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意义上的除草剂诞生之后,美国出于战争需要将农用除草剂研发为战术除草剂。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为消除森林屏障、切断越共游击队的粮食供应,在越南南部喷洒了大量战术除草剂,对植被造成大面积破坏。美军发动除草剂战争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进一步恶化了其在越南战争中的处境。除草剂战争在越南南部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引发世人对除草剂问题的广泛关注,也使美国受到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尼克松政府力主实施缓和战略,逐步终止喷洒战术除草剂的行动,并将禁止使用生化武器与环境保护纳入国际合作的议事日程,从而推动了美苏关系的缓和以及冷战局势的进一步演变。  相似文献   

2.
祝洁云 《新天地》2012,(6):26-27
南海争端波诡云谲20世纪50年代,南越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占领了西沙的永乐群岛,而中国则在永兴岛驻军。双方从此在西沙海域武装对峙了十几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加快了从南越撤军的步伐,为了把美国佬拖住,南越政权对西沙这个战略要冲蠢蠢欲动。1973年9月,南越将南沙群岛的南威、太平等十多个岛屿划人南越版图。南越还偷偷地把中国在南  相似文献   

3.
1972年,美国尼克松政府为了推动越战“越南化”政策的进程,尽早从越南撤军,实施了向南越提供紧急军事援助的“超大计划”:向南越提供以F-5A型战斗机为主的各型武器装备,增强南越军队的装备储备;通过谈判使盟友伊朗提供急需的战斗机.“超大计划”中美伊战斗机合作不仅深化了美伊关系,而且为美国越战“越南化”政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1960年已经显现执政危机的南越总统吴庭艳想要镇压国内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活动。英国将其视为把“镇压马来亚共产党活动经验”植入南越的契机,由此加强英美“特殊关系”,重新彰显大国地位。“镇压”南越境内共产党运动,保障吴庭艳亲美政权继续存在是英美双方的共同目标。虽然英国顾问团最终得以进驻南越,但在其进驻南越以及后来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受到美国不同程度的制约。究其本质,双方追求各自利益的过程中是否有共同契合点乃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美国媒体与吴庭艳政权的覆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3年南越境内发生了佛教危机,引起了美国媒体的格外关注,报道数量猛增,越南问题开始进入美国普通民众的视线,在越南问题上美国媒体的作用凸现.佛教危机期间,美国媒体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载体,通过报道,深刻地揭露了美国媒体和政府决策间既相互博弈又共生、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1975年,南越政府垮台,前政府官员、军人及其家属因为惧怕共产党的报复和惩罚,或是跟随美国人撤退,或是自己逃亡至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此后,大批越南难民出于各种原因逃亡至美国,美国原先的难民政策难以应付,于是在1980年,联邦政府出台了新的难民法以应付形势的变化,难民政策的发展呈现规范化、理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淑文 《山西老年》2014,(12):19-19
1964年秋,美国策划了"北部湾事件",开始往南越增兵,同时对北越进行大规模的轰炸。1965年2月7日,美国总统约翰逊下令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向越南民主共和国发动了全面攻击。  相似文献   

8.
自从美国侵略者头子约翰逊于七月二十八日宣布立卽向南越增派美国侵略军五万人后,美国政府加快了增兵南越的步伐。三个月来,侵越美军总数已达十六万人。据最近美国方面消息,美国在南越的兵力“卽将达到二十二万五千人”。看来,约翰逊政府一面继续大唸其和平经,一面却大举增兵,悍然要在越南和整个东南亚打一场朝鲜式的侵略战爭。为了配合侵略越南的扩大战爭冒險,美国统治集团还开动宣传机器,力图宣扬美国目前的生产如何“高漲”,美国经济力量如何“强大”。七月二十八日约翰逊的声明发表后,  相似文献   

9.
1963年末推翻吴庭艳的南越军人政变,是一个对越南战争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美国肯尼迪政府鼓励和支持了这场政变,从而大大加强了美国在南越的政治义务,加速了军事上越陷越深的趋势。不仅如此,这个事件还提供了美国战后秘密干预第三世界国家或地区内部政治的一个实例,并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美国与其附庸政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丁锐 《今日南国》2013,(9):34-34
1974年1月,中国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完整,对南越的挑衅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打击,挫败了南越的嚣张气焰,而在这一战中.南越的很多表现。都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1.
1961-1971年美国在越南的除草剂行动不仅没有达到其最初的目的,反而引起了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的强烈不满和谴责,在国内反战运动和联合国日益关注环境问题的压力之下,尼克松政府被迫决定1971年彻底终止在越南战场使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12.
朝鲜半岛当前的核危机是由第一次朝核危机升级而来。危机爆发后,美朝双方展开了首次公开双边谈判,并发表联合声明:朝鲜同意暂缓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支持南北联合宣言中提出的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美国郑重承诺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和其他武力,不干涉朝鲜内政。然而,在第二轮会谈结束后,由于美朝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南北对话与特使交流方面无法达成一致,双边关系趋向紧张。朝鲜从反应堆拆除燃料棒,并拒绝国际检查员采集测试样本的举动使危机达到顶峰。由于担心朝鲜可能在被迫情况下采取极端行动,美国在不放弃外交和加强军事准备的前提下策划对朝空袭。此时,美国前总统卡特访朝传递出了朝鲜愿意重返外交谈判的信号,美朝借此契机回到谈判桌上,并达成了解决朝核问题的框架协议。但协议存在诸多隐忧,主要表现为:美国将对朝政策与整体外交战略挂钩,影响了解决朝核问题的一贯性;美国对朝政策需要兼顾韩国立场;美国对朝政策受到官僚政治制约。框架协议存在的问题也孕育着美朝关系和朝鲜半岛局势重趋紧张的可能性,为朝核问题的再次浮现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3.
从1955年起,美国出于反共的需要,在越南南方扶持亲美的吴庭艳建立政权。尽管吴庭艳亲近美国,但他亲美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当美国出于战略考虑要求吴庭艳进行符合美国利益的改革时,遭到了他的拒绝。这导致美国与吴庭艳产生了矛盾,并最终造成吴庭艳死于美国支持的军事政变。吴庭艳统治的终结是美国对越政策的转折点。美国由幕后逐渐走向台前,并最终全面卷入越战。  相似文献   

14.
越南战争是美国在冷战时期遇到的最严峻的军事考验之一。为了使这场战争国际化,美国强烈要求其最重要的盟友———英国向越南派兵。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英国拒绝了美国的出兵要求,采取了与美国相悖的脱离政策,并坚持谈判解决越南问题的立场。美英在越南战争问题上的分歧给美英“特殊关系”蒙上了阴影,以至于有学者将约翰逊-威尔逊时期称为美英关系史上“几乎忘记了友谊”的“贫瘠年代”。  相似文献   

15.
韩国参与越战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964年以后,应美国的要求,韩国5次向越南派兵。1966年至1973年间,在越南的韩军一直维持在近五万人的水平上。为此,美国以工资、津贴以及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形式向韩国支付了大笔"佣金"。这些额外的外汇收入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经济"奇迹"的动力之一,而赴越韩军也因此成为美国变相的雇佣军。  相似文献   

16.
冷战时期,美国与韩国订立了联盟关系,两国曾是亲密无间的盟友.美国向韩国提供军事、经济援助,韩国坚决站在美国一边,为美国马首是瞻;冷战结束后,韩国经济腾飞、民族意识上升,加之美国的战略调整,韩国与美国距离拉大,分歧加深并公开化.美韩联盟关系由"主从型"向"伙伴型"转变.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美韩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战略目标,在转型后将会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并以相对稳定的模式长期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摆脱越南战争的泥潭以及由此带来的与苏联对抗中处于下风的不利局面,开始全球性战略收缩。在东北亚地区,美国抛出了旨在减轻美国对日、韩战略负担的交叉承认方案,其核心是谋求在朝鲜半岛制造南北朝鲜被由美日韩构成的"南三角"和由中朝苏组成的"北三角"分别承认的局面。交叉承认的本质是在冷战时代背景下的国家集团间外交。依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各当事国对朝韩两国态度的变化,交叉承认问题的变迁分为南北三角对峙、"北三角"分化和后交叉承认三个时期。交叉承认未能实现其初衷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利益。目前,随着朝核问题由于美国和朝鲜在朝鲜先弃核还是美国先同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一问题上僵持不下,重提交叉承认以促使美国承认朝鲜、给予朝鲜安全感未尝不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一个选项。  相似文献   

18.
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美拉之间的又一次历史性合作。美国试图根据自己的意图和标准掌握美洲自由贸易区主导权在拉美国家引起了不同反应。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共同体主张南美国家以一个整体有条件加入美洲自由贸易区,挑战美国主导地位,古巴、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组成的反美三国同盟坚决反对美洲自由贸易区,并提出玻利瓦尔美洲替代计划。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乃大势所趋,但它的建立将会充满曲折和斗争,合作与冲突并存仍是贯穿未来美拉关系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9.
林登.约翰逊虽然没有把越南问题看作是美国外交的中心,但是,由于他断然拒绝了越南“中立化”的建议,先后批准了“34A行动计划”和“横滚”作战计划,实施“雷鸣行动”,命令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登陆,从而将战火一步步烧到越南北方,使越南战争日益成为一场“美国人的战争”。而他本人,由于美国日益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被迫声明不再竞选连任,付出了惨重的政治代价。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单方面宣布建立非洲司令部后,非洲国家反应强烈。两篇南非学者的相关文章反映了非洲人民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的普遍反感、反对,非洲国家明了美国此举背后的现实主义考量,清楚此举对于非洲的不良影响,同时也表达了非洲国家自立自强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