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喜梅 《民族学刊》2023,14(1):59-67, 14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统筹谋划。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是其题中应有之意。乡村文化振兴要以增强“五个认同”为关键,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深化“四个共同”教育为着力点,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目标,尽快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当中。通过各级乡村振兴规划的增补修订、乡村社区文化的重新营造和乡村文化教育内容的优化提升,切实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动漫自诞生起就代表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它作为与年轻人更相配的文化,所起到的教育普及作用其实远比老旧的艺术形式要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外来文化的传入,日漫、欧美动画等动漫形式都曾在中国大规模流行,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本土的动漫市场。而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本土动漫设计开始崛起,在中国自身强大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动漫设计与创作,因而,国漫崛起越来越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3.
张颖 《民族学刊》2022,13(1):32-38, 134
当代日本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及其显著成效,被公认为走在世界前列。由于我国前期相关研究的理论线索大多建立在西方经济理性基础上,所以结论也如出一辙。即将日本乡村振兴之功,归因于“改造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路径,并将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型范本。然而在人类学视域下,研究农民社会的问题,势必要涉及农民的总体气质与价值取向。从这一论点出发,重新检视当代日本乡村振兴之路,我们就会发现:“农”的文化认知与认同,才是日本乡建战略从“扶贫强国”转向“活化创生”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归因论”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视野,也能促使我们反求诸己,从“多元一体”的中国农本智慧出发,探求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印度的崛起,一度弥漫于印度文化中的"大印度教主义"思潮,,期望通过对印度教与佛教关系的重新诠释,来建立印度佛教的文化影响力,以此作为"泛亚洲"的文化平台,这是一种基于宗教、种族、地缘以及国家崛起意识于一体的文化民族主义,它能否成为当代印度发展的驱动力或是新的障碍,是值得人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桂西北作家群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探讨这一作家群的崛起与这块神奇土地之间的文化血脉传承,深入挖掘这一作家群崛起的文化渊源,进一步把握区域文学创作的文化精魂和内蕴.  相似文献   

6.
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全球化是一种不可回避的趋势 ,对民族文化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导致各民族社会的转型、文化的重新整合。本文从全球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民族文化的变迁 ,探讨了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价值冲突、文化的融合、文化在全球化图景中的状态、当代传承的途径等多维关系。文中指出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具有风险也存在机遇。但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机遇大于风险 ,只要积极对应 ,就可以获得在吸收外部先进文化的同时 ,又使自己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双重机遇  相似文献   

7.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和严肃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明体系的构建带来极大的挑战。然而当代的微文化与大象无形、和谐相生的传统文化正在排异中融合,探讨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途径可以使传统文化重新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8.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和严肃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明体系的构建带来极大的挑战.然而当代的微文化与大象无形、和谐相生的传统文化正在排异中融合,探讨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途径可以使传统文化重新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9.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去年《21世纪经济报道》有人撰文说,未来中国的唯一出路是文化立国。世界上所有成功的现代国家都是文化立国的。西方现代文明是:城市运动和大学运动;现实操作和理想引领这两个东西的呼应才产生的。文章举例实证:文艺复兴之前就有波罗尼亚大学,法国的崛起有巴黎大学,英国的崛起有牛津剑桥,19世纪初德国要崛起的时候,就有柏林大学。美国的崛起有哈佛大学,并进一步谈到美国哈佛建校的过程是,“五月花”的新教徒们上岸后只有16年,还没…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我党成立以来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不仅具有内涵丰富的社会维度,政治维度和公共维度,更具有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协商的历史维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路径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对话、破立协同、文化践行成果.今天,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地缘关系,同时也改变了全球的文化价值秩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崛起,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中国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均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自然观、社会观、世界观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寻找切入点,推动中西方文化融合借鉴,以促进中西方国家更加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学角度分析指出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呈现出随文化距离的增大而递减的总体特征;港澳台同胞、外国游客因文化背景的差异及其与中国内地文化关系的不同,在旅游需求结构上表现出"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文化特征.指出旅游市场细分和选择、旅游产品开发要以文化及其保护为基点,注意分销渠道的文化选择,以文化为媒进行宣传促销.  相似文献   

13.
“清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本文是从狭义上提出这一概念,也就是回族“清真文化”,体现了回族文化内在特质。我们认为发现和挖掘回族“清真文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回族文化发展所应具有的一种“自知之明”。当代回族“清真文化”的“美人之美”对于回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协调发展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拓展。它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全面崛起,引起世界对中国政治、军事、文化的高度关注。当今全球网络信息覆盖各国,多语种、多元文化的网络信息混合发布,正在改变人类文化交流的格局。这种种变化都会反馈到一个重要问题上,即如何将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对话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同步建设。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的一批著名学者和近年活跃在国家社会文化理论建设前沿领域的学者在北京师范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自治”是由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政治主张,旨在将传统的多民族帝国改造成“多民族和民主的联邦国家”.由于这一理论否认民族的政治及经济权利,并在事实上起到了为资产阶级统治张目的作用,因此受到了列宁、斯大林等的强烈批判.苏联解体以后,俄国重新认识民族文化自治理论,并基本上肯定了该理论的积极作用.但是,鉴于中俄两国国情的巨大不同,民族文化自治政策在俄罗斯的实践并不具备在中国施行的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洁 《中国民族博览》2023,(24):175-177
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一种,既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的主要原因,也代表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弘扬红色文化是构建文化自信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加强对文化自信的信心,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与实现创造更多的机会。本研究通过分析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美丽中国的建设路径进行分析。从转变教育观念、拓展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广度、搭建优质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三个方面论述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文化对美丽中国的建设路径,发挥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育人价值,为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及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红木工艺品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典雅的造型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的永恒经典。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广西边境地区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人们的现代生活和审美趣味多样化的今天,游客更期待具有民族文化的而有收藏价值的美术工艺品,传承和发扬广西边境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与广西边境地区民族文化元素有机融合,依托传统工艺品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境界,以真情注入工艺品表达出自然、淳朴的民族传统美术文化意境。开拓性的开发区域红木旅游工艺品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也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宣传民族文化一直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有效的传播传统的少数民族特色。本文主要关注凉山彝族文化的传播,分析依附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彝族文化的传播更具创新性,传播更广,让人们重新认识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代表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流行音乐作为我国当代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是经济发展下的产物,深受当代人们的喜爱。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是一种感性的休闲娱乐形式,具有较强的文化指向,其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依托,以现代化传播技术为手段,以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主要特点,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为了促进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文化视角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特性,提出文化视角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