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太谷学派两代学人留下的苏州记游诗和赠友诗,联系时代背景和学派背景,讨论了与这些诗歌相联系的学派活动,以及从诗歌中反映出的各个学人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2.
诗词联句题赠属于社会交往的范畴,是我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雅士交际唱酬的一种高雅形式,其内容多为自勉、共勉、言志、抒情、议论、治学、警世等等,属于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小部件"。高晓声的题赠,意到笔随,自由发挥,不拘一格,生动活泼,充满幽默和智巧,而且大多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借题赠的诗词吐露心曲,在言外之意中跟朋友作深层次的交流沟通,既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又真善美雅,富有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3.
薛涛一生创作了500余首诗,是中国古代作诗最多的女诗人。薛涛一生赋诗四十余年,留存诗作92首,其中有酬唱赠寄诗35首。薛涛的酬赠诗,虽然不乏酬谢赞颂之辞,但并非都是官样文章,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后辈文人的关怀与鼓励,也有送别友人的愁绪,还有对远方友人的怀念与思念之情,更道出了薛涛归隐山林的心声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向往等丰富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心许子午兰     
友人赠我一盆伶仃的植物,瘦长的叶子,项部举着一簇花苞,那花苞左右分披了,一律是待放的姿态。友人告诉我说,这植物,脾性怪,偏在夜半开花,因而得名“子午兰”。  相似文献   

5.
归有光的散文中赠序文长期不受人重视,事实上他的赠序文反映了明代科举考试的弊端,揭露了明代腐败的政治体制,在艺术手法上继承了唐宋散文的传统,有其独到之处.对归有光的散文进行探讨,有利于全面认识归有光的散文艺术.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笔下有近百首诗词描写年轻女子的容貌情态和情爱心理,可总称为"女郎诗(词)",有赠妓姬、戏赠友人、代闺怨等三大类,其中以赠顾青霞、戏赠孙蕙的数量最多。从这些诗歌,特别是《梦幻八十韵》中,可以发现蒲松龄一生对于顾青霞最纯洁珍贵的恋情。由于对顾青霞的精神恋爱,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许多芳容髫齿、弱态生娇、充满诗意的女性,进而对男女关系进行思考,发表了"腻友"论,营造出一个关于男女友情和爱情的精神乌托邦。  相似文献   

7.
清初许旭的《友人游青州归漫成二律赠之》与陈玉璂的《青州行》均为涉及林四娘故事源流的重要材料.而《青州行》的创作表明陈玉璂与王士慎、王日高存在交往,并为王日高的《林四娘歌》写过题词.  相似文献   

8.
歌唱艺术是一门通过用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音乐作品思想感情的表演艺术。歌唱艺术的表现力在于能否准确和充分表现音乐作品思想感情,它包括歌唱艺术表现的再创造活动、歌唱艺术表现的“同构联觉”艺术、歌唱艺术表现的情感艺术、歌唱艺术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艺术四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的结果,是用语言来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文学翻译不同于非文学翻译.它的艺术观包括一、满足审美需要,突出形象传达;二、把握思维特征,处理语言变量;三、发挥译语优势,传达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10.
艺术是人类遗传基因和思想感情的形象表达,科学是实现这一表达的必然--它既是艺术表达的基础和手段,又是艺术本质要求的体现.人文精神不但是艺术的旗帜,也是科学诞生的胎记和社会本能.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的社会功能日益彰显.艺术与科学是一个整体,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相似文献   

11.
引证书法理论典籍 ,叙说“一笔草书”的来历、特征、艺术精神 ,以此艺术精神阐发王夫之以诗人思想感情为主导、强调诗意提炼、诗歌乃充满生命活力、生动完满的艺术整体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前期小说是以浪漫的、"自叙传"式的主观抒情形式为主要文体特征,这种叙述方式,让作家的思想感情同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融成了一体。作者以忧郁哀婉的笔调、典型的抒情方式以及鲜明的现代色彩,使自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与世界对话的艺术形式。郁达夫前期小说的个性化特征,是特定时代客观环境及作家在创作中主动探索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体现了毛泽东的语言艺术魅力,其碑文语言具有气势雄阔、历史厚重、概括力强、寄情深远和音调铿锵等特征。毛泽东的写作语言达到了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是我们学习写作文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形式的追求在艺术由重"再现"转向重"表现"的今天,成为体现艺术探索和表现新观念的重要标志.艺术的主体意识、意味、思想感情的表达,具体实现的手段就是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在艺术教育中,鼓励学生探索、追求表现形式,能够开启学生内心的艺术灵性和表现意识,促进学生探求艺术真谛,丰富艺术语汇,加强艺术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15.
南宋陈藻在广西创作了二十多首诗歌,描写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自身处境的感受以及与友人之间的寄赠酬唱。其诗歌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注重炼字、讲究韵味,感情真实、语言质朴。  相似文献   

16.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朗诵和歌唱虽分属于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但二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都以人声为载体.由于朗诵和歌唱的相似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二者存在迁移.  相似文献   

17.
敬语是日语的一大特色,在日语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日本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维方式,也反映出日本人的交际艺术.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艺术?这是作家批评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胡秋原曾借用普列汉诺夫的观点,认为“艺术者,是思想感情之形象的表现”、“艺术是借形象而思索”。这句话我们可演绎成这样一个结论:艺术是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这与鲁迅的“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是一个意思。它们同样包涵这样的内容:所谓形象、天物乃客观存在,但一旦经过表现、美化之后,它就不得不带上主观的色彩,打上作者的烙印,艺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主客观的统一、客观真实与主观真诚的统一。胡秋原和鲁迅对文艺的这种相同界定,是他们后来许多观点有共同之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剪纸艺术是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民间美术之一,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实用艺术。它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剪纸艺术是创作者思想感情、审美心理的直接体现,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率真至美的艺术形式。论文主要从剪纸艺术的寓意之美、技艺特点、构图特征、造型艺术、色彩之美等角度对剪纸的形式美进行论述,体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雷电颂”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屈原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完成了屈原形象的最后一次冲刺。其艺术特点突出 ,极具浪漫主义的特征 ,同时又有表现主义的成份 ,结合两者分析 ,才更接近作者的抒情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