十六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托马士·摩尔写的《乌托邦》,也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杰作。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当然也有他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12.
铿迭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位著名的亚里士多德派哲学家。在哲学观上,他认为哲学是依据人的能力研究事物真理的学问,和宗教在追求真理这一点上并不矛盾。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他认为,全智全能的真主创造了世界,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认识论上,他主张四理性说,并提出了科学认识的三个阶段,在灵魂问题上,他坚持灵魂不灭论,主张灵魂是精神的本质,并具体研究了灵魂的两种能力。铿迭虽是亚里士多德派哲学家,但与亚里士多德的基本哲学思想又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常听人说,科学家是蹩足的哲学家,这句话肯定不是没有道理的。那末,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让哲学家去作哲学推理,又有什么不对呢?当物理学家相信他有一个由一些基本定律和基本概念组成的严密体系可供他使用,而且这些概念和定律都确定得如此之好,以致怀疑的风浪不能波及它们,在那样的时候,上述说法固然可能是对的;但是象现在这样,当物理学的这些基础本身成为问题的时候,那就不可能是对的了。象目前这个时候,经验迫使我们去寻求更新、更可靠的基础,物理学家就不可以简单地放弃对理论基础作批判性的思考,而听任哲学家去做;因为他们自己最晓得,也最确切地感觉到鞋子究竟是在哪里夹脚的。  相似文献   

14.
波普是继黑格尔之后西方罕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不仅他的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三个世界”的宇宙论、反历史决定论的历史现在西方有很大影响,而且他的“四大悻论”,即主权悻论、民主修论、自由停论、宽容停论,也独树一帜,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哲学思想。一、关于主权悻论和民主择论波普认为,自柏拉图以来,传统的政治哲学家们一直把“应该由谁来统治”的问题当作政治哲学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问题,对由谁统治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答案,如由贵族、富人、贤哲、铁腕人物、善人、单个人、多数人、无产阶级来进行统治。在他看来…  相似文献   

15.
约瑟夫·狄慈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和战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工人哲学家。马克思称狄慈根为“最有天才的工人之一”,是“我们的哲学家”。恩格斯认为狄慈根的最大功绩是他独立地发现了“成为我们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的唯物辩证法”。列宁认为狄慈根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在他的哲学论著中,以其敏锐而深邃的洞见力和许多闪光的思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刻下了自己深深的足迹,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哲学遗产。如  相似文献   

16.
评波普的规范伦理学──消极功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波普的规范伦理学──消极功利主义卢风(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博士生)卡尔·波普(KarlR·Popper)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应归属于分析哲学传统。然而他的研究风格与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迥异,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只专注于一个个哲学问题或...  相似文献   

17.
<正> 人的本性是什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怎样?这历来是一个争执不休的问题。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爱尔维修,曾提出“自私”与“公益”说,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他的这一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今天,正确评价爱尔维修这一学说,对于我们增强对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免疫力,树立和发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现实意义。一十八世纪的法国,正处于封建制度崩溃、新兴资产阶级奋起革命的社会大变动时期。爱尔维修提出“自私”与“公益”说,阐发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伦理观。爱尔维修的整个伦理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他所说的那个由“自然界产生的个人”。他说:“人是什么?答:人是一种据说有理性、然而确实有感觉、软弱而且适于繁殖的动物。”  相似文献   

18.
纳尔逊·古德曼是20世纪非常重要的分析哲学家与美学家之一,是二战之后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本文就他的学术生涯和学术贡献,尤其是其美学专著《艺术的语言》为中心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他运用符号学的研究,对美学的核心观念进行了阐述,并肯定了他的这种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在哲学上,他是古代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恩格斯曾称他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曾经是当时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跟随其学习哲廿年,很受柏拉图的器重;但他不迷信柏拉图的观点,注重现实,敢于创新,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学派。在伦学理方面,他也有重大的建树,成为其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写了许多有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感觉?在艺术家的眼里,总是把感觉与感受、直觉、印象,经验、体验等相提并论,同时对感觉在创作过程中的性质、作用,作了与哲学家、心理学家不同的叙述。他们说:“‘感受’就是写小说的基础。”对这个问题,高尔基说得很清楚。当有人问他什么东西第一次激动他写作?他说是“印象”。又问他多在什么感受上去建立形象?他说“在一切感受上”。他还说:“把作家缺少的那些环节放到经验里去,以便写出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这就叫直觉。”我国作家谌容也说:“我写《人到中年》时,并不像有些评论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