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2010—2019年31个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与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及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在低水平上反复波动,中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高于东部、西部地区。(2)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地区间差异与地区内差异的交互作用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3)研究期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极化现象消失后又重现,东部地区两极化趋势较为明显,中西部地区两极化趋势减弱。(4)传统Markov链估计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自我强化功能,进一步引入空间因素后发现,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时间越长,溢出效应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有效联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循环”相关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和已有文献的详细梳理,结合可获得数据,科学论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模型,设定核心变量“双循环交互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测度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联动能否有效激发全要素生产率,并在微观层面验证技术创新这一中介效应,解决“双循环”领域宏观和微观层面实证研究的可操作性问题。研究表明:首先,通过熵值法构建的内、外循环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即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其次,在宏观层面的实证检验中,“双循环”有效联动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在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中,总体上“双循环”有效联动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着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将科技创新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变量,验证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构建由水平和效率两个维度组成的绿色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1997—2020年中国省域绿色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以及时空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剖析绿色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区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平缓爬升,整体表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形成“沿海高、内陆低”“东部高、东北和中部居中、西部低”的发展格局。绿色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聚集特征,存在空间极化现象和俱乐部趋同效应;其总体差异以地区间差异为主,表现出先波动后缓慢下降的态势。邻域绿色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对本地绿色经济发展质量的状态转移具有异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构建了本土化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其聚类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维度,进一步利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等方法,考察其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上升,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呈现良好趋势,但生态建设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短板;(2)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并具有鲜明的区域非均衡特征;(3)各地区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突出,东部-西部、东部-中部子群间差异较大,但呈现显著缩小趋势,并且子群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中国以及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存在σ收敛,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收敛速度差异显著;(5)各地区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绝大多数省份位于“H-H”和“L-L”集聚板块,形成了以东部地区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区域。  相似文献   

5.
刘刚 《浙江统计》2011,(12):19-21
近年来,从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多个领域增速比较分析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已实现由“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转换,而且这种经济增长格局将成为一段时期内的常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但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面临可持续性问题,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压力明显增大。建议中西部地区利用“成本洼地”优势和抓住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实现经济科学崛起,东部地区则依靠体制机制、人才、创新等优势实现经济加速转型。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00—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城市绿色创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研究期内,排名靠前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均衡发展,排名靠后的城市则存在发展短板问题。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空间分布格局再现“胡焕庸线”和“绿色创新马赛克”,呈“四核两带多点”的分布特征。第二,城市绿色创新表现出很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关联程度逐年提升。东部沿海城市多位于高值集聚区域,中西部城市多位于低值集聚区域和异质性区域。第三,环境规制与城市绿色创新存在“U”型曲线关系。财政科技支出、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和周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此外,城市绿色创新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DEA-SBM模型,测算出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金融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绿色金融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并通过Kernel密度估计法进一步分析其动态演进特征。结果显示:观测期内中国绿色金融效率经历了下降后回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但是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绿色金融效率始终保持领先水平;由基尼系数分解结果可知,中国绿色金融效率总体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且区域间差距是导致总体差距的主要原因;Kernel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绿色金融效率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分布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多级分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第三产业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产业作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用空间统计方法测算第三产业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考察我国第三产业空间区位分布格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基本呈现出“东部高值集聚,西部低值集聚”的分布格局.此外我国第三产业不仅整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在三大地区内部也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长江、珠三角地区对东、中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空间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空间影响程度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着供需结构不协调、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等不稳定因素,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源消费及技术升级需要,金融部门积极创新,加大金融服务供给,驱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创新,助力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构建2010—2019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及引入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检验能源消费水平、金融支持力度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影响的驱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水平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呈负向作用,而提升金融支持力度有助于制造业绿色发展;能源消费水平和金融支持力度可经过交互作用形成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双碳”目标背景之下,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均加快了制造业绿色变革步伐;此外,外商投资和政府有效干预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绿色转型。为此,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首先,制造业要转变传统生产思想,认真贯彻执行绿色创新理念,深度融入绿色发展格局;其次,鼓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绿色融资支持力度,并不断完善风险识别及管控措施;最后,政府应正确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提高决策质量、降低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我国29个省份为样本,构建网络SBM模型测度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在分析技术创新效率2009—2018年分阶段与分区域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链法识别其空间收敛趋势。结果表明:(1)互联网普及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且2016年以来有所增强。(2)研究期内技术创新效率大致呈“W”型变化,仍处于中等水平。分阶段看,知识生产高于成果转化阶段,总效率低于分阶段效率水平;成果转化是短板,二者协同是重要方向。分区域对比来看,2014年之前东、中、西部地区均处于剧烈调整时期,西部最快、中部次之、东部较不明显;2014年开始,均表现出持续上升态势,中部高、东西部较低的空间格局显现,东西部效率差距在缩小。(3)根据马尔科夫链测度结果,低水平、中低水平两种类型省份的“状态锁定”概率较高,不利于国家整体效率提升;高水平状态省份是创新效率提升的有利条件。状态跃迁与状态退化主要发生在相邻状态间。空间分布状态在2030年开始收敛,知识生产效率2025年开始收敛。中国高新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东部是“头雁”,中部是枢纽,西部则是重要的补短板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目前,有关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结论。但是,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方法[1—4],较少进行截面的空间分析,涉及的主要是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传统变量,较少涉及空间分布格局的描述或统计分析,而对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效率的空间相似性或差异的研究更少。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传统上利用全国能源利用效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往往会掩盖这种十分显著的区域空间差异。因为存有空间差异,时间序列回归方法不再适合于解释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间的复杂关系,难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法、Markov链刻画其区域差异和演变态势,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区域差异看,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相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更大,但总体上两者区域差异不断下降,且差异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从演变趋势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发展状态较为稳定,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状态转移速度更快,流动性更强;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政府公共服务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该促增效应在东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社会保障制度结构框架,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测定模型等方法,分析2006—2019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适度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保障发展的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不同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全然相同,财政投入系统增长较快,而社会福利系统增速相对较慢。(2)社会保障发展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存在区域失衡问题,具有“东高西低、中部塌陷”的特征。东部地区呈现两极化现象,受国家政策红利影响,西部地区在研究期内获得较好的发展。(3)社会保障发展指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以东部地区高值集聚、中西部地区低值集聚为主。在研究期内,高值集聚类型有所扩展,而低值集聚类型有所收缩。(4)从负担系数来看,在研究期内东中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负担总体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内部也出现分化现象。从适度性来看,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但随着时间推移,中西部地区的适度性开始赶超东部地区。(5)在优化路径上,可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维度优化和完善社会保障安全共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耕地-粮食-人口”系统矛盾日益尖锐,粮食安全问题形势严峻。人口分布状况与粮食消费密切相关,对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有助于理解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差异。提出粮食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的概念,利用ArcviewGIS计算1995—2006年中国三大地区的粮食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绘制其时空演变轨迹图,分析了两者的空间不平衡性及演变态势。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逐渐成为粮食生产中心,人口重心南移,加大北粮南运的压力。最后,提出解决粮食生产布局与人口分布不平衡的若干建议和对策:推广运输补贴促进粮食运输,在生产区进行粮食深加工,健全粮食产销运输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绿色信贷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双重机制影响中国工业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BM-DEA模型测度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再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绿色信贷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基于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最后运用逐步回归法探究信贷规模与信贷成本的间接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的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倒N”型趋势,绿色信贷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内生性检验发现:在系统GMM模型与2SLS模型的双重检验下,绿色信贷对地区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区域异质性分析得出:绿色信贷对于金融发展水平处于第二梯队地区的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除直接影响外,绿色信贷通过信贷规模与信贷成本两个部分中介间接影响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依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美好生活、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和绿色发展4个维度来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粗糙集与相关系数指标筛选方法最终选定了12项指标。借助德尔菲-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方法,探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最为优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仍然客观存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长曲线模型和产出增长率法综合判断了中国旅游产业所处发展阶段,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重心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目前正处在产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阶段,旅游重心空间位置相对比较稳定;中国旅游产业在空间上呈现正自相关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且空间集聚程度逐渐提高。局部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明显,HH集聚区呈现出随中国旅游重心轨迹向中西部扩散的发展态势,LH集聚区空间分布分散,且趋于中西部集中,LL集聚区分布在西部地区,且空间范围呈不断缩小趋势,HL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且分布范围最广;中国省域单元旅游空间结构较为稳定,空间集聚存在较高路径依赖,不同类型空间之间存在一定的转移惰性,较少发生跃迁;资源驱动、市场驱动、交通驱动、创新驱动是影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以携程旅游网数据为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讨论中国省域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包括整体和个体网络结构、结构洞、核心—边缘和块模型分析;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研究中国省域旅游流的空间效应,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比传统数据源和引力模型测算的结果,线上旅游市场省域旅游合作与交流程度更高;中国省域旅游流网络结构总体上较为紧密,各省份间普遍存在关联关系。东部省份的网络中心度高于中西部省份,除东部的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福建、浙江外,西部的陕西也是网络中心度较高的省份,这些省份在旅游流网络中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在旅游网络中属于核心区,互通程度高,其他省份属于边缘区,网络连接相对不紧密。净受益板块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属于净溢出板块,经纪人和双向溢出板块在东中西部省份均有分布。省域旅游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效应,“五一”、暑期、“十一”三个时间段的出游人数较多,且旅客选择出游的热点地区也随时间变化。空间计量分析表明,省域旅游流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相邻省份旅游流能够相互促进发展。扩散效应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部地区,而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中心度、数字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把握各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其禀赋差异,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提质转型,实现数字中国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依据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以及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实践,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融合和数字环境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使用改进的指数法测度并评估中国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采用聚类分析法揭示其空间发展格局。研究发现,2015—2020年,中国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广东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青海暂居末位,并且落后型省份在数字经济测度的各项维度指标中均不具备优势。从整体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形成了东部省份集体领先、中部群体次之、东北和西部区域相对落后的俱乐部式阶梯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在发展速度上,省域数字经济的年均增速高达10%以上,并且中西部地区的增速已经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形成集体追赶趋势。使用空间面板误差模型对省域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分析显示,长期内,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省际之间的经济交流及空间溢出效应而形成收敛趋同现象,这一结论在条件收敛和绝对收敛模型以及变换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后均成立。研究结果表明,为构建区域数字经济动态互促的良性发...  相似文献   

20.
乐为  伍宇欣  王菲 《统计与决策》2023,(13):132-137
文章运用超效率SBM改进的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双向FDI协同发展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双向FDI协同效应的增强不仅对本地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正向积极影响,还会提高相邻或地理属性相近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此外,这种空间效应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积极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于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双向FDI协同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