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问题,目前连云港市农业人口尚未实现长期性转移,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较低。结合连云港市农业转移人口现状,对推进连云港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7),从身份市民化、权利市民化、行为意识市民化三个维度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水平偏低,其中权利市民化的测度值明显高于身份市民化和行为意识市民化的测度值;②各省市民化水平存在差异,相对来说越发达地区的市民化水平越高。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落户、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融入能力、因地制宜推进市民化、加大公共服务均等化力度、重视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交文化和心理健康问题等建议以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需要通过机制设计引导其合理流动。借用合同理论对差别化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设计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其具有对异质性农业转移人口个体进行甄别、筛选的功能。差别化户改政策作为实现有序市民化的有效手段,必须以扭曲低市民化意愿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为代价。以差别化落户政策和居住证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二维路径"有可能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二元分割。  相似文献   

4.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是我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原则,能否充分调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各方的积极参与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功推进的关键。以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机制理论为基础,从激励手段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强化制度、行为保持制度、行为归化制度五个角度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进行探讨,尝试构建有利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的激励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求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来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快速、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大规模、持续性非永久乡城迁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重点研究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面临的多重矛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与市民化能力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城市化动力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分担之间的矛盾。据此,本文提出了深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改革财税制度和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激励机制;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担机制,提高地方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社会成本的负担能力等三方面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对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在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社会保障缺乏、融入城市困难、子女受教育矛盾突出、自身素质限制等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下,福建省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农业转移人口个人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决策可以视为一种投资行为,其考虑迁移城市至市民化与否的经济动因是进行成本收益因素分析,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及收入收益、教育收益、医疗收益、文化收益。作为公共政府应该制定措施,降低市民化总成本,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要以强制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民市民化教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促使农业转移人口更好更快地融入所居城市生活,提高城镇化质量,关键在于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市民化教育,改善其思想观念,增强其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教育的迫切需求和当前该教育状况的深入分析,进而探究市民化教育的主体、对象、内容、形式、方法等,以期有助于我国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民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市民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转移人口问题的拓展和日益复杂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不再是单一视角下的制度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个人发展问题,农业转移人口问题研究在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临诸多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新形势下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新界定、市民化程度测量标准和指标的重新确立、概念框架的统一与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事实上,未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研究趋势除了加强原有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社会学、管理学等原有学科的交叉研究外,还必须将发展生态学、公共健康学、政策学、发展人口学、发展人类学、营养学等其它社会学科纳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中,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更好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不同学科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本文试图在跨学科框架内重新思考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议题和新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转移人口分化视角,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农村土地产权结构的适应性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市民化程度较低的兼业者、农民工对农村土地产权具有现时性偏好,比较重视土地的现时价值,倾向于直接经营土地或以短期方式不完全流转土地;市民化程度较高的准市民、市民则对农村土地产权具有长期性偏好,比较重视土地的未来价值,倾向于以长期方式不完全流转土地或以完全方式流转土地。需要保证产权结构具有一定弹性,适应不同市民化程度农业转移人口的异质性需求;通过创设土地发展权,合理分配农村土地增值收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会的主体包括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农业转移人口。这两类群体能否平等、和谐相处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结合专项调查数据,以社会距离为主要关注对象,考察城市户籍人口与农业转移人口之间社会距离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的本地居民与农业转移人口之间存在较大的社会距离。而年龄较大、女性、教育程度较低、非农业户口、有房居民与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距离更大。据此,本文提出了缩小社会距离、缓和社会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发展经济学中关于人口转移的三个经典模型进行解读和评述。刘易斯模型指出了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但其模型假设过于严格,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考虑了农业在人口转移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但是忽略了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在人口转移过程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有机关系。托达罗模型分析了在存在城市失业的情况下农村人口转移问题,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但是他主张主要通过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来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问题,因而阻止农村劳动力及人口向城市转移等抑制人口城市化的政策是不可取的。最后总结了三个模型对认识人口转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当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渠道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主渠道,不仅应以实现就业转移为主要目标,还应担负转移50%以上剩余流量。城镇化目前不具有这样的功能,故不是现时的主渠道。我国农业的现实仍相当落后。在农业和城镇化的关系上,要坚持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把求真务实的着力点首先放在目前的求农业自强之真,务农民富裕之实,达农村小康之的上,而不是操之过急地去谋求虽也关乎"三农",但其成败终究要取决于农业发展的城镇化上。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突出是我国的重要国情。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突出的根源是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导致的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过多。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三农之外。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一系列矛盾。人口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制度安排。因此,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可以而且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农民进城务工已非一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而是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成为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民进城务工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推动农民进城务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4—2018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优劣解距离法测算新型城镇化水平;将农业碳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纳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采用EBM-ML指数法测算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的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只有在跨越0.039的门槛值后,促进效应才会显现;新型城镇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新型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中部地区。据此,提出夯实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强化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和健全城乡发展的互动机制等对策,以更好地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李克强总理有关“现代农业支撑城镇化”的讲话精神,从农业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出发,阐述了现阶段城镇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农业支持城镇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特征。现代农业支撑城镇化的四个方面,即农业产品支撑、产业延伸支撑、功能拓展支撑、生产要素支撑;现代农业支撑城镇化的四个关键,即纵向一体、功能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提出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联动户籍制度改革,实现现代农业支撑城镇化的城乡共赢。最后列举了四川蒲江、我国台湾以及国外的相关现代农业支撑城镇化的案例。  相似文献   

18.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衡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运用异速生长模型对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实证测定。结果表明:不论从总体上还是分区域亦或是从不同城市规模角度看,我国人口城镇化都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在此基础上,从我国现存的外部制度和内在的经济发展方式两个层面分析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衡的原因,最后提出三项建议:一是中央应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对现有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和改革;二是限制超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三是为了缓解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缺口,应在政府主导下,充分调动民间资金和民营企业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去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大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者在对目前中国农村城市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大胆提出一些解决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20.
运用协整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山西省为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2011年,农村劳动生产率、财政支农资金比例和城镇化水平的对数与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误差修正机制存在;β系数进一步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作用最大,并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因。证实了现代农业驱动处于人口转移驱动型阶段,尚未进入城镇化驱动阶段。据此提出建议:继续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健康转移;提高财政支农比例,提升财政支农资金运用效率;对城镇化模式进行科学动态调整,纠正城镇化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