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为行政文化的精髓、行政理论的最集中体现和行政实践的本质反映,公共行政精神在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居于核心地位.为使行政变革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的本质要求,必须从学理上深层次剖析社会转型时期公共行政精神的迷失,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者互动关系的全新视角审视、评判和重塑公共行政精神,并重建具有民主取向、法理取向、服务取向、多元治理取向、平衡取向的公共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2.
公共行政学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应以价值理性为其主导与宗旨。在公共行政学学科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即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新公共行政学时期、新公共管理时期及新公共服务时期,价值理性由公共行政学产生之前和产生之初的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在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和新公共管理时期的让位于工具理性、最后在新公共服务时期得到了回归。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我国的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基于后现代社会的理论视角,提出要以公共政策中的话语理论来取代传统行政模式。后现代语境中的话语民主理论与公共行政精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引入话语民主理论,倡导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促进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普遍形成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行政学是以探讨公共行政规范理论为核心,强调以社会公平为公共行政的价值基础,积极倡导行政与政治的关联性,高度重视行政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使命,并以行政生态学的广阔视角去审视动态、开放的组织运作过程。新公共行政学的上述特征不仅凸现出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而且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学学科体系,指导和推进行政改革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话语民主与公共行政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基于后现代社会的理论视角,提出要以公共政策中的话语理论来取代传统行政模式。后现代语境中的话语民主理论与公共行政精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引入话语民主理论,倡导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促进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普遍形成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公共行政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良 《中州学刊》2008,(2):133-136
作为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和反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充分融合了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的基本主张,提出了公共行政的七大理念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承认责任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倡促进公共服务的尊严和价值,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重新肯定为公共行政的卓越价值观,体 .矗现了现代公共行政所强调的以服务和公平为核心的"责任中心主义"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7.
范式的形成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公共行政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是否形成了自己的范式,是否经历了范式转换,是行政学共同体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分析了学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范式观的基础上,以库恩意义的范式为衡量标准,对公共行政学范式进行还原,指出"管理主义"信念指导下的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依旧是行政学领域的主导范式,但该范式出现了危机,只有在"效率与民主平衡博弈"价值取向下的新范式才能最终解决该危机.西方公共行政学范式及其演进对我国公共行政理论和行政改革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政法是关于公共行政的法.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之间存在互动互助的紧密关联.公共行政学从诞生之日起,在政府体制改革和社会模式变迁双重影响下,历经了传统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以及新公共服务等理论范式转换.与此同时,在公共行政学影响下的行政法学也自主地做出相应的理论变革,并先后构建管制型、回应型、参与型以及整合型的行政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9.
当公共行政在祛除价值负担后,开始了技术化、科学化的追求,并沿着专业主义、技术主义与管理主义进一步发展。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过"合法性危机",但其中的科学精神却是一以贯之的。这种科学精神内在的包含理性精神、客观精神与专业精神。当代中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行政管理没有经历过理性化的自然演进,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对科学精神的偏离与误解,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公共行政科学精神的实质,重视培育公共行政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0.
公共行政中的伦理价值,已得到国内外的有识之士的认同,但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引入企业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的偏爱,并在西方的"政府再造"中得到印证,当代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中多半存在回避或者忽略之前新公共行政运动对"社会公平"关注所取得的成效,大有重新回到韦伯重"事实判断"(亦即"形式理性")之老路上去之趋势.面对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在公共行政伦理的理论研究中,需要重新审视"价值理性"的合理性、行政伦理视角的合法性和"行政"与"伦理"结合的价值性等诸重要问题,以便使我们对西方的"政府再造"运动、新公共行政运动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来自实践和理论层面的问题,有一个客观、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对我国行政改革实践和理论层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赵庆林  骆苗 《理论界》2013,(9):183-185
美国是最早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国家,其长达百年的公共行政学发展为世界公共行政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40年代以前,公共行政学长期被科学管理理论垄断,但是随着二战之后各个国家行政管理理论出现了与国家发展的不相适,公共行政陷入了"身份"危机。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西蒙与沃尔多之争(以下简称"西沃之争")缓解了当时公共行政学的危机,促进了公共行政的多元化发展。本文聚焦于"西沃之争"的背景、内容及其对整个行政学史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当代国际公共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它的理论核心就是要用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 ;各国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形成了某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中国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随着经济体制与国际惯例更多的接轨 ,我国的行政改革也将更多地借鉴和吸收国际公共行政改革的有益经验。通过观察和研究国际公共行政的理论发展和改革趋势 ,我们将能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西方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考察了西方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分析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效率至上”的行政价值观 ,新公共行政学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行政价值观 ,以及新公共管理以“企业化”、“市场化”和公共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行政价值观的利弊得失 ,以期把握西方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规律和走向  相似文献   

14.
张康之先生的新著《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出版 ,以下简称《视角》)给人一个印象 ,作者是在寻找一个学术研究的视角。这个书名反映了作者的谦虚态度。因为 ,读了《视角》之后就会发现 ,作者在这本书中决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个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视角 ,而是试图为公共行政学确立一个新的框架。根据张康之先生的判断 ,当前我们看到的公共行政学是在工业社会后期产生的 ,是服务于工业社会的社会治理需要而建构起来的。现在 ,人类社会正出现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后工业社会正在迅速地向我们奔来 ,后工业社会的整个…  相似文献   

15.
公共行政中的伦理价值,已得到国内外的有识之士的认同,但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引入企业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的偏爱,并在西方的"政府再造"中得到印证,当代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中多半存在回避或者忽略之前新公共行政运动对"社会公平"关注所取得的成效,大有重新回到韦伯重"事实判断"(亦即"形式理性")之老路上去之趋势.面对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在公共行政伦理的理论研究中,需要重新审视"价值理性"的合理性、行政伦理视角的合法性和"行政"与"伦理"结合的价值性等诸重要问题,以便使我们对西方的"政府再造"运动、新公共行政运动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来自实践和理论层面的问题,有一个客观、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对我国行政改革实践和理论层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要更好地考察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问题,就必须了解公共行政学所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传统.以技术理性为特质的现代性构成了西方公共行政的宏大叙事背景,并界定了其理论思维与实践走向.重新梳理历史的要旨,不仅在于恰当地描述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轨迹、丰富20世纪的公共行政思想史,更在于彰显一种相对于现代性叙事、由批判角度形成的理论视野,从而激发人们对于现代性公共行政的批判与反思,并为构建和谐的良序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建兵 《兰州学刊》2004,1(5):39-41
从社会转轨变型的视角来审视、评判和重塑公共行政精神 ,有利于引导整个行政体系作出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本质要求的系统变革 ,来增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基础。与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本质要求相适应 ,公共行政精神应当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者互动关系的全新视角来重新加以建塑。就中国的特殊行政生态而言 ,应着力催生具有民主取向、法理取向、服务取向、多元治理取向、公平取向的公共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共行政学教学中存在性别盲区。为了培养在公共行政和公共决策中具有性别意识的公共行政人才,应该重视公共行政学的性别教育问题,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增加社会性别理论的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女性应该作为主体参与到知识的建构和课程知识的选择、解释、研究之中,包括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变化。在教学方法上,女性主义教学论所倡导的平等、多元、包容、互相激励、赋权的学习关系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创新精神不同于传统教学论,实现女性主义课堂所追求的教育多元化和民主化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首先要找准问题,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前,我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问题意识的薄弱,这严重制约了公共行政学的进一步发展.公共行政学的问题意识,是指公共行政学者与务实者在公共行政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公共行政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行政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行政问题的意向和能力.公共行政学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回应当今世界发展提出的挑战与反思性地参与中国行政发展进程的构建两个方面进行展开,以推动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中国特色公共行政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是一种话语,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这种语言哲学定位是后现代公共行政学家借鉴当代西方哲学的结果,以哈贝马斯的自然语言和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哲学,把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作为其话语理论的哲学基础,使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建立在认识论和本体论合一的哲学层面上,从而完成了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建构,实现了对传统西方行政理论的全面解构和超越,为建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及其民主行政主张开拓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