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宇翔 《世界民族》2023,(3):112-126
1980年以来,洛杉矶的华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开始参与地方选举政治,并进入了市议会。在此基础上,华人精英又分别在2001年和2009年进入了州众议院和国会众议院,并在州议会和国会连续传承至今,洛杉矶华人参政形成了从市政府到州议会再到国会的完整链条。在这个过程中,华人精英固然起到了箭头作用,但也离不开华人在1990—2021年间四次重划选区的努力。通过历次重划选区,华人逐渐划出了一个亚裔占多数的州众议院选区,并以其为基础,划出了一个亚裔是第一大族裔的国会众议院选区,为华人进入州众议院和国会,以及保持其席位在华人内部传承奠定了选票基础。华人通过积极参政,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华人的族裔性得到了美国社会的认可,也突破了亚裔不问政治的所谓“模范少数族裔”形象。  相似文献   

2.
1975-2004年间移居美国的越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大量越南人逃离家园,蜂拥进入美国。随后的三十年间,全美的越南人数量从最初的数千人猛增至120多万人,形成了美国亚裔人口中的一个规模较大并对美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群体。越南人迁移美国及融入美国的过程虽然十分艰难,但却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并成为美国的“模范少数民族”之一。越南人对美国社会适应过程的独特性,对于我们理解和探讨当代美国种族与族群关系的特点、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学者比较重视美国其他族裔人口如犹太人、华人等与美国主流社会的融合问题,而对于越…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美国的华人约110多万人,不到美国总人口的5%,算得上是美国100多个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在正直的美国白人心目中,对这一少数族裔满怀钦佩与赞扬。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曾对邓小平同志说过:“华裔人数之少,与其对这个国家贡献之大,不成比例。”美国华人在科技、教育、机械、土木和电子等领域大显身手,经济领域也有显著成就,少数华人已进入政界,争取华人应有的地位与权利。华裔取得今日的成就与地位,并非出于美国主流社会——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对少数民族的“照顾”、“优待”,恰恰相反,华裔的成就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艰难困苦、靠自强不息的坚韧奋斗得来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来,亚裔美国人的人口增长很快。根据昨天透露出来的研究报告,亚裔美国人在就学和工作上现在已胜过其他少数民族和白人,并常被誉为“少数民族模范”。利用人口普查资料撰写的报告认为,亚裔美国人通常比美国白人所挣的工资高,而且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也比白人多。在亚裔美国人中间,只有越南移民低  相似文献   

5.
当今美国越来越重视对族裔问题和多元文化问题的研究,少数族裔心理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美国心理学家的关注。一、美国少数族裔心理学研究中的几个概念在美国,“族裔心理学”(ethnic psychology)研究是指对具有文化差异的个体在社会中所产  相似文献   

6.
美国20世纪60年代“奇卡诺运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皓 《世界民族》2001,122(3):19-26
“奇卡诺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墨西哥人争取民族自由、平等权利的一个社会运动,它是继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后的又一个美国少数族裔集团的民权运动.“奇卡诺运动”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唤醒了美籍墨西哥人的民族意识,并将处于“边缘地带”的墨西哥文化推向美国文化的中心.因此,研究“奇卡诺运动”不仅填补了我国美国学在这块领域的空白,有助于我们对生活在美国社会“边缘地带”的墨西哥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美国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华人主要聚居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华盛倾、檀香山和波士顿等地。据美国官方统计,全美华人已逾百万,人数居亚裔之首。华人靠三把刀(菜刀、剃刀和剪刀)谋生的状况已根本改变。他们打破了职业的樊篱进入各种专业性工作的领域。美国人普遍认为:“在美国白领阶层已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一份,这是华人社会最大的变迁。”最使美国人钦羡的是:按人口比较,  相似文献   

8.
美国少数族裔优惠政策肇启于国内广泛存在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发展不平衡,以及由此诱发的社会动荡和国家撕裂。为纠正这种社会不公,美国在"肯定性行动"中实施了包括就业扶助、教育促进、企业扶持和政府合同支持等一系列扶持少数族裔的优惠政策,客观改善了少数族裔的处境。但这些政策中基于族裔身份的区别对待,冲击了美国所追求的"无肤色社会"、"无(民族)集团宪法"的自由主义社会价值,受到了来自社会与国家的双重牵制而几近消停。在有关少数人保护不断加强和少数人身份特殊对待已成为国际人权共识的后"肯定性行动"时代,美国"色盲"族裔政策面临着价值困境和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9.
现代的离散者——对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又新 《世界民族》2007,70(5):38-47
菲律宾裔移民是当代国际移民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可以在世界130多个国家中发现菲律宾裔移民的踪影。最大的海外菲律宾人群体生活在美国,美国菲律宾裔移民已成为美国少数族裔群体中增长最快的一支,是仅次于美国华裔的第二大亚裔群体。因此,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0.
引言华人大批定居美国已有130多年。1980年,美国约有华人812178人。到1985年,据估计,华人人口增长了大约33%,约为1079400人,而且,如果移民政策没有大的改变,华人的人数今后还会继续增长。目前华人人数虽说还不足美国全部人口的0.5%,但他们是美国各亚裔集团中最大的一支。华人来美时间久,人数多,但对有关华裔美国人家庭的文献研究表明,论述其家庭生活的理论著述几乎没有,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也为数不多。除了早先的几种  相似文献   

11.
鞑靼斯坦与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境内的两个自治共和国 ,它们曾分别于 1 990年 8月和 1 990年 1 1月提出了主权要求 ,但是其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前者经过与俄联邦中央谈判 ,达成妥协 ,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形成了联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新模式 ;而后者却发展成为严重的政治危机 ,并升级为旷日持久的武装冲突 ,造成了灾难性后果。本文试图分析 :为何“主权之路”起点相近 ,其政治结果却截然不同 ?一、历史发展道路鞑靼与车臣都是在沙皇俄国的长期武力征服过程中被并入俄罗斯的。鞑靼人早于车臣人与沙皇俄国发生了联系。“鞑靼”这一族称最初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台湾的行政管理至少始于明朝初期.清朝康熙年间,中国已在台湾"原住民"居住地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开始涉及对台湾"原住民"事务的管理.从"夷"到"番"再到"山胞"的称谓变化,反映了中国中央政府或台湾当局使台湾"原住民"从"化外异族"变为"化内之民"的过程.而日本帝国主义在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期间,则把台湾"原住民"称作"蕃",后又改称为"高砂族"."原住民"族称变化中隐含的政策变化,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的"原住民"运动、政治生态和"台独"势力,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山地平地化"为主轴的台湾"原住民"政策和试图使台湾"原住民"迅速走向汉化的政策意图,为80年代以后兴起的"原住民运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3.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大多庄学研究者过多关注“逍遥游”具有自在逍遥方面的涵义,而忽视“逍遥游”境界具有层面上的差别和达到“逍遥游”的前提。本文在梳理前人对庄子“小大之辨”理解的基础上,指出“小大之辨”是达到逍遥游境界的前提。并且考察中国先秦典籍中“大”这一范畴的不同内涵,指出庄子诗学思想中的“大”与先秦其他各家不同,超越了伦理层面的道德意义而更具有审美层面的内涵,与处于西方文明源头的朗加纳斯的崇高范畴具有汇通意义。位于人类文明早期的朗加纳斯和庄子在各自文化的源头确立了崇高在社会及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是对人的自由精神的一次提升,是对人超越现实要求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历史视野中的"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世界民族》2007,4(2):13-18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它们是矛盾着的对立面,全球化的发展似乎注定要带来对民族-国家及其主权的否定;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二者都是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所引发的必然的社会结果,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只要阶级还存在,无论全球化如何发展,民族-国家都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15.
"亚溪"家庭是达赖喇嘛的血亲家庭,是西藏社会中新的元素."亚溪"始于七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共出现6个"亚溪"家庭,他们享有清朝中央政府封赐的"辅国公"爵位和西藏地方政府赠送的庄园和大量财富,有优裕的生活和极高的社会地位,但不能干预西藏的政事."亚溪"贵族名分的起源不仅仅限于血统体系,也采取收养养子,或入赘的方式来承袭.这个特殊家庭的产生和延续,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贵族社会的隐秘和西藏僧俗世界的矛盾斗争.  相似文献   

16.
“民族”是一种多元、多维和多层的综合性的社会存在 ,因此 ,随着观察者的立场、视角和背景的不同可得出不同的结论和定义。本文仅根据欧洲委员会的相关文件中使用“民族”和“族群”的情况 ,从考察欧洲法律文书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使用入手 ,探讨“民族”的政治属性 ,并以此展示近几年在国内广为流行的“族群”与“民族”的关系问题。充分认识“民族”的政治属性 ,将有助于我们消除在对待“民族”概念上的一些误解 ,有助于提高对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理性认识 ,在实践上有利于各民族在国家层次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龚自珍是个"剑气"与"箫心"兼具的人.堂堂的"剑气"化作批判社会、变革天下的理想抱负和刚直不阿、奋勇前行的人生动力.但理想的破灭和人生道路的坎坷,又使他用哀怨的"箫心"抚慰自己的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民族工作,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上下展开的民族识别中,它成为了识别族群身份、划分族群族属的重要标准。但是,现在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鉴于史学界对“华夏族”这一概念使用的随意性 ,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华夏族从一开始便是一个复合概念 ,不是指古代某一部族 ;华夏族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 ,至春秋战国时才开始用“华夏”作中国的代称 ,对远古的原始部族不能使用这个称谓 ;并分析了将仰韶文化创造者误认为“华夏族”的原因以及“华夏”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术语"民族国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西湖 《世界民族》1999,(2):80-80,封三
“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叶的西方。此词除去政治学的含义,从字面上理解是一个民族建立的国家,因为民族(nation)用的是单数。实际上,在“民族国家”里除了建立国家的主体民族外,还居住着其他人数较少的民族。民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