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山是“磁山文化”的发祥地,距今有7300 年的历史了,也是中国三大露天铁矿之一。矿石极具磁力,能轻易吸起一枚大铁钉,因称磁山。常年裸露在外的铁矿石因氧化而成红色,又称红山。在磁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匹金马驹,就藏在红色的山里,守着一个藏满宝藏的山洞。谁能找到这匹金马驹,谁就能找到山洞的钥匙,得到这些宝藏。有一个年轻人,梦到了这匹金马驹,经过多方寻找,不见踪景,年轻人失望之极,气绝身亡。如今,在磁山脚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过艰苦奋斗,已经找到了这匹金马驹,打开通往宝藏的大门。他们就是──  相似文献   

2.
中原新石器早期文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和河南省新郑裴李岗两地,发现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这是我国新石器考古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收获。这两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包含的文化内容是相当丰富的。目前已发现的遗址、遗物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多年的考古发现表明,华东沿海地区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这是因为在这片广阔地带,先后发现了早于仰韶、大汶口文化,与老官台文化、磁山一裴李岗文化时代相近的青莲岗、河姆渡、罗家角和北辛文化一类的较早遗存及其一大批后续文化。在这些遗存中,最先发现的是位于苏北淮安的青莲岗文化。虽然在发现青莲岗遗址之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二年史学界曾对仰韶时期的社会性质,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论。不久以前,许顺湛先生在其所著《中原远古文化》一书中附录了《再论仰韶时期的社会性质》一文,对母系说提出质疑,重申了父系说。但我以为,仰韶时期社会的母系说仍难以否定,而父亲说犹可商榷,下面想就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以就正于许先生和学术界。许顺湛先生认为,母系氏族社会大概只存在于锄耕农业初期,仰韶时期已是锄耕农业的中期,这时中原地区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说仰韶时期的锄耕农业已经发展到了中期,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在仰韶文化之前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就已经以农业为主,遗址中就有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发现。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距今七、八千年,仰韶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原始锄耕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是丰富的。目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华南等地都有发现。具体来说,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早期文化,已知的有河南新郑县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和河北武安县发现的磁山文化。陕西的渭水流域,也发现有较早的老官台文化。此外,甘肃秦安大地湾以及山东滕县北辛庄也发现有早期文化遗存。长江流域的早期文化,有江南发现的江西  相似文献   

6.
本刊于2001年开设“城市文化研究”专栏,刊发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日,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湖南文理学院举行,来自省内外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成立大会及学术研讨会。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城市文化本体论、城市文化功能论和城市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9日,“融合,共生,互动”——中日文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召开。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东北大学中日文化比较研究所、外国语学院、“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办。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陶艺术的产生,根据距今七千多年前的裴李冈文化和磁山文化比较成熟的陶器分析,大约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原始瓷器出现在商代,距今也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经济生活上的需要和审美艺术方面的促进,陶瓷生产汇成了波澜壮阔的艺术长河。而汉唐时期,恰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加  相似文献   

9.
从澳门看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澳门看文化发展战略吴志良广州在经济改革开放取得一定成果后,即于一九八六年召开了首次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探讨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战略。时至今日,研讨会已经是第五届,领导与专家学者共济一堂,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卓有见识的建议,也设计出很多可...  相似文献   

10.
国内第一次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为研讨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救亡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日至5日在江汉大学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章开沅、张宪文、虞和平、曾业英、涂文学、朱汉国、孟国祥等12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就“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这个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以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并推动相关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5月2713,由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新疆屯垦与文化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共同举办的“人口移动与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美国Mason大学人类学系、美国都市人类学会主席戴维·海因斯(David W.Haines)教授,日本东京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研究科主任山下晋司(Shinji Yamashita)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王建新教授,港澳与珠三角研究中心黎熙元教授,北京大学人口所穆光宗教授等国内外人类学专家应邀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跨世纪的文化整合──“面向21世纪的华人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马相武1995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成功地主办了“面向21世纪的华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从语言、教育、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经济等方面,深入地研究探讨了华人文化的特征、地位、历史以及发...  相似文献   

13.
“吴文化与江苏近代改革家”研讨会综述“吴文化与江苏近代改革家”研讨会于1995年3月30日至4月2日在无锡吴文化公园举行。会议由江苏省历史学会、无锡吴文化公园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协办。这次研讨会还是江苏省历史学会和无...  相似文献   

14.
继2007年由安徽省朱子学会在安徽黄山市举办“朱子民本思想与当代学术”研讨会,2008年由福建省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举办“朱子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由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主办的“朱子学与理学学派”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8月于江西省上饶市召开。据悉,本次研讨会的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濮阳西水坡M45号墓的释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阳西水坡M45号墓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以往某些解释关系到对古代部族分布、文化演进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有重新释读的必要;并对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该遗址不属于仰韶文化系统,而属于与磁山—裴李岗文化及长江中游古文化有共同渊源的、古三苗部族的文化遗存。(2)该墓的蚌塑之一被学者确认为"虎",恐误;应当是五色犬,即"盘瓠",犬是古三苗部族中以"盘瓠"为祖神的氏族集团的图腾。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16日,东北文化研究院举行东北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著名学者叶舒宪、萧兵、傅谨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重点大学的学者、专家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就东北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东北文化研究的丰富的内容、东北文化研究的方法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专家、学者发表的见解对东北文化研究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壮海,志强由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掸学研究》编辑部、湖北省佛教协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黄梅县人民政府等九家联合发起的“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  相似文献   

18.
“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张风雷由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黄兴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1月11日至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19.
2013年7月14—1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主办,国际木文化学会、亚洲绿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呼伦贝尔学院协办的第五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这一研讨会上关于香港政权移交前后,经济、社会、法律、文化各方面问题的学术讨论,作了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