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不少德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班主任感到德育工作越来越难抓,学生越来越难管。不少中学生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价值”,集体主义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他们只关心个人前途和个人利益,却不考虑他人的前途和利益;只强调别人理解关心自己却不知道理解关心别人,甚至对最关心他们成长的老师和家长都不能理解和关心;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和他人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有时还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来;部分中学生贪图享受,讲吃讲穿讲名牌,意志脆弱,爱听恭维话,却批评不得……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学德育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2.
“宁波帮”的形成与向海外发展 “宁波帮”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宁波帮”开始向海外发展。“宁波帮”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促成的:  相似文献   

3.
莫妙 《南方论刊》2005,(11):67-67,69
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出色地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是班主任的本职工作,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我的体会是“三到位”:心到、口到、手到。恩格斯说:人的心理现象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教育本身就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影响,或者说是人的心理感应。教育工作者要教好学生,就要用自己的心去探究学生的心,用自己的心去浇灌出地球上一朵朵最美丽的花朵。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是学生最亲近、接触最多的教师,爱护学生,是班主任的第一责任。班主任只要真心实意地关心爱…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做出了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生源结构,存在着学习不自觉、沉溺游戏、讲究吃喝、随意旷课等现象,也出现了一批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面临退学的“学困生”群体。独立学院应本着“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原则,构建由学院领导、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任课教师、学生干部以及“学困生”家长组成的爱心帮扶体寻,以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5.
王璐 《家庭科技》2021,(4):28-30
家庭作业是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教师细致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其中学生是家庭作业的主体.而“家长作业”却变成了家长的责任和职责,具体表现为被动代替和主动代替.前者指学校和教师过分夸大家长职责,将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与家长挂钩,家长被迫成为家庭作业的执行者和负责人;后者通常指家长因为心疼孩子作业压力大,担心孩子因未有效完成作业而受到批评,便主动代替其完成作业.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其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发展的全过程.“家长作业”本质上是家长在家庭作业的教育引导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那么“家长作业”会对学生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防止家庭作业异化为“家长作业”?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明、清时期曾经风生水起叱咤商海的“十大商帮”(徽州帮、山西帮、宁波帮、陕西帮、山东帮、广东帮、福建帮、洞庭帮、江右帮、龙游帮)中,诞生于安徽省古徽州的“徽州帮”一直是稳居榜首的;而在由徽州商帮创造的博大精深的“徽商文化”宝库中,“徽商会馆文化”则一直是个温馨、多趣却又神秘的话题——尤其是在“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已经在“弘扬徽商精神,促进安徽崛起”的主题下成功地举办了4届、并已成为安徽省一块亮丽的经典品牌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四人帮”这伙本来不读书、不看报,对历史一窍不通的江湖骗子、政治流氓,几年来一反常态地大抓研究历史。他们是真的关心研究历史吗?否!他们抓史学不过是这个反革命黑帮阴谋活动的一个构成部分。古为帮用的阴险目的,篡改影射的卑劣手段,唯心主义的思想本质,就是“四人帮”所谓史学的显著特征。 (一) “四人帮”所谓的“研究历史”是包藏着阴险的反革命祸心的。  相似文献   

8.
从“人文”两字说起肖云儒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研究员我五十年代末在京求学时,就读《人文杂志》,这一读就读了大半辈子,由英气勃发读到乐天知命。我是“人文”的老学生,“人文”是我的老老师。老师逢大寿之喜(复刊百期),我应执弟子之仪。现代信息社会使时空浓缩、心...  相似文献   

9.
《快乐青春》2020,(4):36-36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如果老师教育、培养了很多学生,则可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比喻为“桃李”呢?这里有一个历史典故。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在得势时培养和提拔了一大批人,后来由于政见不一,他得罪了魏文侯,却没人肯站出来帮他说话。  相似文献   

10.
1984年8月,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重要决策。经过七年多的实践,宁波在发动“宁波帮”,报效祖国、建设家乡时做出了许多努力,对加快宁波地区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步伐,促进祖国统一,起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几年来的事实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关于动员“宁波帮”的决策思想,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正是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目前,不少教师和家长普遍感觉学生难说话,难管教,表现为十分典型的“逆反心理”。比如:老师和家长不闻不问反倒好一些,一旦对其教育老师说“东”,学生偏偏向“西”;你说这件事不对,他反说对,与老师和家长“对着干”。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老师和家长的情绪,导致师生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难以互相沟通理解,更就谈不上建立和谐关系了。中小学生产生如此强烈的“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的,也有老师和家长的,又有学生自身原因等等。一是应试教育带来…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个圣人收了500个弟子。 在弟子中间,有一个人名叫“有罪”。他听着别人对他喊“有罪有罪”时,心里非常别扭,好像他真的有罪似的。他便想改个名字。他跑到圣人那里。对圣人说:“老师,我的名字不吉利,请您帮我起一个吉利的名字吧!”圣人和蔼地对他笑道:“我的孩子,你嫌你的名字不吉利?  相似文献   

13.
<正>青春期是一个在“狂风暴雨”和“晴空万里”之间来回切换的时期,同时也是个人成长中最关键的时期。青春期的孩子普遍会出现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亲子冲突。家长与孩子斗智斗勇,结果却是两败俱伤。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要想从容不迫地应对亲子冲突,就需要找到冲突产生的根源,理解孩子乱发脾气、说谎、对着干这些典型行为背后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科学可行的应对方法,真诚地表达关心和接纳,充分给予理解、支持和引导,做好亲子冲突过程中“柔软的后盾”,才能和孩子一起平稳、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14.
这个“乱”甚至还是值得提倡的。视“乱”为忌的老师一定认为:课堂上应该是学生围着老师的指挥棒转,他们忽视了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尤其是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更加提倡“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境界。我们一直强调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梁春清 《南方论刊》2006,(4):64-64,63
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正螺旋状态”和“负螺旋状态”的概念。“正螺旋状态”是指学生很有自信心、成功感的心理状态;相反,“负螺旋状态”是指学生缺乏一种自信心、上进心的心理状态。处在“负螺旋状态”的学生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常态,他们具体表现在:一是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二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三是思想后进;四是学科成绩后进。我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发现处在“负螺旋状态”的学生还真不少,其表现基本一样,但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如遗传的原因;有精神的,如家庭管教不严,学生纪律懒散、学习动机弱,老师教育方法不妥;还有…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海内外许多学者均以自己的方式开始了纪念的追思。对于海外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而言,五四运动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的老师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傅斯年,而他也得到过五四运动发起者之一胡适先生的关心和爱护。日前。就五四运动的价值、意义、遗产,以及“五四”未竞事业的实践等问题,新京报记者张弘专访了许倬云教授。  相似文献   

17.
一、“溺爱型”差生心理因素的产生与矫正随着学校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学生享乐生活方式自然形成。一切生活靠家长劳做,宁可家长吃苦也不让学生身勤手劳。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依附思想,并由不爱体力劳动发展到厌烦脑力劳动。有的开始厌学,有的学习兴趣冷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矫正办法;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爱劳动、爱学习的优良品质,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二、“冷遇型”差生心理因素的产生及矫正“冷遇型”差生是指经常受老师、同学、家长的批评、挖苦,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的差生。他们轻者不发…  相似文献   

18.
钟冰 《家庭科技》2012,(5):11-12
提到那些调皮好动、惹是生非、行为异常、学习成绩差的"坏孩子",许多老师都有诉不完的苦.这些孩子任凭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顽固不化,让老师叫苦不迭.在家里,他们的表现同样不尽人意.家长也无能为力,一筹莫展.这些所谓的"坏孩子"让许多家长和老师幸福感倍失,甚至严重影响到老师和家长的生活质量.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老师和家长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9.
安文 《家庭科技》2013,(10):20-21
孩子上学后开始步入群体生活,如何让孩子在群体环境中健康成长,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父母来说,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其他同学的欺负。的确,在校园里,由于多方面因素,一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和捉弄。受欺负的形式也很多,有的孩子被辱骂,有的孩子被别人取外号,有的孩子被打,有  相似文献   

20.
中井履轩是日本“怀德堂学派”经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大学杂议》中以批判朱子注为前提,对“明明德”进行了重新诠释。在履轩的论述中,“明德”不再是表达心、性之原初状态的语汇,而成为对学者工夫纯熟后“德行”的赞美之辞;“格物致知”作为“明之”这一道德修养工夫,不再具有朱子“格致补传”所言“已知之理”“豁然贯通”的意味,而指向了一种“知行并进”的“进往”工夫。履轩的“明明德”再诠释体现出他以孟子“扩充”逻辑消解朱子“复初”逻辑的倾向,从而彰显了作为其四书学重建工作之纲领的“工夫理路的转换”。履轩对“心”与“理”关系的再认识从根本上促成了这一转换,同时也反映出以履轩为代表的怀德堂儒者不甚关心成德之先验根据的问题,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町人基于后天经验的道德践履,在于“我”与“物”之间正确对应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