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键在于将我国政府由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服务型政府是以民为本位的政府,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公民、社会与政府的关系是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键,只有通过塑造政府服务理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在政府行政中把效率和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检查机制,才能真正构建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2.
政府提供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这一理念已被世界各国政府所认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政府正加紧构建服务型政府,构建以人为本的、具有核心竞争力、有责任感的政府。然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还存在诸如政府服务职能不清、行政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研究服务型政府构建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政府必须从树立现代政府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法治进程等方面着手,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构建服务型政府 优化西部地区行政服务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制过多,服务太少,这是西部某些地区政府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只有彻底变革和创新政府理念、制度、体制和管理方式,推动政府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根本性转变,才能优化行政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本在于将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只有通过塑造“以民为本,依法行政”的政府服务理念,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角色定位,构建“顾客导向型”的政府服务模式,完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才能建立廉洁、勤政、高效、便民、负责任的政府。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是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实现服务型法治政府,应该树立依法服务的行政理念,完善和健全行政立法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完善法治化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6.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服务型政府必须依法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以法治作为基石和制度保障。实现服务型政府,应该树立依法服务的行政理念,完善和健全行政立法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完善法治化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而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一方面需要一个好的制度保证,另一方面还需要一个思想保证,这个思想保证就是公仆意识,增强公仆意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价值核心。我们只有在政府职能转变中树立廉政的价值理念,树立勤政的价值理念,树立完善的行政人格的价值理念,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才有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即:要建设以人为本、职能有限、廉价、民主参与和自我创新型政府;需要政府转变执政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执政能力,转变行政职能,推行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我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目标,以实现由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转型.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倡导的新公共服务政府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有许多共通之处,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本文将从政府职能转变、新公共服务理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服务型政府应该把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型政府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途径之一就是政府问责制的完善,然而现实存在的一些困难阻碍了政府问责制的有效推行。问责制的完善对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