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觉与理智之关系的希腊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历史演进中,感觉与理智的关系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贯串始终的。但是,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哲学范式之中,对此问题的基本领悟和基本规定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而且,由此所派生的认识论子问题也完全不同.彼此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不可通约性。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追踪感觉与理智之关系的希腊观念的形成和演变,并想附带地论及近代哲学认识论产生的一些非希腊的理论前提。感觉与理智之关系的希腊观念的形成前智者学派的古希腊哲学探讨的理论主题是宇宙论,认识论问题只是在宇宙论探究的展开过程中才逐渐…  相似文献   

2.
政治经济学范式是在总结中国经验基础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性理论研究,揭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尽管某些经济学范式对思考中国的改革问题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治经济学范式仍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性理论支撑。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应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各种不平衡问题、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社会文化运行环境、科学实施改革等领域探索改革的着力点、结合点和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彻底批判并完成政治经济学革命的同时,也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方法上的革命.在《资本论》中创立了大写的"逻辑学"和宏伟的方法论体系.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基本逻辑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对于我们分析研究一个系统的历史发展和演进以及某一结构内在机制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一、逻辑、历史及其相互关系逻辑在《资本论》中通常是指人们采取抽象思维形式对客观对象的历史发展进行理论概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元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社会学理论演进逻辑的线索之一.社会学家对社会学一常识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辩证循环的发展过程,二者关系 的丰富内涵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呈现.围绕该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两大范式:实证社会学和解释社会学.前者强调区分社会学与常识的客观标准,但忽视了社会学与日常知识相联系、相一致的一面;后者重视社会学与常识的相关性,却削弱了社会学知识的客观性基础.当代社会学家尽管以更广阔的视野对既有学说进行综合,但他们各自的理论立场决定了其关系论模型仍未超出这两大范式,而只是对各自范式解释力的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朱沁夫 《云梦学刊》2007,28(1):77-80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在政治经济学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演进过程。古典经济学家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乐观派,一种是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悲观派;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后的政治经济学却舍弃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政治经济学不能抛弃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应当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观念与政治经济学的结合点在于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和商品二重性理论,从而在于生产理论和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历史批判,是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而形成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基本性质的理解必须超越传统的学科门类的划分,从马克思的“总问题”入手,形成对马克思思想的总体性理解,真正阐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一般形而上学批判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形成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为理解整个马克思思想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朱飞  熊新发 《学术论坛》2012,35(1):133-138,172
西方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发展脉络是与产业经济发展的脉络并行的,早期的工会和集体谈判研究、成熟期的系统理论到转型期的策略选择理论均是适应产业背景的结果。根据研究中基本假设、核心专题和核心主张的不同,可以将西方的劳动关系理论划分为五个不同的范式:马克思主义范式、系统范式、牛津范式、产业社会学范式和策略选择范式。这五种研究范式在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中均有理论价值,但是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方面必须批判使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思维范式的哲学对何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有着不同深度的认识。本体论哲学把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论哲学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现代实践哲学则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包括二者何为基础和本源的问题及二者的同一性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换将会使许多"伪问题"被消解,而使许多以往被遮蔽的"真问题"显现出来,对于哲学思维方式的解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执政视阈下中共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意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执政6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改革发展观→执政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这些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其演进的轨迹清晰可见.考察执政视阈下中共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意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及其演进序列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的论著中,对社会形态的演进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表述,一是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简称“五阶段论”,二是三大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从“五阶段论”到三大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反映了马克思在研究过程中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一百年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围绕着经济学消灭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力的合理组织还是生产关系,以及苏联范式展开了三次大论战,形成了非商品经济论、半商品经济论和商品经济论三大学派。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于第三次大论战时期,以当时的主流学派苏联范式为理论依据。第三次大论战的后期,社会主义阵营一分为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随之分裂: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主要探索如何实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照搬西方经济学,也没有类似苏联范式理论可以参考,其出路只能是从国情出发,艰难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从所有制经济学到分工经济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陶东风 《河北学刊》2004,24(5):86-92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比较典型的范式,即批判理论范式、现代化理论范式与"新左派"理论范式.批判理论范式的主要理论资源是西方的批判理论,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中国语境意识与具体历史意识,其大众文化批判从而流于抽象的道德批判与审美批判;现代化理论范式的主要理论资源是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而其最大特色在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社会历史转型中来认识并评价大众文化,肯定其政治意义;"新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范式同样对大众文化持激进批判态度,但是其在研究方法上更强调政治经济学批判,认为大众文化是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这三种范式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劣,应该在综合的基础上形成良性的互补.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是1990年代以后形成的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范式,但是从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上看,对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斯·韦伯关于宗教社会经济功能的分析。社会资本理论兴起后,这方面的研究以弗朗西斯·福山关于信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为代表。虽然到目前为止社会资本理论也受到许多批评,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但是社会资本理论已经成为分析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三大理论范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存在三大理论范式,代表了对市场经济的不同态度和理论主张,对转型国家的市场经济改革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们虽然都以市场经济作为共同的理论主题,但存在着理论层次与制度假设上的显著差异,由此形成了对市场经济制度安排、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职能、理论分析方法和范式硬核、所有制及社会秩序观念等方面的不同理论认识;其根本性差别,主要不在市场经济而在社会基本制度假设的不同。同一社会制度,可以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不同,不存在超越社会制度信念的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模式。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及因素、福利社会思想、生产社会化等方面,三大理论范式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理论认识,并且相互影响和借鉴。在理论范式与社会实践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但也存在不断的改良道路,从而使社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安排更好地结合并趋于完善。从市场经济的真实进程来看,市场机制、国家干预、混合经济、福利社会等特点,基本上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共识,而非某种社会制度的特征。中国的经济转型需要很好地把握和借鉴这些理论范式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厘定范式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近代史学科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两大基本理论范式。革命史范式奠定了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现代化范式深化了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两大范式为相互竞争但非否定或替代关系。认识复杂的历史图景需要对理论范式持有开放式心态和警醒意识,应破除对理论的过度崇拜和迷信。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的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物质利益,这里主要指经济利益。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哪些有特殊利益的主体?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科学认识有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 物质利益关系理论,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所有理论的发展史一样,最初也经历了  相似文献   

17.
组织范式就是组织形成的基本原则及其运行的协调机制,它是组织形成的内在假设系统,组织的所有外在表现形式都是源于其内在范武的.本文分析了传统组织范式理论的演进历程,指出传统的组织范式都是权力主导型的,并已在知识经济的组织环境中受到现实挑战,一种新型的责任型组织逐渐兴起.本文阐述了责任型组织范式的内在运行机理和外在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光伟 《江汉论坛》2008,3(4):10-1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需要从"问题"中升华出政治经济学的"最高理论"--马克思主义总体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这一科学范式作为明确的理论指导,其主体内涵是通过劳动过程整体历史(演化)观,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分析框架:劳动过程一价值一资本一市场经济,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内生于历史逻辑过程.这一范式并不意味着对于劳动价值论的任何的放弃,而是着眼于将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具体经济理论逻辑及现实逻辑作为分析范式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姜婷 《理论界》2023,(4):15-21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在其政治经济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土地与资本、劳动三者共同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三大主体”。斯密自制了价值规律中的“双重规定”——“耗费劳动”与“购得劳动”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似乎意识到了处在“双重规定”中的理论裂痕,在克服矛盾的基础上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绝对地租与价值规律的矛盾之中。马克思在梳理思想发展史的进程中,发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存在着概念模糊、逻辑错位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破产。马克思在批判古典、庸俗政治经济学家的进程中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转换问题”、绝对地租等重要概念的界定,完成了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革新。不难看出,马克思所构建的地租理论是以一种科学的、历史性的原则突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无法突破的理论和历史界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了政治经济学及其地位与作用的一般演进,分析和阐明了我国现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地位和主要作用,论述了我国政治经济学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的现实原因,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粗略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