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卖官     
田东照  张帆 《决策》2001,(1):52-53
东华市书记陆浩宇与夫人祁云为儿子陆伟的婚事发生了分岐,陆浩宇的意见是越简单越好,不摘仪式,不搞宴请,对外封锁消息,自家人订一桌子饭吃了完事,而祁云的意见正好与他相反,仪式要搞,宴请更不能少。夫妻俩都深知说服对方的困难,当到了第四天晚饭后,祁云说了自己的意见,陆浩宇这才尽量把话说得平和一些:“咱不是一般人,咱是市委书记,大操大办影响不好。”  相似文献   

2.
东华市书记陆浩宇与夫人祁云为儿子陆伟的婚事发生了分岐,陆浩宇的意见是越简单越好,不搞仪式,不搞宴请,对外封锁消息,自家人订一桌子饭吃了完事,而祁云的意见正好与他相反,仪式要搞,宴请更不能少.夫妻俩都深知说服对方的困难,当到了第四天晚饭后,祁云说了自己的意见,陆浩宇这才尽量把话说得平和一些:"咱不是一般人,咱是市委书记,大操大办影响不好."  相似文献   

3.
低情商优势     
<正>你要别人还你钱,这和你暗恋一个人是一样的。你以为对方和你一样心知肚明,其实对方压根就不知道;你非常纠结要不要开口表白,因为没准一开口,连朋友都没得做。人际关系带来的焦虑大体都是这种模式,容易陷入两种猜测:对方的信息跟我是不是同步?我一旦行动,对方的反应是不是符合我的预期?这么一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我真的相信这一点。我们希望觉得自己很好,但对我来说,让对方觉得自己很好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每当我见到某个人,我就想象对方身上带着一个看不见的讯号:“让我感觉自己重要!”我会立即回应这个讯号,结果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些人自视颇高,他们无法了解对方也同  相似文献   

5.
冯社浩 《经理人》2013,(9):108-109
商务谈判往往是由于彼此的坚持导致破裂,仔细想一想,很多时候其实是源于双方都偏离了自己真正的需求。围绕着了解对方真正需求这一总体原则,在商务谈判中适时运用四大说服方法与技巧,就能成功说服对方,达成谈判目标。  相似文献   

6.
你已通读谈判指南书至T条目并遵其行事,你已发现双方的核心利益所在,你通过脑力激荡寻找有创意的解决方案,甚至已经与对方公司代表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你的行为均正确合理,却仍未能签订合同。如何将对方的犹豫转变为肯定?多作让步绝非正解。若此时对方面临双重选择:要么接受你提出的交易条件。要么进一步谈判,则切不可修改提案,做出让步,因为每次让步都于无意中鼓励对方拖延时间,谋取更多利益。某些情况下,你必须在交易降至底线前,迫使对方作出抉择:要么接受目前的交易,要么一无所有。你的目标不应当是下达“接受或拒绝”的最后通牒,而是精…  相似文献   

7.
正通常来说,沟通路径越短,越容易达成目的。什么是沟通路径?就是从沟通原点到实现沟通目的所花费的时间、步骤、过程等。沟通路径并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目的,不同人所花费的时间、步骤不一样。缩短沟通路径不仅会节省对方的时间,也会促成对方帮助自己达成目的的意愿。那么,如何缩短沟通路径?精简性。在工作中,你说了一大堆,别人却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把与目标无关的多余信息删掉,只留下最核心的信息,有利于对方清晰了解你的诉求。和人沟通时,特别是工作状态中,要假设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为对方呈现一目了然的精简信息,更有利于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办公室里太多令人不愉快的事,是因为老板和员工都把看不惯对方的想法闷在心里,让不满情绪直逼爆发的临界点。办公室里潜藏了太多令人感到不愉快的事,甚至偶尔还会发生一些很令人烦恼的事情,而之所以会有这些事情,主要还是因为老板和员工似乎都认为太直接坦白地把话说开,好像有点不是很恰当,于是都把看不惯对方的想法闷在心里,让不满情绪直逼爆发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9.
人们碰到僵局时,常会迟疑不决.应该立即采取主动呢?还是等待对方采取行动打破僵局?常识往往告诉人们,应由对方率先采取行动.也就是做出让步,更有利于自己.但是,问题在于,如果对方不让步,僵局的持续会对双方都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导致败局的产生.因此,面对僵局,明智的谈判者会设计几套解决可能出现僵局的方案就可以更好地驾驭谈判了.由此在谈判僵局面前,最主要的是树立应付谈判僵局的观念,找到化解僵局的思维角度.  相似文献   

10.
冯社浩 《经理人》2013,(8):98-99
谈判者都希望能了解对方的底线,最直接的一招就是将对手变成"朋友",只是这种"内奸法"毕竟不是常规之法。大多数情况下,谈判双方也不可能像《无间道》一样在对方阵营安放卧底,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揣摩推测对方的底线在哪里,以增加谈判的准确性。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负责过销售渠道拓展与管理,接触过苏宁、家乐福、沃尔玛等不同类型的各种卖场,与其进行全国范围的渠道合作谈判。不管是哪一种合作模式,谈判者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金子,无论作主角、作配角,都闪闪发光,不失本色;人才竞争是品牌,无论炫耀自己,战胜对方,都无比坚挺,不失时代特色;人才是过程,无论发挥不发挥作用,时常有时常无,永远需要,永远短缺.  相似文献   

12.
握手     
正钱贵特爱跟人握手。钱贵跟人握手通常是这样的,他一遇上熟人,脸上立刻堆满笑容,一双大手就伸了过去,和对方紧紧相握:"哎呀,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都快想死我了!"然后抽出一只手,在对方的肩膀上"嘭嘭"地拍着。钱贵见了谁都握手。一次,体育组的孙伟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3.
初到巴黎     
张悦悦 《决策探索》2011,(23):88-89
其实并非第一次来巴黎,不过前几次是作为观光客,这次则是因为工作原因要在巴黎生活上一阵子。由于一直生活在英国,去巴黎工作这件事也显得格外有趣。很多人都知道,英国和法国算是一对“欢喜冤家”:虽然常常羡慕赞美对方的文化,但表面上又互相看不起,编了很多嘲笑对方的段子。  相似文献   

14.
危情时刻     
朱凌波 《经理人》2000,(1):90-91
你所有的努力都是防止对方使出致命的“杀手锏”,而你最致命的“杀手锏”就是让对手明白,他的“杀手锏”是一把双刃剑,伤害你的同时也会刺杀他自己。  相似文献   

15.
河之洲     
《领导科学》2012,(9):32-33
人生何妨侧侧身以前在农村,经常看到一条窄窄的田埂上,两个挑着重担的人相遇,竟然能安然无恙地通过,秘诀很简单,就是都侧一侧身,给对方腾挪出一点空间。而在交会的时候,两个农人还会气定神闲地打个招呼,问候一声。侧个身,既是给对方留下空间,也是给自己留下余地。一个多么简单的人生道理,却总有人不明白,结果造成势不两立,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16.
<正>人人都在办公室里坐着的时候,就很容易养成一种坏习惯:不管大事小事,不管什么时间,也不管是否会打断对方的工作,只要想起来,就去打扰对方。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在传统的办公室里工作效率低下,这就是关键原因。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之后,你很难设想一个无法立即得到反馈的世界是什么模样——不管事情多小。你需要认识到,并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立即得到解答。没有什么比拿着一个无须立即得到答案的问题去打扰别人更傲慢的行为了。你要明白,并  相似文献   

17.
张东 《秘书之友》2009,(7):15-16
秘书在工作中时时处处都要与人交往,而由于其非权力支配性和非职责限定性的职业特征,在沟通时往往容易处于被动的局面。如果秘书在交际时过多地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引发交际障碍。秘书如能在工作中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即从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真切体会对方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第一的秘诀     
黄鹤 《领导文萃》2014,(13):98-98
正20世纪70年代,日本有家玻璃厂为了扩大安全玻璃的市场,聘请了营销专家佐藤来给业务员作指导。经过考量,佐藤决定先向优秀的业务员取经,再做具体指导。松田是公司最优秀的业务员,年年业绩都是第一。于是,佐藤跟松田跑了3笔业务,很快发现了他的独特方法。原来,每次去谈生意,松田除了要带上安全玻璃,还会带一把铁锤子。见到客户,松田便先问对方:"你相信我们安全玻璃的质量吗?"对方  相似文献   

19.
<正>论辩的常道,在于一问一答,于是形成攻守之势。面对对方抛过来的问题,有时通过正面回答进行防守是守不住的,这时,你可以不去回答对方的提问,而是向对方提出问题,向对方发起进攻,从而赢得论辩。抓住弱点,发动进攻古罗马时期,恺撒、庞培、克拉苏结成了三人同盟,分享大权。作为元老院的一员,西塞罗一方面希望庞培  相似文献   

20.
最近,张毅的不少IT界朋友都想创业做众筹网站,但他往往是给对方浇上一盆冷水:“如果你此前没有相关的资源或圈子,最好别碰这个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