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价值重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重估一切价值的尺度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学界一直缺乏必要的认识,因而导致了对新文化运动阐释的许多混乱。其实,五四新文化先驱者们的实践早已证明: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也是重估一切价值的最高价值尺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用以比较和判断东西方文明优劣的价值标准不是别的,是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态度,因此也决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性质。正因为这样,新文化运动才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学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一现象在世界文明中也是独一无二的。1915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最终打破这一传统,使许多西方思想观念传入中国,对传统文化造成极大冲击,儒家思想受到批判。然而,由于儒家文化内在的演进逻辑与中国文明能够很好的贴合,儒家文化实际并没有消失,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  相似文献   

3.
桑兵 《学术研究》2024,(1):106-119
少年中国学会正式成立之时,适逢新文化运动初兴,学会成员的理念与新文化运动高度吻合,于是很快转为专做文化运动的团体,利用其组织能量,使得新文化运动在各地迅速发展。其文化事业促使思想启蒙由青年学生向着城乡劳动平民推广普及,其社会事业则推动人与社会的改造。少年中国学会构成从《新青年》前期的新思潮转向五四后社会性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环,使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属性逐渐清晰。但在新文化运动亟于从社会运动演进为政治革命的关键时刻,学会内部的主义之争以及王光祈等人将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截然对立的观念,导致无形解体,未能实现组织的整体转向,完成历史全程。经过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批优秀青年,则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一群受过近代资本主义文化训练的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历史的现代化转型时期试图建立从形式(语言)到精神实质(资本主义文化启蒙)都是这一时代象征的文学和文化的运动。新文化运动有一显著特点,相对于魏源、龚自珍以来的那些知识分子多以先知先觉的个人从事启蒙活动有显著的不同,它是由一个受过近代资本主义文化训练的具有独立文化品格的职业知识分于群体构成。这个职业知识分子群的基本班底则是章门弟子:钱玄同、周作人、鲁迅、许寿裳、朱希祖……一、章门弟子构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班底1.从新文化运动与北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桑兵 《学术研究》2024,(3):105-118
少年中国学会正式成立之时,适逢新文化运动初兴,学会成员的理念与新文化运动高度吻合,于是很快转为专做文化运动的团体,利用其组织能量,使得新文化运动在各地迅速发展。其文化事业促使思想启蒙由青年学生向着城乡劳动平民推广普及,其社会事业则推动人与社会的改造。少年中国学会构成从《新青年》前期的新思潮转向五四后社会性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环,使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属性逐渐清晰。但在新文化运动亟于从社会运动演进为政治革命的关键时刻,学会内部的主义之争以及王光祈等人将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截然对立的观念,导致无形解体,未能实现组织的整体转向,完成历史全程。经过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批优秀青年,则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压迫,使一部分中国人企图以精神文明的优胜在战争惨败面前保持心理平衡;而与之对立的先进的中国人则救亡心切,以胜败论英雄。于是,义和团、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就集中代表了近代中国人对待中国文化的三种态度:一种是盲目地固守中国文化,一种是实用性地使中国文化变形以适应现代世界,满足现实的要求,一种则是彻底抛弃中国文化,全盘西化。盲目固守中国文化或实用性地使之变形,都缺乏求真的态度,可以不论。五四先驱者虽然有的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但是,以急于救亡的功利目的,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并不一致;全盘西化作为一场运动,也缺乏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省,因而也“西化”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激烈的反传统主张全盘西化,但  相似文献   

7.
谈到新文化运动,我们往往习惯于罗列几条: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然后把一大堆资料填充进去,形成其内涵,这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它却把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简单化了.新文化运动等同于一场价值重建运动,它所要立的首先是“人”,许多新观念、新价值体系都要人去掌握去拥有,因此,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其关注的角度和新文化的深度,我们还应换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价值重建运动,也是人格重建运动,在这  相似文献   

8.
常爱玲 《东岳论丛》2012,(2):182-184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伦理、文学、艺术诸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历史为背景,把新文化运动和钢琴艺术综合为一个整体,阐述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中国钢琴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成就与不足、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的关系,揭示了要促进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必须有与中国文化、中国民族精神相结合的钢琴艺术作品,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革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起点,对中国现代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向燕南 《学术研究》2005,1(4):56-62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与陷入低潮的革命运动形成反差的是,一场以探求、译介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重心的新社会科学运动陡然兴起。这场新兴的社会科学运动,一直持续到了1930年代中期,形成继新文化运动后又一场有影响的文化运动,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时期社会科学的发展,一些重要的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都获得了长足进步,构成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是近代文化自觉历程中的一个高潮,它是不平等的世界交往过程中一次转被动为主动、由封闭到开放的自觉的文化转型运动。五四文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追求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立足于民族,与世界先进文化保持广泛的联系并与之进行有效的对话,具有鲜明的文化自觉特质,这主要表现为清晰明确的启蒙思路、见善思齐的文化态度、勇于担当的文化情怀等。充分认识这一特质,对我们今天的世界文化交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运动: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密接关系的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云志 《学术研究》2008,6(2):99-110
中国古代虽然也曾发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联系,但大多是在狭小的局部范围,而且是时断时续的,丝毫不足以动摇中华文化自我满足的优越感.只有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闭的大门被打开,一种在总体上显示出其优越性的文化才逐步展现在中国人的面前.此后经历许多尝试、挫折和反省,一部分先觉分子逐渐形成了开放的文化观念.新文化运动使这种开放的文化观念成熟起来,并在许多重要文化领域充分展现.本文以两个典型实例来说明:开放的文化观念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而这种开放的文化观念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密接关系.这两个实例.一个是蒋梦麟、胡适等创办<世界丛书>以系统引介世界文化为职志;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阵地<新青年>的编者和读者们,基于世界化的追求,而对世界语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从晚清以来,中国传统社会无力自行转化为现代社会;中西文化有很大的落差;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作者从这三个视角重新界定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性质,即它是文艺复兴以来逐步形成的世界现代文化的延伸,是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先导。本文提出了新文化运动发展的五阶段分期说,指出"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一条主线就是传播现代文明的成就。本文针对目前来自新左派、民族主义以及自由派内部各种否定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观点,从历史事实和理论构造层面进行了一一分析和驳斥,并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指出中国在思想文化上欠了全人类一笔债。  相似文献   

14.
文化现代化是二十世纪的世界潮流。今天认识传统文化,必须有一个思维视角的转换,从西方框架中跳出来,从我国的实际变化以及世界背景和格局的总特点出发,走文化民主的道路。我国文化最重大、最醒目的变化莫过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相结合,这一历史进步使中国社会跃入到现代社会,然而又形成我国文化运动中的怪圈:传统文化作为农业文明是与近代资本主义对立的,资本主义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一种历史否定,而马克思主义文明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文明弊病的否定。在中国,这两种质上不同的否定奇异地结合起来,形成历史的错位。承认历史的错位,变错位为正位,这便是我们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是一场具有指导意义的革命运动,它的性质决定了五四运动涵盖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革命具有双重性:催生了中国新的文化革命,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以文学革命为工具,以反封建为手段,对封建思想文化和封建制度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中国新的政治革命,促进了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理想、新的革命政党和新的领导阶级的形成,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模式问题讨论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理论界、思想界、学术界又一场声势浩大的论争。其中既有中国模式将会改变世界、当中国统治世界如此中国震撼式的宏论,也有断言中国的崛起只是富强、而非文明的崛起的观点。面对众说纷纭的世界的中国观,重新认识与发现中国,已经不只是从经济数量的角度来考察中国模式与发展道路,而是上升到文化、文明与精神诸层面来说明中国的当代巨变。因为文明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而文化则构成了文明社会的精髓,也是构成发展模式的核心所在。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富强的崛起,更不简单地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背后除了中国古老传统文明的资源,还融摄了现代人类诸多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其中更有马克思的伟大理想。而这就是我们所要追寻的支撑中国模式背后的中国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7.
孔子“中庸”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渊深流长,在世界文明的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源头和现代意义产生了兴趣。在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中国社会的伦常文化和政治文化大体上切近儒家思想,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与主导。“中庸”是中国人信守的理念,也是儒家思想的源头与核心。今天,站到融汇人类文化的高度对中庸范畴加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明辨中华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贺立华 《文史哲》2002,(4):23-27
中国加入WTO顺应了世界文明的潮流 ,WTO原则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是当今时代的深刻主题之一 ,其结果必将促使以儒家精神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跃迁和升华。这次文化转型是 2 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血脉延续 ,是“民主科学”启蒙口号的法制化的具体实践行动 ,它将是比“五四”更深刻、更切实、更有效的文化现代化转型运动。在全球化的文化流动中 ,中国的有识之士当在“对内促转型、对外促互动”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相互促进,因此,我们一般将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时期称为五四时期.本文对五四时期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文化运动之纲领——论陈独秀的《吾人最后之觉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其<吾人最后之觉悟>是一篇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文献.文中以国人对西方文明由"学术"而"政治"而"伦理"之觉悟,反思了晚清以来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渐次演进的历史过程,进而揭示了新文化运动之伦理变革的时代主题.<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所阐述的唯文化论之启蒙主义、全民主义之民主理念、批判儒教之反传统主义,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早期陈独秀启蒙思想的核心观点,具有独特的思想史价值,堪称新文化运动之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