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圈子作为一种历史传统,在近百年来的各种组织建构及秩序维持中,都无孔不入地发挥着实质性的作用。一方面,圈子的中心及边界并不总是与正式的组织重合,当一个组织存在着若干多的圈子时,组织的组织建构与秩序维持就会遭遇圈子的侵蚀与消解,从而陷入一种难以克服的组织困境;另一方面,当圈子的中心及边界与正式组织高度重合时,组织的公共属性就会被圈子的私人属性所侵蚀和取代,化公为私,舞弊渔利。当然,圈子也并非完全没有积极功用。比如当圈子与组织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社会组织中存在的“圈子”分为下属之间的“圈子”和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圈子”两种,并通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对两种类型“圈子”的属性分别进行了定义.此外,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从二个不同的理论视角对社会组织中“圈子”存在的客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圈子”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层面,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和传播能力存在局限密切相关.“圈子”和传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圈子”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特征,各个圈层之间的交往法则、信息流量和传播准则互不相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圈子”的勃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众多“小众化”、个性化的“圈子长尾”.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文人群体自古以来就有聚会结社之风。明清之际,由于有钱、有闲的市民阶层知识分子的增多与文人聚会结社制度的逐步完善,文人群体间的聚集开始有了自觉的群体归属意识,也即是"圈子""群体"的归属意识。晚清报刊媒体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文人社交的"圈子化"。鲁迅在初到日本留学时就开始有了"圈子"意识,先是加入了"同乡会",继而结交《浙江潮》的编辑,后来自己组织人员想创办新的文艺刊物《新生》,在经历《新生》创办失败后的多年沉默,鲁迅在北京又加入了《新青年》的文化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盟军。鲁迅深知文学圈子的重要,多年来不断组织身边的青年创办各种文学杂志,并最终形成了以鲁迅为核心的文学圈子与文化圈子。  相似文献   

5.
网络慈善是网络化条件下兴起的新慈善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的公益慈善项目,在筹款效果上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对"轻松筹"平台三个众筹案例的分析发现,微信圈子来源于现实社会圈子,个体现实社会圈子的规模、资源禀赋和构成方式作用于微信圈子,进而导致基于微信圈子的众筹在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网络众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还有一些社会资源薄弱的群体接触不到互联网或无法使用互联网,他们的生存处境也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的差序格局思想认为,中国人活在一个以“己”为中心的圈子中,有如洋葱头结构,是一个个由人情亲情乡情友情连接而成的圈子。对于一个组织来讲,领导往往成为组织内各种圈子的核心。由于领导拥有组织赋予的各种权力和资源,领导周围的部属会围绕着领导逐渐形成若干个圈子。不同的圈子与领导的关系不同,获得的领导支持和信任也各不相同,得到特殊关照的被称之为“圈内人”,反之则被称之为“圈外人”。  相似文献   

7.
熟人圈子是构成我国基层社会网络的核心要素,这是个体"行事方便"的重要基础,也是基层社会治理中"情理相交"管理的重要基础,但制度规范建设往往容易忽视非正式制度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当某个社会成员发生轻微的违反正式制度的行为时,非正式制度通常会在事情处理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往往会充当中间人,嵌入到作为正式制度的执法人与违规违法的当事人中间进行沟通协调,其运行方式主要是中间人向执法人"求情",避免当事人受到正式法规的制裁或要求降低惩罚。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个体年龄与职业类型、社会关系中的情感关联程度与情感依赖程度,对扮演中介角色意愿具有重要影响,而物质利益关联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德育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群体组织的一种特定形式,广泛的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大学生的高校生活作为群体组织的一种,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具有必然性.作为相对于正式组织的另一种组织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消极双重影响,我们要加强研究,正确管理非正式群体及其成员.  相似文献   

9.
<正>作者:罗家德出版社和出版时间:中信出版集团(2017.08)如同书名中提及的"复杂",本书研究的是中国人最熟悉,但也是最复杂的"圈子"。以段永朝老师的话说,作者试图从复杂思想的角度看待社会网,看待中国人熟稔的"圈子"。他试图钻开中国文化的深井,从半熟社会、差序结构、人情交换法则、家伦理等,来进一步审视社会网络理论,从而站在特定的中国文化语境,审视可能在底层假设上面临的挑战。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四个重要的概念,关系、圈子、自组织、复杂系统,并将它们作为认知复杂网络社会的最核心抓手。全书试图  相似文献   

10.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近年来商法、经济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新公司法的颁布,"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从而使得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不再停留于理论研讨阶段,而将正式规范公司运行,指导审判实践.尽管立法者已经给出了定论,但仍有必要对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进一步研究,以指导司法实践和完善公司立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参与促进老年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健康产生积影响。社会参与是在"陌生人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在微观社会情景中"再熟人化"的空间实践,参与活动将分散在各个私人空间的老年人吸纳在一起,以趣缘活动增进相互之间信任,形成不同形式的交往圈子。老年人通过参与各种活动,能够扩大生活圈子并融入社会,增进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信任和集体情感,实现社会融合。政府和社会应多关怀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培育和建构老年人生活和交往互动的活动圈子。  相似文献   

12.
在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共识下,作为初级群体之线上参照的互联网圈子,成为反思经典意见领袖理论生成之社会关系基础,调试本土网络意见领袖理论的关键切口。通过对百度贴吧中分层随机抽取的80个样本贴、3221条发言进行结构观察与数据检验,意见领袖被证实存在于虚拟社区的最小交流单元,即互联网圈子之中,且其作用效果受圈子密度与类型(情感、任务、兴趣、工具)的共同影响。由此,一个全新的理论镜像得以形成:凭借"滚雪球"式的传播结构,互联网圈子确认了虚拟社区中信息发起者的意见领袖角色,即传播网络的权力中心;同时,由于互联网圈子浸润于不同社会关系血脉,其授权形成的意见领袖在实际作用上又是非均衡的。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社会学视野下,作为当下社会过程"突出部"之一的互联网圈子已触发了一条传媒经济的链式反应:首先,互联网圈子(层)于消费侧分别以"局域网""整体网"及其再勾连,"互动环""互动链"及其再链接重织了需求结构与决策机理;受其影响,生产侧的互联网圈子一方面能够与专业机构以动态竞合的方式制造意义,另一方面又得以营造出众投(筹)与担保两种货币融通动线来冲抵风险;最后,在不同利益的驱动下,互联网圈子的上述影响被有机组装最终构筑起传媒经济集成的市场取向与公共取向,前者围绕亚文化系统展开经济要素的定向集成,后者由政府授权于媒体来主导但不排斥其他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4.
关于腐败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制度和道德视角之外再通过文化视角来探究中国的权力腐败现象是相当有用的一种方法。相对于国家法规等正式规则而言被称为"潜规则"的中国人情传统,对于权力腐败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它生长于中国宗法族制的悠久历史和人情大国的深厚土壤;亲情重于理法是其基本价值定位;以情谋私是其主要功利目的;血缘、乡缘、学缘、业缘四个圈子是其畅行其道的基本依托;人情开道、旁门左道是其基本交往方式;由腐败走向制度失灵是其不可避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韩杰红 《今日南国》2008,(11):49-51
郭津德在1991年进入基金行业,2000年正式成为美国芝加哥一个基金会的国际投资总经理.她说,这个圈子长期被称为男人俱乐部(Boys Club).  相似文献   

16.
简·奥斯丁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浓浓的"庄园情结".在她的作品中,庄园是故事开始的地方,是天真烂漫的爱情田野,是追逐名利的场所.在分析作家作品中这种"庄园情结"的同时,探究了"庄园情结"形成的原因."庄园情结"和小说家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出身于牧师家庭,生活于乡村小镇的奥斯丁,不可能摆脱其生活圈子以及社会环境对她的影响,她的作品也难免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让地处大城市边缘的传统村落被卷入城市后变成了"问题化"的"城中村"现象。从个案"城中村"改造更新的观察中发现,在处于强势位置的地方政府和弱势位置的村集体组织之间形成了一个争夺城市空间"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场域,导致地方政府主导推进的"城中村"改造更新过程举步维艰。追求市场理性是村集体"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经济动力,"法人共同体"是村集体"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组织基础,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短缺是村集体"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正当性,村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是村集体"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有利机会结构,"红头文件"是村集体"正式权力正式行使"的合法契约。概言之,村集体组织是一个理性的"法人共同体",村集体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从不平等的"单向依附型"变成了"双向交换型",地方政府直接用体制内的行政命令方式动员体制外基层社会组织来实现改造更新"城中村"的目标趋于"难产"。于是,尽管"正式权力正式行使"成为城市化过程中,村集体组织与地方政府诉求利益目标进行讨价还价的合法性策略,但村集体组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民利益代言人,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利益目标的理性行动者,这才是"城中村"改造更新项目趋于"难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中央各级党和政府都在批评圈子文化,那么何谓圈子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分析党内的腐败现象时指出:"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从这段讲话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圈子文化"的几个特点:其一,拉帮结派,许多人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与群体之外的成员区别开来;其二,利益的结合,聚合起来是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学生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本文分析了高校中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特点和类型,并探讨了其对正式组织的双重影响,最后就如何实现它对正式组织的有效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是一种利他主义思想,儒家经典中要求"仁者爱人""义大于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人交往中要求"克己复礼",同时我们会发现这种利他主义是一种有差别的利他主义。每个人首先存在于他所属的圈子里,对于他所从属的圈子具有依附关系,个体对于距离其所属圈子远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原则。而民主制度所要求的民主文化是一种平等的文化,这种差别性的文化传统必然会阻碍具有平等性的民主文化的滋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