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生态批评是20世纪后期文学从内部研究转向外部研究的文学批评思潮,它将文学与生态相结合,探讨了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探究缓解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杰克.伦敦在20世纪初创作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成为美国自然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理论角度探究该作品中主人公巴克在文明社会到蛮荒大自然的环境转变中由文明的宠物狗变为任意杀戮的狼狗,挣开人类的枷锁,响应野性的呼唤,最终回归到大自然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雷雨》,其中的原型可分为四种 :贯穿全剧的“雷电”原型 ;人物形象上的“复仇者”原型 ;情节发展上的“乱伦”原型和“因果报应”原型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劳伦斯《羽蛇》的传统解读认为,作者旨在张扬性爱的纯洁、美好,而忽视了《羽蛇》这一作品本身所包括的复杂内涵。本文在厘清“神话—原型批评”某些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从原型批评角度分析了《羽蛇》中蕴含的“死而复生”意象原型,并点明了神话原型对现代人灵魂的拯救作用。  相似文献   

4.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中国学者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中,经历了从研究方法到研究视角和不同侧重点的转变,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也折射出蕴藏在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特征。当中国研究者根据自身的文化取向和情感习惯对之研究时,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中国式的,并且这些结论还会随着中国的时代演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中国学者对《野性的呼唤》的研究中,经历了从研究方法到研究视角和不同侧重点的转变,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也折射出蕴藏在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特征。当中国研究者根据自身的文化取向和情感习惯对之研究时,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中国式的,并且这些结论还会随着中国的时代演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中莉娜·格罗夫这一女性形象看似单纯普通实则神秘复杂。许多学者都曾从不同角度探讨其作为女性的特征。结合原型批评理论和对文本的细读,从其作为人而非女性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一人物,通过分析莉娜集上帝之崇高,耶稣之使命,以及作者之理想于一体的多重身份,揭示莉娜神圣的人性之美以及作者对人类自我完善的坚定信念和对其前途命运的无限关怀。  相似文献   

7.
一如果说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人物身上有着某种原型,一般人肯定会大感惊诧,连作者本人也没承认过。但按照“原型批评”家们的理论:“诗只能从别的诗中产生,小说只能从别的小说中产生”“艺术作品不是某个艺术家个人的凭空创造,而是传统的产物”如果把沈从文湘西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青春少女形象放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大坐标系中,我们会清楚发现她们与屈原《九歌》中的“山鬼”、“湘君”、“湘夫人”及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在精神内质上有着一脉相承的对应关系。那么,何谓原型呢?著名加拿大学者N·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指出原…  相似文献   

8.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之一。本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来探讨这部小说的环境和男女主人公,并分析他们的神话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9.
成年礼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史前时期都普遍存在过的习俗,受礼者要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接受肉体和精神的各种严格考验,然后才能被接纳为民族的正式成员。索尔.贝娄的小说《雨王汉德森》可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运用原型批评方法进行解读。主人公汉德森从美国到非洲再重返美国的经历构成了一个“儿童———严峻考验———成年人”的情节框架,可被视作一个成年礼的原型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诺思洛普·弗莱是20世纪最杰出的加拿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之一。《批评的解剖》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开启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先河。本文试图以弗莱《批评的解剖》中的"模仿观"作为契入点,艺术、文学和诗歌创作三个维面作为探源,以期从新的角度对弗莱的著作《批评的解剖》中的相关理论,做全面的了解和梳理。  相似文献   

11.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小说《智血》包含了许多古希腊的悲剧元素。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小说《智血》在情节安排、悲剧成因及悲剧效果方面都与亚里士多德称之为悲剧典范的《俄狄浦斯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同于其他学者的宗教救赎、圣经原型移位及后现代等的研究视角,从悲剧理论入手分析小说的悲剧特征,展示《智血》长久以来震撼读者的悲剧魅力,试图拓宽奥康纳小说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语篇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呈现出强烈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关怀。文章从生态话语分析角度,基于体现经验意义的及物性分析,讨论了《野性的呼唤》中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中所呈现的过程类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特征,以探讨语篇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二十世纪当代文学研究的四大方法之一、文学批评的五种模式之一,原型批评在当代中西方文论中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试图从宏观的、整体的和系统的原则出发,把“单篇诗作放回到作为一个整体的诗歌系统中去”,加以研究,从而构造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此,我试图从它的理论中汲取一些合理的因素,来观照《红楼梦》。由此看到:《红楼梦》在爱情文学的这一系统中,创造了一种新的“范式”。“范式”,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具有巨大解释力的词。但在本文中,“范式”只具有原型的意义。原型或原型意象,本是原型批评的重要概念和核心术语,它…  相似文献   

14.
论湛若水《杨子折衷》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折衷》是明中叶学者湛若水为批驳《慈湖遗书》而写成的一部哲学著作。此书的学术价值主要有二:一是使我们从侧面注意到了明中叶学术界借宣传或反击陆、杨心学而展开的新旧学术斗争历史;二是通过对杨、王心学的批评,对湛若水“合一之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关于《北方的河》,许多学者谈到了小说中父亲的原型或父亲形象,我这里要谈是《北方的河》中的母亲原型。母亲原型在《北方的河》中已不是现实生活中某一个人的母亲,她是具有普遍性和象征意义的母亲。母亲原型源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他把集体潜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原型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人员心理上的积淀物,它显现在反复出现的某些意象故事和想象之中。原型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象征,它不断地在历史进程中重复发生。“母亲原型并不等于母亲本人的照片或某一女人的照片,它…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杰克·伦敦代表作品《野性的呼唤》作为其长篇小说的典型将自然主义的观点刻画得细致入微。在小说《野性的呼唤》当中,通过对南方狗巴克命运的描述突出了回归野性的主题,而这一形象的塑造在艰难生活背景的烘托下更加突出了自然历练以及人性冷漠对于巴克的种种考验,它必须在自然环境的适者生存原则中打败对手,进而获得生存的权利。巴克的成长史始终渗透着自然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而这也进一步奠定了杰克·伦敦自然主义作品的创作基础。本文针对《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杰克·伦敦“狗的小说”的创作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倾向。他在塑造狗形象 ,揭示狗之性格形成和发展方面 ,明白无误地遵从了左拉倡导的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本文以《野性的呼唤》、《白牙》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中篇为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杰克·伦敦(1876—1916)是中国介绍较多的一位美国作家。他的五十部作品中最受欢迎的就是1903年发表的小说《野性的呼唤》。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1911—),瑞典皇家文学院198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其长篇小说《蝇王》(1955)蜚声文坛。戈尔丁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的小说以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方法和他的家喻户晓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在我们阅读伦敦和戈尔丁的《野性的呼唤》与《蝇王》时,可以发现,尽管这两位作者所处的国度、时代以及他们各自的社会经历和创作意图等等都不相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变革、工业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压力。人们感到“异化”,并因此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在高度发达的工业时代,人类该何去何从?这是作家与学者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三部不同时代的“狼小说”:野性勃发的《荒野的呼唤》,充满哲理的《狼图腾》与荡气回肠的《藏地密码》无一不散发着自然的气息、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  相似文献   

20.
《蜀道难》是盛唐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在其传入英美世界的过程中,被多位西方译者翻译。然而原诗中蜀道的“野性”特征在多个英译本中并未再现,而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鉴于此,文章从比较文学和生态批评的视角考察了《蜀道难》中的地理意象与动物意象在阿瑟·韦利、艾米·洛威尔等西方学者的七个英译本中的翻译,探究了原诗中自然“野性”特征在英译本中的泛化与弱化,并揭示了这一式微现象所蕴含的东西方异质自然观。力图在发掘《蜀道难》的生态内涵和审美特征的同时,为李白诗歌海外传播研究提供新的阐释维度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