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世纪以来的历史学发展中,法国年鉴学派无疑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说19世纪的历史学以德国兰克学派的实证史学为代表的话,那么20世纪的历史学叙事模式则主要是以法国的年鉴学派为典型。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自独立之始就承袭了古希腊的自然主义思维方式,并深深地打上了建构理性的特性。首先,斯密之所以构设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大程度上就源于接受了重农学派的自然主义思维,后来无论是李嘉图影响下的英国学派还是萨伊领导下的法国学派都继承了斯密经济学中的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思维;其次,边际革命的兴起导致了经济学转向对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研究,从而使得经济学的自然主义特性更为凸显;最后,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名义上继承了英国的"古典"或"新古典"传统,但其基本思维已经被法国的唯理主义传统改造了,从而具有了强烈的建构理性特性。经济学的建构性之所以日益隆盛,根本原因就在于,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主要勃兴于启蒙运动以后,而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唤醒知识分子的理性,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家逐渐倾向于把理性视为人类实际行为的依据,或者希望基于建构理性发现社会规律并用之指导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
自然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法国,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法国的自然主义要求作家用科学的态度,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描述,达到真实再现生活本来面目的目的。20世纪初,自然主义被少数美国作家应用于文学创作。美国的自然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法国题材主要来自社会低层、创作的非道德态度等自然主义特点;因受多种社会思潮和其特有的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了乐观主义、浪漫主义等鲜明美国特色的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中国的比较文学能否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派,不在于它的量,而在于它的质,在于它有没有自己区别于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苏联、日本、德国等国家的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独立体系,在于它能不能以及实际上有没有向比较文学提出自己的独立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重新分析了世界各主要的比较文学学派的实质意义及其理论和方法上的局限性,提出了自己对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的认识,并梗概地论述了中国比较文学应有的与其它比较文学学派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以来,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在创作和理论上往往被人们相互混淆、彼此等同。正象美学家朱光潜所说:十九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朝过去看,不但没有和浪漫主义划清界限,朝未来看也没有和自然主义划清界限”。其实,不仅是法国的现实主义,就是当时整个欧洲的现实主义也没能和自然主义划清界限,从而使现实主义在  相似文献   

6.
范方俊 《江淮论坛》2012,(3):162-166
比较文学是从文学史中分离出来的,把比较文学视为文学史的一个分支,或者是文学史研究的一个辅助性学科,一直是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基本立场。法国文学史研究大家居斯塔夫·朗松尽管不在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列,但由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文学史研究性质.以及朗松本人在法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影响关系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使之成为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公认的先驱人物。朗松的《龙萨怎样创造?》不仅是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一篇经典范例,而且对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文学史研究性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经历了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与中国学派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变异学研究的学科方法。国内学者多从纵向的角度考察这些学派与学科方法的更迭变化,忽视了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凸显的是比较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性,这是对学科发展过程的深一层把握。从横向看,中西方比较文学在建构学科理论时存在着两个误区:过分注重学派建构与文学真理的诉求;学派固守疆域,文学真理压制了文学他化的灵性。中国学派提出了变异学研究,虽然也有学派疆域与真理残留的尾巴,但它突破了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局限,是国内比较文学有代表性的学科理论之一,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是近代西欧历史研究从产生到繁荣的时期。此期间,历史学摆脱了对哲学、神学的依附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随着历史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史学大师与学派,如德国的朗克学派、法国的古朗治学派、英国的牛津学派和剑桥学派等。与此同时,对古代希腊、罗马历史的研究也在西方发展起来。由于历史环境的差异,各国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德国在古典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以希腊、罗马史研究并重:法国则以罗马史见长;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主要兴趣集中于希腊史。19世纪后期这种局面虽有所改观,但重点仍在希腊史领域,并开始注意…  相似文献   

9.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思想家第一次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农业发展理论,大农场制理论是他们的核心观点之一.近来国内学界重点关注重农学派重视农业的原则,以期借鉴于中国的当代农业建设.但是这一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考察18世纪法国的大农场制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法国重农学派的农业发展思想和大农场制的意义,也有利于进一步思索同样是小农占优势的法国农村是如何共存大农场制的.  相似文献   

10.
茅盾文论从自然主义一直发展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阶段,在各阶段的主流文论中都吸纳了不同养料已融入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体系。茅盾通过对法国自然主义理论的吸收转化,完善和提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尽管茅盾也受到俄国现实主义理想型、功利性的影响,但相比之下他还是更为看重文艺的客观性,着重于文艺的自身规律。茅盾文论是以法国自然主义为基石,同时也有俄国现实主义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库恩用“范式”理论分析了科学的常规时期与革命时期,而比较文学也符合这种范式.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在“欧洲文化中心的历时性范式”之内,运用科学实证主义方法将比较文学精确化、规范化,基本确立了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但也因此出现了范式内不能解决的“反常”现象.后来美国学派又在“西方文化中心的共时性范式”之内暂时地解决了法国学派的“反常”现象,确立起了平行研究模式,但与法国学派一样再次将比较文学置入危机的深渊.结合李凯尔特对现实的哲学分析,不仅论证了“自然科学的元范式”追求同质化的本质,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学派所提倡的“异质性”的合理性.因此中国学派的探索完全能够摆脱法美学派的范式束缚,将比较文学引向一条健康规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史学如何走向世界?这自然是一个“宏大话语”式的论题,需要汇聚各方智士仁人之识见,我个人多年从事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由这个题目自然地想到了法国年鉴学派。有道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法国年鉴学派走向世界的历程可为证明。1919年,年鉴学派的创始人吕西安·  相似文献   

13.
面对历史留下的问号———自然主义文学批判探源张冠华一历史留下的问号从史料上看,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被介绍到中国来,是本世纪一十年代,在以后研究、批评、借鉴的八十多年中间,它曾有二段“辉煌”时期:1921年———1922年,沈雁水、郑振铎、周作人等倡...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内部继法国学派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比较文学研究学派.在对比较文学的定位上,美国学派反对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局限于文学史的范围,将文学批评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在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上,美国学派不满足于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局限于“事实关联”的影响研究,倡导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的“平行研究”,并旗帜鲜明地把“文学性”确定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美国学派的理论视域及文学理论研究性质,顺应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文学格局的发展方向和变化现实,其对比较文学的积极拓展和深远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李伟萍  朱丽 《兰州学刊》2006,(12):163-165
明治三十年代末,日本文坛掀起了以告白自己为主要特色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在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涤荡和日本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日本自然主义以“自我”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创作主张。以法国自然主义文学为镜,可看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明显呈现出觉醒了的近代知识分子难以确立“自我”的“愚钝迷惑”的特质,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以“私小说”的独特文体对日本近代文坛的繁荣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方汉文 《学术界》2008,(1):28-34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在新世纪中进入本土化阶段,这种本土化是全球化语境的必然产物,主要特征是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形态、理论依据和主要观念,是世界比较文学学科阶段性标志,使世界比较文学走出欧洲中心论与法国学派或是美国学派的影响,成为多元文化所共享的一种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7.
德国历史学派再认识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学自主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按照现代宇宙观对西方演化经济学诸流派进行创造性综合并建设中国崛起的国民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自主创新的两项重要工作,这种工作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经济思想史中的许多重要流派。德国历史学派的宗旨与中国经济学自主创新战略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不仅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重要先驱,而且在19世纪下半叶对推动德国崛起并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马克思经济学在主体上与德国历史学派都是同一种哲学传统和经济学传统的产物,而这种传统与中国哲学传统之间又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和开创中国经济学研究传统都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术》2000,(1):237-241
从七十年代末比较文学在我国正式建立、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开始,建立中国学派的呼声就不绝于耳。所谓“中国学派”,乃相对于注重影响研究的“法国学派”与注重平行研究的“美国学派”而言,有的学者还设计勾画出了它的形态:一要以中国为主,按我们的需要对国外的东西加以吸收或摒弃;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若干特征丁晓原开放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一大特征。以真实而迅捷地反映时代与生活现实图景见长的报告文学,也自然显著地带有开放的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报告文学正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开放的产物。报告文学的发源地在欧洲。法国自然主义作...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期西欧的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传入中国,陈独秀首先提到自然主义文学思潮,胡愈之最早专门而系统地介绍自然主义文学理论,茅盾对自然主义在中国的介绍和提倡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大量历史事实的举证,描述了自然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