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腐败行为与价值失范章昌文腐败一词在汉语中的本义是指事物的腐烂或者变质。《汉书·食货志》上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1]《辞海》、《辞源》、《新华字典》诸辞书的解释大都缘于此。腐败一词被引用到我国的政治领域,泛指党政官员、...  相似文献   

2.
热猫,动物学著作称“大熊猫”,台湾出版的辞书同。但《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均以“猫熊”为正名。从动物学分类来看,“大熊猫”既不属于熊科,也不属于猫科,大陆辞书的处理欠妥。偏正结构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构词方式,但也有一部分词是正偏结构,如“豆腐脑儿”、“铁丝”等。  相似文献   

3.
“朕”本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朕”的本义,受《说文》及《段注》影响,多释为“舟缝”,以至权威性辞书,像《汉语大字典》等也保留此说。遗憾的是,遍查所见古代文献,“朕”当“舟缝”讲,无证。笔者借助词义“同步引申”规律,考察“朕”词族系统,研究“朕”字源流关系,参考《尔雅》释义,认为“朕”本义当为“给予”无疑。形成本文,所得启示:形义关系固然重要,但从语言本身解释语言才最为可靠。形义关系该利用,但切忌拘泥被释字形体本身,必须考察其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的一部汉语语词词典,但其书证晚出现象严重,补证这些滞后的书证,对于词语溯源和辞书编撰均有裨益。“二程语录”语词颇具特色,然辞书对其重视不够。本论文以“二程语录”语词为考察对象,共提前《汉语大词典》首引书证滞后的单义词169个。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权威的汉语语文辞书,但某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文通过《建康实录》中的“练实”、“笃尚”等词,分析《汉语大词典》中个别词语词条需补正之处。  相似文献   

6.
元明清白话文献中的“国家祥瑞”一语,除了它的字面意思外,还有瑞雪的意思。但是它在今天所见的大型辞书《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里都未当作词条收录。事实上,当作瑞雪义的时候,“国家祥瑞”已经凝固成了一个词。此外,“国家祯祥”、“祥瑞”,也都有瑞雪的意思,上述辞书对前者未收录为词条,后者虽然收录而却未列这一义项。考释“国家祥瑞”可知其还有“瑞雪”一义。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词典》同形字处理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同一个字形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的词 ,这样的字称同形字。讨论汉语字词关系时 ,同形字问题不可逾越 ,字典辞书的编写也必须妥善处理。《汉语大词典》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但是也还存在不少可商榷之处 ,如“但”、“修、修修、修然”、“兹”、“吴”、“拖”等。讨论这个问题 ,有利于对汉语字词的深入研究和字典辞书的编写与修订  相似文献   

8.
一部实用而精深的字典──《汉语通用字字典》略评周守晋冯瑞生先生主编的《汉语通用字字典》(以下简称《字典》[1].是一部颇有特色的辞书。作为“字典”,即使近年来辞书热,却也很少见到形音义赅备,处处考究其语用、语义、语法的汉字方块字字典。编词典已是件苦差...  相似文献   

9.
对于《周易》语词的训释,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给语文辞书的释义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或囿于一家之言,或疏于借鉴当代研究成果,有些《周易》语词的词典释义往往有失精当,未臻本义;词条中书证的列举也存在着不少滞后的现象。《汉语大词典》是我国权威的语文辞书,文章以该词典为考察对象,对其6条《周易》语词的释义进行考辨,并列举引例滞后的词条17例,以及《汉语大词典》未收的常用《周易》语词1例。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收“幺蛾子”一词,薛克谬、刘晓颖考其本字为“天俄”,但难以得到文献例证的支持。经过进一步考订本文认为,“幺蛾子”本字为“妖讹”,本义指“谬误怪乱”。  相似文献   

11.
“以”宇在上古汉语里是动词,本义是“提携”、“带领”.在中古汉语里,“以”由动词虚化为介词,且这一用法非常普遍,并更虚此为连词,这也是中古汉语常用的语法特性.今读《左传》中的部分篇目,针对所涉及的“以”字的句式,从语法方面进行分析辩识。  相似文献   

12.
所谓“内部参校法”,就是利用辞书内部的信息,进行相互参照、比勘,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订补修正。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辞书编修的效率,较大程度地减少辞书的失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文章结合《汉语大词典》的“水”部修订工作,介绍了这一方法的操作过程,并探讨了其在辞书编纂、修订中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型语文辞书修订漫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型语文辞书修订漫谈伍宗文到1994年4月,“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共收列54678字的汉字楷书单字大汇编《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和“共收词语三十七万余条,约五千万字”的《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先后出齐①。这两部...  相似文献   

14.
“常”义辨     
“常”的本义非为“裳”许慎《说文》释“常”为“下帬也。”段玉裁注:“《礼记》深衣续衽钩边要缝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废矣。”《说文》认“下帬(裙)”,为“常”之本义,“裳”为或体。考之《尚书》《易经》《诗经》《尔雅》等书,“常”“裳”有别,无一相混,许慎、段氏说法无证可据。如《书·立政》:常伯、常任、常事、常人  相似文献   

15.
以嘉靖《保宁府志》为研究对象,考释其中俗字“女占”“ ”“ ”“熳”“ ”和“ ”,结合历代俗字文献进行研究,以展现其流变概貌,推动汉语俗字研究的发展,为大型辞书的编纂与修订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6.
论辞书释义的借鉴赵应铎改革开放以来,辞书事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一些高质量的辞书如新版《辞源》和《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相继出版;辞书理论的研究也空前活跃,一些理论著作先后问世。然而就在这同时,有些连什么是词,什么是词义都辨别不清...  相似文献   

17.
得”本为动词 ,其本义为“得到、获得”。在禅籍中 ,它由其本义发展繁衍出不少新的意义和用法。这些意义和用法既不见于隋以前的文献中 ,又不存在于现代汉语中 ,诸辞书也皆未载。由于禅籍都是用唐宋口语写成的 ,因而禅籍中“得”的这些特殊的意义和用法 ,也就突出地反映了唐宋口语中“得”的意义和用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汉语“根据”,从词性上讲,有名词、介词、动词的区别.就含义来讲,是以作为名词或介词使用的较多(作为介词用的"根据",是仅就汉语而言);作为动词用的较少.而作为名词用的“根据”,据笔者分析,又有本义、转义和引申义的不同;并且还可把它的本义再分为普通名词和哲学名词两种;又可以把作为普通名词用的"根据"按照对于它的本义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只是针对着作为普通名词用的"根据"而有所论究,兼评形式逻辑教本中有关的问题,至于上述的其它方面,另外有所评论.对于普通名词"根据"的解说,就汉语来讲,管见所及,是以新版《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两种辞书中“根据”条目里的解释被大家当做通说的.但是,窃以为不妥当:  相似文献   

19.
“发”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古今都很常用。它有两个来源,即“發”和“髮”,原本音义皆不同,汉字简化两者合二为一。去声“发(髮)”用法比较简单,其本义是头发,引申而表长度单位,这个意义今已不再使用;平声“发(發)”,较之前者,用法灵活而复杂。其本义为发射,它的引申义很多,其中有不少沿用至今。对多义词而言,必须首先抓住本义,然后依源导流,梳理引申义,这样才能使纷繁的词义条理清晰,脉络分明。这种工作,对研究汉语历史词汇、促进词义研究的深入以及字典辞书的编纂,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代王褒的《责髯奴辞》中有“伦嗫穰”一语,旧无释.而辞书有据之以为“伦”字建立义项者,又有截取“伦嗫”以为一词者,其误皆由不明此语为“抢攘“嗫嗫”之别构.因据古籍所载,辨明“伦嗫穰”实与“抢攘嗫”相同,在文中为形容髯奴胡须毛发纷乱、口腮耳颊蠕动之貌的两个联绵词,也是古书中常见的两个联绵词.再此基础上,还纠正了《辞源》、《汉语大词典》等辞书中有关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