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汉代以前优人的优笑表演中,后世说话伎艺的基本要素用口语说故事,已经有所表现。由汉至隋,俳优表演中说的特征被日渐放大,与口头小说合流,在以娱乐为主的同时又增强了故事性,成为俳优伎艺中的一个独立表演项目俳优小说。俳优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后世说话伎艺的基本特征,是唐前说话伎艺初步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曾祥旭 《南都学坛》2007,27(2):75-78
在西汉,辞赋家被称做“俳优”。这是由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和真正的以娱乐君王为职业的俳优有可比性。辞赋家的“俳优意识”是不得志文人的共同感受,也说明他们有意以文人自命,和当时的立功之士拉开距离。“俳优意识”是辞赋家怨愤情绪的写照,在这里,儒、道二家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安顿心灵的人生之学对消解他们的俳优心理起着决定作用,这种消解是西汉大一统专制政治制度下士人不得不做出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通常认为汉代赋家地位很低,被视作俳优。其实,论者所据四条材料并不能完全支持此种观点:枚皋的自悔之辞只适用于他与东方朔,宣帝之言并无轻视赋家之意,扬雄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偏激性,蔡邕所言仅适于部分鸿都门学士。另外,赋家身份地位也不尽相同,很难说他们皆被视作俳优。  相似文献   

4.
一、汉代所见各种名称的民间乐舞百戏艺人 在汉代文献中较常见的民间乐舞百戏艺人名称有倡、俳、优、象人等。 《说文》:“倡,乐人也”,意指表演歌舞音乐的艺人。这是汉代人对“倡”的解释,先秦仅含倡和或唱歌,并不指艺人。如《诗经》和《礼记》之“倡”皆指倡和;《韩非子·外储上》的“讴癸倡”指唱歌。所以,以“倡”代表艺人自汉代始。 先秦时代,职业的乐舞表演艺人以女性为主,故多称“女乐”。如《左传》襄公十一年载郑人赂晋侯,以“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乐舞表演伎艺又是战国时期赵、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曲艺的具体生成源头及其情形"可证之史短",而从图像文物看,汉代乐舞百戏中的俳优诙谐表演、表情、动作、伴奏乐器及唱和形式等都与后世的曲艺表演形式相似,因此,曲艺的说、唱、表演等喜剧表演形式导源于汉代的乐舞百戏.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8,(2):10-19
汉代的儒家思想在不断地强化父权观念。但是,概览汉代文献,汉代的孝道实践却是孝母现象远远多于孝父现象。在性别视角的分析被引入史学研究后,研究汉代孝行中的性别问题,将有新的发现,即汉代的孝行有两个性别特点:一是孝子人数远远多于孝女和孝妇;二是孝子多孝母。究其原因,一是与男女的家庭角色不同有关;二是儒家的孝道观强调的是对父亲的礼尊,而母亲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辛勤抚养与慈爱,则使孩子更多地私尊母亲。这样就使得孩子对父亲的孝多体现在丧葬的礼制中,而对母亲的孝则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的侍养中。  相似文献   

7.
在考察两汉赋家的主要政治身份时,赋家为郎也许是一个比"位同俳优"和"言语侍从之臣"说更能通贯两汉总体情形的观察视角。征诸历史记载的两汉主要赋家仕履,他们都曾任过名目不同、职责不定但都与文事、口辩、学识有关的中下层郎官。郎官是汉代官僚系统的基础。位不过郎,是汉代赋家政治生存的痛楚体验。这深深影响了他们的辞赋书写观念,可发现其政治思维的讽谏法则、颂美法则,在世思维的合理开解策略和书写的游戏娱乐、刻苦为文的美文心态,等等。  相似文献   

8.
<正>秦始皇生性残暴乖戾,但十分宠信身材矮小的宫廷艺人。在这些侏儒艺人当中,有一位名叫优旃的人,乖巧伶俐,且颇有见地,曾经多次成功使用妙语劝解过秦始皇的荒谬行径。有一次,秦始皇在行宫举行宴会,和宠伎爱臣一起宴饮谈笑,十分快乐。此时恰好天降大雨,门外守卫的士兵被冰冷雨水浇透了,站在雨中瑟瑟发抖,显得十分可怜。优旃十分同情守卫,想劝秦始皇让他们休息一下。但他深知秦始皇不听人劝的个性,也考虑到当面为守卫争取休息的权利会显得秦始皇思虑不周,没有人情味儿。于是优  相似文献   

9.
汉画中的楚舞蹈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画中的楚舞蹈艺术陈峰本文试图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仅对汉画中的楚舞蹈艺术及其特征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汉画中楚舞蹈艺术的形式汉代的舞乐百戏,在宫廷、豪门,在闾巷、祠堂都有相当广泛的表演活动。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倡优的不断创造,出现了汉代辉煌灿烂的的舞...  相似文献   

10.
以往谈及俳优之时 ,多从文献记载来探讨其表演是否戏剧 ,而结果则多猜测。根据临淄东古墓葬中发现的俳优戏俑可以得知 ,战国时期俳优的正式职能尚非对君王进行讽谏 ,而更多的是进行杂戏表演、为人提供娱乐服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素有“曼倩遗风”的传统,从先秦时代的倡优一直到如今的谐剧、独角戏亦或时尚的喜剧小品,无不体现了这种传统的深厚与影响久远。先秦时期的倡优是先秦文化艺术领域里与古代音乐、歌舞并驾齐驱的艺苑奇葩。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古代倡优特别是先秦倡优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拟从“倡优”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入手,剖析这一群体的活动特点和历史成因,期以揭示它与先秦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在先秦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冯岚 《北京纪事》2010,(3):29-31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民间杂耍艺人中的佼佼者,成为中国杂技团的核心骨干。艺人中,很多是以家族形式存在的小表演团体。他们的绝活无人能敌,但传内不传外的家规又成为艺术传承的瓶颈。即便饱受争议,但家族艺人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全身心投入到杂技团的表演事业中。  相似文献   

13.
赋的戏剧性已经受到学者的注意,我们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对西汉赋作中存在的戏剧因素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考察,发现汉代诸侯王、天子相继以俳优蓄养文士的做法,以及一些文士以俳优自视的心理,加速了汉赋的戏剧化,影响了赋作的质量和格调。与此同时,一些赋家无法适应由策士、辩士到俳优化文士的身份转变,曾经先后悔赋,体现在赋作中,却提升了汉赋戏剧化的品位,增强了西汉赋作的讽谏功能。通过对汉赋戏剧化的探讨,还可以窥斑知豹,体察作家心态与文学演进的关系,体察文学发展到自觉前夜的曲折与艰辛。  相似文献   

14.
《鼓书艺人》是老舍四十年代末期旅居美国期间完成的一部表现旧中国艺人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以重庆为背景,描写鼓书艺人方宝庆和唐四爷两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经历。老舍在这部小说中,不是简单地描绘旧中国艺人受蹂躏受侮辱的悲剧命运,而是着重揭示旧的传统观念和黑暗社会现实对他们灵魂的残害、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因而造成他们心理的扭曲和性格的变形,同时也揭示了在时代的大潮中他们的觉醒和反抗。本文就这个方面作一粗浅探索。  相似文献   

15.
汉代的太学生与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太学生与政治黄宛峰汉代的太学生是政治舞台上一支相当活跃的力量。尽管他们人数有限,在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中时隐时现,但他们对政治的影响不小,有时甚至到了主宰天下舆论的地步。本文试对汉代太学生的产生与发展,他们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以求教...  相似文献   

16.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已产生、流布。然而在汉代四百余年的历史中,道教究竟产生于哪一时期,学界却众论纷纭。比较多的人都认为产生于东汉,尤以“产生于东汉顺帝朝”的说法最为流行。我则认为,道教产生的时间不在东汉,而在西汉,要远早于东汉顺帝时。下面,就对“东汉顺帝”说,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史上,天才与悲剧往往有着不解之缘.他们生前受到命运的捉弄,死后还遭到世俗的非议.李渔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可以说,李渔是矛盾的集合体,或者说是集多种矛盾于一体的特殊人物.在那个时代,他竟可说成是个"异类",且"人以俳优目之":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左传》的记载,先秦时期古人赋诗、答赋有其特定的礼仪形式。入汉以后,汉赋继承了先秦"赋"的礼仪形式,汉初赋家更是将其作为入仕的重要手段,使赋体成为与奏疏相似的应制文体。汉代赋家"倡优"的特殊身份,造成了汉赋政治地位的降低,使汉代赋家逐渐远离了政治中心,造成汉赋礼仪功能由此进一步减弱,而文学意蕴得以加强。  相似文献   

19.
一代伟人孙中山,为了反清革命事业奔走呼号、鞠躬尽瘁.在他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与戏曲和戏曲艺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把戏曲作为启蒙民众、宣传革命的有力武器,而且激励戏曲艺人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之中,对他们以实际行动谱写一曲启蒙与救亡的凯歌这种壮举更是褒奖有加.  相似文献   

20.
先秦各国都存在倡优,其主要职守是以恢谐、滑稽的话语娱乐君主,形成了倡优娱乐话语体系。宋玉赋和荀子赋在行为的性质、目的、娱乐+讽喻的功能,以及讽喻、隐语、体物的言说方式和以问答构篇、韵散配合的语篇结构、语言形式,都与倡优的话语体系基本一致。而在荀子《赋篇》之前,楚国已经诞生了诸如宋玉赋这一成熟的赋作,可以说,赋原本是宋玉等在先秦倡优话语的基础上,吸收“语”体的语篇结构和纵横家文章的一些要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