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本文所谓“古反切”是指以《广韵》反切为代表的切韵音系的反切;所谓“今读”,是指普通话读音(有时指整个音节,有时单指声母或韵母)。 一 从《广韵》反切下字韵母今读和被切字韵母今读的参差说起 古反切的一般原理并不复杂,同拼音差不多。如“昌终切充”,便是拿反切上字“昌”的声母“ch”同反切下字“终”的韵母“ong”,象拼音那样拼拢,按照反切下字“终”的声调念出来,就是“充”字的读音。列成式子,就是:  相似文献   

2.
悉昙字母是古代印度的一种文字。考察悉昙字母音节结构、拼合原理并跟汉字反切法相比较,可以看出反切产生不受梵文拼音原理影响。  相似文献   

3.
古音规律性地向现代音演变。这里,我们把表示音节的古反切依语音演变规律折成的普通话读音名为规律音。反映中古音系的《广韵》,收字26194个,分属206韵3873个反切。所收之字绝大多数的今读与它的原来反切的规律音相吻合。麻韵写邪切收一字“些”。此字今读与反切规律音俱读xiē。  相似文献   

4.
<正> 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始于汉末、行于魏晋,直到清代。不掌握反切,就无法弄懂古注、古代字书和韵书中的注音。然而反切涉及的音韵知识十分广泛和复杂,特别是反切变例更是如此。研究和掌握反切与现代普通活语音的对应规律,一直是音韵学界重视的问题。反切是用两个汉字拼出一个汉字读音的方法,古注及字书中叫“××反”或“××切”、“反”与“切”都是相拼的意思。它是根据双声叠韵的原理,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同韵。所以,一般说来,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就可以拼  相似文献   

5.
《经典释文》重纽反切结构中存在AB类上字决定律和下字声母区分率两条基本规律,但仍有少量例外反切。从反切类型的角度对这些例外反切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后可以发现:有14例反切并非真正的例外反切,它们有的是切语有误,有的是某字在《经典释文》中的重组类别与《广韵》不同,有的是因为某字在《经典释文》中有重三、重四两读。因此,对这14例的反切结构类型不能完全采用跟《广韵》比较的方法,需根据《经典释文》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反切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阅读古书、打开古代文化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古今学者对反切有不少论述,近年,殷焕先先生、林序达先生分别出版了《反切释要》和《反切概说》新著,讨论了反切有关问题;至于反切的产生、发展,特别是实际应用,笔者以为还须进一少切磋。根据中央关于“我们应当加强应用科学的研究”的指示精神,本文以《试论反切的产生及其应用》为题,谈谈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宋末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语音系统中的唇音反切上字有明显的选用原则:(1)反切下字是一、二、四等韵的,其反切上字用的是重唇音字。(2)反切下字是传统重纽三等韵的以及是庚:、清、职、之韵字和幽韵明母字、麻:韵明母字的,其反切上字也用的是重唇音字。(3)在东三、锺、微、虞、废、文、欣、元、阳、尤、凡作反切下字时,则选择轻唇音字作反切上字。胡三省时代,共同语的标准读书音系统中轻唇音的分化已经彻底完成了,因而他在作音注时,轻唇音反切的上字一律选用轻唇音字,而不像《广韵》那样轻重唇音不分。轻唇音在胡注的演变是奉母已经有清化现象,非、敷已经合流,微母与奉母混同、微母与明母不分的现象也存在:  相似文献   

8.
吕坤的韵学思想直接影响到《交泰韵》的反切特征.吕坤主张(1)以"交泰"为理念来改革反切,反切应反映时音性质;(2)追求反切的便利,"信口便是法门";(3)认为中原之音最为纯正,应当以《中原雅音》为基础制作反切等等.正是在如上思想的指导下,《交泰韵》的反切呈现出以下特征(1)切语的改革不彻底,阳声字作切上字有"合声"切法的困难;(2)影、疑、云、以作切下字,理想且便捷,但受字少、字僻等因素的限制,仍有其它声纽的字进入切下字;(3)以清浊为条件产生的阴阳调在平声字中分布比较整齐,在入声字中却相当混乱,在上去声字中无阴阳之分;(4)声介合母,由切上字决定被切字的开合.  相似文献   

9.
<正> 在交际中,人们为了发音的简便,提高效率,往往把一些常用的复音词(词组)单音化。这种单音化词的语音,不是保留复音词(词组)的一个音节。删去其它音节,而是把这几个音节的音素有所取舍,合读成一个音节。就象反切一样,取上字的声母、下字的韵母拼合,有的由于同化、异化等方面的原因,某些音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能从读音中辨别出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拼合出的音节仍表示原来的复音词的意义,仍能达  相似文献   

10.
反切和韵表的关系论者不一。韵表是怎样产生的?它与反切有何关联又其作用为何?是否可以根据宋元以后韵书所载的反切而说韵系简化?这是中国声韵学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曾经对这些问题有所论述,现在重加整理,校订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戏曲和印度梵剧交相辉映在东方世界的两大文明区域,代表着两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度成就。比较考证这两种戏剧形式间存在的事实联系,发现和把握二者在文化性格、艺术形态上的趋同、逼肖之处,进而论证这些现象与因素是同源传递还是异域共生是有意义的。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散点透视和梳理求证:印度梵剧浸渗影响中国戏曲的文化中介是佛教的传播;印度宗教习用的"沿门教化"同我国民间傩仪的"沿街念唱"形式两相结合共同架构了我国的戏剧演艺形式;中国戏剧角色行当中之"末"、"旦"、"净"皆源于梵语、梵文之转音,戏曲中的一些剧目如"目连"戏系取材于佛经和变文。  相似文献   

12.
《说文》认为,番字从釆,是兽足义。对此前人已有怀疑。番字上米下田,意为播种;从词源学角度看,凡从番之字皆有散开之意;春秋时番氏曾掌管土地人民,这与他们擅长农业有关。因此,番的本义是播种,是播之初文。  相似文献   

13.
反切是我国古代韵书中一种重要的注音方法。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中古时期所制定的反切已经不能准确地切拼出所切字的普通话读音了。普通话语音可分为声韵调三个系统,在每一个系统中,反切与其有着清晰的对应规律。只有全面总结反切今读的音变规律,综合运用相关成果,才能准确掌握反切的拼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直音、反切等方法以及西方学者的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法,《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新中国文字改革的一大成果诞生了。从制定到推行与传播,《汉语拼音方案》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以便《汉语拼音方案》能够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质疑,实质上针对两大问题:中国古代既无"哲学"一词,更无"哲学"这门学科;近百年来自"中国哲学"学科实践,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独有范式,而是一直随着西方哲学研究范式变化.近百年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表明,文本和范式之间存在着深层的互动关系.从中西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范式从来就是从文本当中来的.强调范式从文本当中来,并不是说范式没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并非否定范式的重要性,而是更着眼于范式与文本的融合性和切合性.正如经典文本具有永恒的价值,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范式同样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合音词不同于现有词汇学中的单纯词、合成词、兼词等概念,与反切亦不可混同,应单独成类;其内部按合音方式和出现的先后顺序应分为"上取声韵"、"上声或下韵"和"上声下韵"三类,分别对应初变、转型和完成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汉语“四声”中国本有,非自印度输入。在南朝沈约等人发现“四声”之前,汉语早已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语音系统。周颗、王融、沈约等人从这个语音系统中发现并总结出“四声”、“八病”,从而产生了永明体诗歌。魏晋南朝时期,佛经传入中土时梵音并没有随之大规模传入。即使有一部分传入,因为梵汉两种语言的语音适应对方极为困难,故只有极少部分人掌握;亦因为掌握的困难而难以产生重大影响,如导致汉语“四声”产生这样的重大事件。佛经转读与永明体的产生二者之间是平行关系,佛经转读对永明体的产生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8.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进行了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包括成语.汉语佛教成语有多种来源,如佛教词语与汉语传统词汇的结合、梵文音译为主的佛教词语、汉地僧人的禅语等,其中佛教词语与汉语传统词汇的结合是主要的构成方式,包括佛教用语与汉语传统用语直接结合;汉语传统用语被赋予与佛教相关的新的意义;汉语固有词汇意译佛教梵语;汉语与佛教共有相同词汇相结合.梵语与汉语的融合,反映了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语拼音与英语语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好语音乃是掌握一定外语的基础。了解了英语元音、辅音与汉语拼音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点 ,就可以发挥其正迁移作用。以汉语拼音为拐棍 ,音形结合记单词 ,按照读音规则把读出的声音拼写出来 ,不失为借助汉语拼音记忆英语单词的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