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外华人的中国文化情结——《喜福会》中的文化乡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自1987年以来先后15次来到中国,了解中国"母亲",并且书写中国"母亲",她的成名作<喜福会>就表现了母亲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恋.小说中,母亲们背负着离根落叶的痛苦,艰难地挣扎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中,但她们竭力把中国文化传递给女儿们,以期守住自己的根.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苦苦地在白人主流社会的夹缝中寻觅着"我是谁", 经过痛苦的反抗和挣扎后,曾经迷失的她们最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她们终于明白,只有"母亲"是自己的根.弥漫故事始终的中国文化表现了作者的文化乡愁,为海外华人的寻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2.
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对她们的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新型毒品吸食女性较之男性有更强烈的"被动吸食"特点,她们大多为男性权力主宰下的新型毒品消费市场的受害者.长期以来,女性在社会各方面受到的歧视、不公平对待和弱势地位是她们被卷入新型毒品吸食漩涡的特质性"社会刺激因素".社会在惩罚每一个堕落者的时候,更应关注她们堕落的原因,更应致力于消除造成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的创作文本固然展露出作家对至善至美人性的格外倾心与热情颂扬,但也揭示了都市上流社会的"阉寺病",凸显了下层劳动者的奴隶根性和"看客"心理,对诸多国民劣根性进行冷峻剖析与理性批判,昭示出重造国民精神的迫切性,呈现出明显的启蒙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闵西许多传统村落,神灵崇拜潜意识地左右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烧香敬神是许多村落妇女必然的生活内容之一.与一般的善男信女不同,不少传统村落妇女是当地民间信仰的虔诚信徒,烧香敬神已成为她们一种自律性、制度化的生活方式;她们既生活在有形的现实世界,又虔诚地追求无形的精神信仰,两者对她们的角色要求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她们和一般善男信女的"分界线"在于"皈依",而出家女性则是她们中最为执著的一个小群体.本文以闽西地域传统村落的女性皈依者为考察点,力图用其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话语来透视她们隐秘的精神世界,诠释她们精神生活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5.
在张爱玲的笔下,生活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生活在大都市,受过一些教育,有一些见识与智慧,不少人还有独立的职业,因此,被称为"新女性".但她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与时代同步,追求物质享受,成为"女结婚员"依旧是她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她们的结局却是或死或伤,或沦为情妇,或变成高级妓女,或成为"活寡妇",始终摆脱不了命运的桎梏,从而陷入生命的荒原.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为沦陷区女性文学营造了特殊的政治氛围,恶劣的社会环境导致了女性作家特殊创作心态的形成,"言"与"不言"之间的尴尬徘徊以及对人生"安稳"的向往与追求让她们重新发现了日常生活的"诗意".于是她们的书写游离于主流的宏大叙事之外,只是涉笔于相对狭窄的女性问题、遥远的人性问题、细微的日常生活问题.然而,女性作家还是将这些主题写出一派泼辣景象--对"日常""人性"的流连填补了男权传统话语中女性日常生活经验的空白,又通过剖析女性自身从更深层面控诉了封建文化对她们的压迫和奴役,在与社会主流背道而驰的同时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40年代女性文学也因为有沦陷区这一翼而更显丰富与多元.  相似文献   

7.
王燕 《江淮论坛》2003,(6):102-107
妓女文化在明末清初空前高涨,出现了一群艳绝风尘、侠骨芳心的秦淮名妓,以秦淮八艳传名最广.她们诗韵骚雅、道德气节兼具,形成了内涵独特的"秦淮名妓现象",让明清之际的江南士子们黯然失色.她们的出现是那个时代社会、历史与文化遇合的必然,是万种风情的南明士风和富有个性的南明文化成就了她们.而她们的出现也正预告了一个民族行将灭亡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留下了大量关于文学的言说和著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对它进行过命名,从"中国文学批评"到"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学理论",再到"诗学",再到"文论",可至今都没有定论.相比较于这些外来或现代语汇,"文说"倒是一个历史的还原,它更准确地体现"中国"、"古代"说文的思维方式和表述形态,从而避免学术研究中"以西释中"和"以今释古"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攻复国回故乡"的官方主流论述的聒噪中,台湾文学出现了制式的"反共文学"和"怀乡文学"高潮.然而处于其中的迁台女作家却不同于男性的"政治怀乡",她们有别于同时期男性作家的时间叙述,特有的空间意识,使她们最早开始建构自己的第二故乡.丈章分析该时期迁台女作家的散文和小说的在地化书写,分析女作家们如何藉由台湾人事物的叙述体现的"家台湾"意识和"台湾新故乡"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0.
鲁迅杂文与《故事新编》关系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杂文与他的《故事新编》确有不解之缘,愈到鲁迅后期,二者的联系愈加紧密。认识这种情况,可以追溯到绍兴民众戏剧目连戏的"启示",形成贯穿鲁迅杂文的"穿插"艺术,这在杂文与《故事新编》之间主要通过"挖祖坟"、"翻老账"等历史比较与溯源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说,《故事新编》的"古今杂糅"之"油滑"的艺术表现方式,更是在杂文对此的成熟运用基础上依照"小说方式"发展起来的。由此可以看到,鲁迅后期更主要倾心的杂文与《故事新编》之间,传递、渗透着更具有现代性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经验。  相似文献   

11.
小说史家一般认为近代小说革命始于梁启超提倡的"小说界革命",但实际揭开近代小说革命序幕的是傅兰雅,他倡导祛弊救国的"新趣小说",得到了部分作家的认同和响应,产生了一些较好的作品,近代小说的变化和繁荣始于他发表征求"新趣小说"的光绪二十一年.改良派基于对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不满足于改变事,更注重改造人,希望造就具有现代国民素质的"新民",为此提倡"新小说",于1902年发起"小说界革命",并得到积极的响应,理论主张和创作均形成了气候.新小说所蕴含的民主、科学、自由思想,为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树榕 《阴山学刊》2007,20(4):27-30
"草原情结"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一种强烈的带有自豪感和责任意识的"文化认同"。里快的长篇新作《美丽的红格尔塔拉河》,通过草原英雄的倾心打造,草原文明的自觉认同,草原景观的审美再现,草原风俗的历史回顾,草原民族的心理展示,呈现出挑战自我的文学勇气和文化自觉,更重要的是在表现"自然崇拜""英雄崇拜"的草原文化精髓时,讴歌了坚持正义的"大原则"、天人合一的"大秩序",以及草原文化充分的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延展性和鲜明的时代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音乐作品在艺术的表达上突出"以情感人",情感表现的主要美学与艺术学特征是1."乐中之情"源于"心中之情".音乐艺术源于生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改造世界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所产生和发展而来的.音乐艺术是针对心情的艺术,用音乐来表现人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状态,如鱼得水.2."乐中之情"是"心中之情"水中倒影.就情而言,"乐中之情"与"心中之情"是一致的又是相互依托的."心中之情"存在于现实生活人的心中,而"乐中之情"存在于音乐作品的音响织体中.同时,"乐中之情"是通过音乐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模仿、对人的情感心态的模仿来表达作者的"心中之情".3."乐中之情"较"心中之情"更高、更美、更强烈、更震人心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乐中之情"是"心中之情"的提炼、概括、升华和结晶,"乐中之情"更高于"心中之情",前者较后者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更撼人心魄.  相似文献   

14.
德勒兹轻蔑传统理性;反对资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等一类宏大叙事,倾心于身体的感觉与欲望的创生性研究;反对现代认识论中的主客之分、心身之分、镜像反映论、被动主体、真理观、总体性话语;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认知对象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欣赏认知领域的怀疑、批判和否定精神;颂扬身体、感觉、交易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提出构造性欲望理论,强调欲望的革命性和生产性;提出认识论上的"块茎说",反对传统的"树状思维模式";主张概念和模型的多样化,反对终极性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海内外学者对冯友兰先生的评价褒贬不一,对"冯友兰现象"的阐释也是莫衷一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冯友兰先生一生曲折多变的经历、倾心于学术研究的精神和献身中华民族复兴的可贵探索作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分析,从而为全面、客观评价冯友兰及其哲学思想提供充实的历史依据,是正确解读"冯友兰现象"的钥匙.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婚恋生活和文学创作无不贯穿"文学是人学"的理念,成为文学创作的生命与动力。鲁迅一生与三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分别是琴姑、朱安和许广平。她们在鲁迅创作生涯中留下深远影响。无论是初恋、"礼物"还是"真爱",对鲁迅文学创作的相互影响都不可忽视。他的婚恋生活不仅改变人生,更促使他创造现代文坛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傅慧明 《学术论坛》2001,(Z1):144-145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男外女内"的性别分工天经地义.壮族社会却别有一番景象--"男逸女劳",壮族妇女从古至今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她们扮演的角色,在农村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社会位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中心,对近代打工妹群体就业路径进行考察。社会网络或者说社会资本,在打工妹求职过程中的作用非同一般,社会关系网甚至成为她们求职的"路径依赖",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用工单位主动"出击"招工,根据职业的性质寻求打工妹的"职求"路径,同样不能小视。招工是"职求"的基本途径,而在招工名义之下,形成了多种模式或路径,其中委托代理、"养成"招工、招考为基本模式。同时,劳务中介也为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牵线搭桥",提供了另外的选择。劳务中介在近代长三角城市中最常见者莫过于荐头店和职业介绍所。如果说荐头店是打工妹从家庭走向家庭的桥梁的话,那么职业介绍所则为打工妹从家庭走向工厂、企业等更广阔的领域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一部反封建的伟大作品,小说描写了很多女性形象,尤其是少女的形象.这些聪明美丽纯真的姑娘让作者看到了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中的"真善美",他动情地歌颂她们,并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假恶丑"的社会是怎样无情地毁灭着"真善美",令人对封建社会制度产生无比痛恨.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是自20世纪末以来相当响亮的一个术语,甚至是一种思潮,冲击着中国的学界、政界、经济界;更似乎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大潮,其强度远远超过了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面对如此浪潮,有人悲观失望、不知所措,有人欢呼跳跃、亢奋不已,更有人趁"潮"打劫地窃取权力、侵吞公有资产.一些人像传教士那样,把"全球化"说成是"客观规律",只能顺从、不可抵御.中国作为落后国家,只能接受"全球化"的洗礼,对公有制经济实行"私有化",由少数"精英"主宰社会;而边缘化大批的"弱势群体",也只能老老实实地依附于"全球化"的发动者和领导者--美国大资本财团.于是乎,那些以权谋私和侵吞公有资产者,不仅无罪无错,反而成了顺应"全球化"的圣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