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曾国藩幕府前后20年,经历了初创期、鼎盛期、衰微期和终结期共四个时期,在规模、幕僚薪水来源、主幕关系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给晚清政局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政治现象的幕府制度源远流长,晚清时期,四大幕府的出现为这个古老的制度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其中以曾国藩幕府最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梳理了曾国藩幕府的机构设置、人员构成以及其影响,根据分析和梳理可以得出曾国藩幕府是在特定的时期出现的具有新型特点的一个新型幕府,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开启了一个新的制度。对以后军阀时期的幕府特别是蒋介石的幕府有着借鉴的作用,为现在的智库、智囊这些具有现代意义的集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并引发广泛的讨论。这不禁又让人联想到如今市面上畅销的一系列《曾同藩家书》,从而指引人想要更多地了解曾国藩文化世家。一直以来,研究曾国藩的著作不少,研究其家训的书籍也有很多,在“豆瓣读书”网页上,以“曾国藩”为关键字搜索,共搜到相关各类正式出版的图书804本,颇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4.
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洪仁玕不仅文化水平高、见多识广、有卓识,而且是最具新思想.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说:“盖千王居外久,见闻稍广,故较各王略悉外情.即较洪秀全之识见,亦略高一等.凡欧洲各大强国所以富强之故,亦能知其秘钥所在.”他的《资政新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其中确有真知灼见,以致连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也认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能静居士日记》)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的拟奏幕友王澧华在封建时代,上奏朝廷的章疏,实为人臣切实之要务。军政大员开幕纳宾,其首要物色对象,便是思维缜密、文笔条畅的拟奏幕友。曾国藩幕府号称当时第一,仅拟奏一项,先后有10余人参与其事。兹择其任事较久、信任较专者,考察其生平行事及在幕经历...  相似文献   

6.
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宪森所写《曾国藩的实事求是观及其渊源》(《娄底师专学报》1995年3期)一文|](以下简称《渊》文),说“实事求是是是曾国藩理学思想及其实路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准则”,“其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对诸如此类观点,疑难颇多。关于曾国藩哲学思想的渊源《渊》文的题目表明指出曾国藩哲学思想的渊源,是文章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从文章所说的渊源来看,只是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曾国藩自己及许多学者的看法。曾国藩哲学思想渊源之一,是以姚鼐为首的桐城派。其“为学渊源盖得之…  相似文献   

7.
研究曾国藩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极为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人物,史学界已陆续出版了一些专著。但当我们打开刚出版的成晓军同志撰著的《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一书时,却觉得该书同其他研究曾氏的书相比较,别具一格,挺有新意。新在哪里呢?我想以“广阔、精微、意新”来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8.
湘乡派是以曾国藩为盟主,曾门四大弟子为核心骨干,曾氏幕府宾僚以及众多湖湘文人为羽翼的晚清一大古文流派。湘乡派正式有古文派别之称,似始见于李详之《论桐城派》一文。围绕曾国藩是否开创湘乡派,一种看法倾向其为桐城派之旁系别支,一种观点主张其为摆脱桐城笼罩而发展的独立文派。  相似文献   

9.
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人们,都参阅王闓运《湘军志》。而很少征引他的《湘绮楼日记》。前人编《太平天国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等书,也未从《湘绮楼日记》选辑有关内容。其实这书保存着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可供太平天国史研究者参考。王闓运曾在曾国藩幕府,对湘军与太平军争夺长江中下游的战事比较熟悉。事后,又多方访问,记下了太平军的英雄事迹。如说陈玉成保卫安庆之战云:“灵川刘生谈军中旧事,言陈玉成以数十万之众援安庆,人  相似文献   

10.
《昭明文选》是现存的第一部大型诗文总集。从前,“词章中一书而得为‘学’,堪比经之有‘《易》学’、‘《诗》学’等或《说文解字》之蔚成‘许学’者,唯‘《选》学’与‘《红》学’耳。”(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近年来,形成一股研究《文心雕龙》的热潮,又有了“龙学”一名。相对而言,若干年来对《昭明文选》的研究,却显得比较冷清,虽然不断地有尤刻、胡刻《文选》影印本出版,有《文选》李善注本重新标点排印出版,有曹道衡、沈玉成点校的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排印出版,有被誉为近代“知选学者”黄侃的《文选平点》的出版,但是,无庸讳言,我们对《文选》的关心和研究,与“选学”之名很不相称。继《昭明文选译注》(第一册、第二册)之出版,今年八月,长春召开首届《昭明文选》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对《昭明文选》研究的许多重大问题,广泛交流了意见,回顾历史,分析现状,并展望未来。可以预期,《昭明文选》研究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庞然大物,毛泽东、蒋介石等都曾在或一意义上表达过对他的景仰。不过,历史变迁,曾国藩的面目也随之“黑白”,今天,人们反而觉得莫衷一是;而以往的研究多重于品评其武功、文学、政治、外交诸方面的功过,对整体的曾国藩及其思想体系语焉不详,或一贬了事,更加强了这种模糊。章继光先生著《曾国藩思想简论》是一部对曾氏思想作出比较系统、切实研究的专著,从传统思想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紧扣曾氏的社会实践,探讨曾国藩,资料翔实,立论严谨,有独到的见地。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作为晚清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学界对其著述搜集、整理起步较早。在《曾国藩全集》出版后,曾国藩仍有不少佚作被陆续发现,而《学海月刊》中的四篇曾国藩集外文尚未被学界关注。这四篇集外文可为全面研究曾国藩的文学观念、交游状况、学术涉略等提供更为丰富的一手材料,也具有补清史之缺的史料价值,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3.
现行《筹海图编》共十三卷.它的编撰过程以郑若曾入胡宗宪幕府为界分为两个阶段.郑若曾在未入幕府之前已经完成了《筹海图编》前七卷部分内容的编撰,而前七卷的大部分内容及后六卷完成于胡宗宪幕府之中.在《筹海图编》第二阶段的编撰中,虽然郑若曾仍然担任着资料收集和执笔撰写等主要编撰工作,但幕府主人胡宗宪在这一阶段编撰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不仅组织其幕府成员共同辅翼郑若曾完成《筹海图编》的编撰,并最终促成了此书最终的出版刊行,而且还为《筹海图编》后期编撰特别是《筹海图编》的后六卷内容的编撰贡献了自己的思路.因此,在不否认郑若曾为《筹海图编》主要编撰者的前提下,胡宗宪的编撰功绩不应该被埋没,同时“胡宗宪辑议”这种署名方式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相似文献   

14.
唐代幕府小说的繁荣原因,除作者主观上为表现个人才学、使主的文人品格及尚奇意趣外,还与幕府环境大有关联。幕府环境主要包括幕府剧谈风气、幕僚尚异、使府人员的固定性与流动性以及志同道合的文人聚合等,这些因素促进了幕府小说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在传统文化和家庭氛围影响下形成了浓厚的乡土情结,贯穿曾国藩一生的乡土情结为其事业和交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京为官时期对同乡以及家乡的特别关注,折射出曾国藩浓浓的乡土情结。曾国藩在乡土情结的影响下创建了湘军,为其幕府的建立储备了人才,在乡土情结的感召下与同乡建立了深厚友谊,成就了一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河北大学历史系成晓军教授的《曾国藩家族》一书,最近已由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对曾氏家族做全面系统论述的学术性专著,内容不仅包括曾国藩的血缘家族、而且还有其儿女亲家.人们都知道,曾国藩家族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名的家族.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家族人才辈出,不但出现了曾国藩、曾国荃这样的晚清名臣,曾纪泽这样的爱国外交家,而且还出现了曾纪鸿这样的近代数学家,以及曾广琦、曾约农、曾宝荪、曾昭抡、曾昭谲等著名学者.倘若再把其儿女亲家中有名的如贺长龄、刘蓉、郭嵩焘、罗泽南、李元度、吴永等人算上,其影响就更不用说了.曾氏家族之所以如此兴旺发达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曾国藩的作用却是绝不可低估的.在曾国藩研究日益深入的今天,把曾国藩放在其家族群体中进行评析,无疑是给学术界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晚清湖北学人王柏心,志在经世,被林则徐许为"国士",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均曾延请其为幕僚。他一生饱读经史,著述丰富,在文学诗词、水利文献、地方志和时事政论等方面均有传世文献,其经世思想主要浓缩在《枢言》和《续枢言》等施政文章中,体现了湖北学人对"世变"的回应。  相似文献   

18.
《唐凤翔节度使府文职僚佐考》是拙著《唐方镇文职僚佐考》的第一章。《唐方镇文职僚佐考》是为有关唐代幕府与文学专门论题研究所傲的基础工作。方镇使府文职僚佐范围,参照两《唐书》和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文,其文职僚佐中副使、行军司马在战时或边地多武人充职,此考不作细分。方镇替代依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吴表有误者随文正之,疑吴表有误,暂无材料可资补证者,仍从吴表。每一方镇名前用“·”出示,名后时间为该方镇任期,也大致是幕僚在其府的活动时间。现发表“凤翔”一章,请方家指正。凤翔陇右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凤翔尹,领凤翔府、陇州。  相似文献   

19.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小说《曾国藩》是下最为畅销的小说之一。作者唐浩明。该书由血祭》、《野焚》、《黑雨》三部构成。曾国藩清道光末年官至侍郎,1853年初,因母丧在籍故,奉咸丰命在湖南原籍办起团练——湘军。这支队伍以曾国藩“洪杨以民族大义争人心,我则以卫争人心”的思想为主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成当时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重要力量,曾国藩因此被现在的历史教科书称为“屠杀太平天国起  相似文献   

20.
平常,人们以为《毛泽东选集》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出版过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了。这部“毛选”出版于抗日战争时期,印刷地点是太行山上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编辑出版人是邓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