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马克思曾有两种预言:第二,“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原始的家庭纽带,也就是把二者的早期未发展的形式联结在一起的那种纽带,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撕断了”;但随着“最陈旧和最不合理的经营,被科学在工艺性的自觉应用代替”,“资本主义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运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通过对《资本论》工场手工业的考察,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细论述了工场手工业的本质、产生方式、发展方式和被机器大工业所替代的趋势,尽管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早期的一种生产方式,但是其中依然蕴含着丰富的异化劳动思想,这种丰富的异化劳动的思想是不应该被人们所忽视的。当今中国也存在部分异化现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段本洛、张圻福同志所著的《苏州手工业史》,即将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对苏州手工业的发展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开辟了我国区域性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苏州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丝织手工业和棉纺织手工业在全国享有盛名,而且城镇手工业和(?)艺美术手工业,如刺绣业、雕刻业,花边业等均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为对苏州手工业作深入研究,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论明清苏州丝织手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盛,引起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农产品中商品化部分的增加,苏州城市手工业的生产,逐渐从以使用价值为出发点的生产向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生产转化。在这一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悠久历史的苏州传统丝织手工业发生了变化,其中游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内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最具典型意义的手工业行业。对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丝织手工业进行典型地剖析,不仅是探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以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的重要课题,而且对当前经济体斛的改革也有着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代湖南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比沿海沿江地区要晚,商品经济的起步比沿海沿江地区要迟,但由于湖湘文化中不甘人后等优良传统的影响,湖南商品经济在起步较迟的情况下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爆竹业、湘绣业、制茶业以及桐油业等几种外销型手工业的发展就是例证。它们的外销型起步虽然都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十分可观,某些行业甚至一度走到了全国的最前列。探讨这几种外销型手工业的发展概貌,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近代湖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于我们正确估价近代湖南在经济领域的表现,不无“见微知著”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南资本主义家庭劳动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资本主义家庭劳动的结构与功能单强资本主义家庭劳动是指“在家里加工从企业主那里领来的材料以取得计件工资”的劳动方式①,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存在形式之一。这一方式是指手工业高度发展的商业资本逐步介入生产过程,控制了小商品生产者,使之处于替别人加工原...  相似文献   

7.
封建社会内,棉纺织手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主要部门。明末清初时期,苏松地区的棉纺织手工业生产在全国占居着重要地位,号称:“衣被天下”。在棉纺织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否游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至今众说纷纭。对于这一课题的探讨,不仅对弄清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等问题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加深认识我国的国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历史资料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晚清官办工艺局所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在清末10年间。兴起和发展的推动原因,主要是振兴实业、挽回利权;养教流民和罪犯;解决旗人生计等。工艺局所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其兴起和发展对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传统救济方式的转变和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拓展,培养科技人才和传播科学技术与工艺,保存和发展中国传统工艺的手工业和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1961年1月22日,是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诞生的四百周年。培根,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所生活的时代(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正处于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的前夜,这是马克思称之为“英国革命序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并且大步向前迈进,踏入了工场手工业的阶段。海外贸易随着国内工业的发展,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从15世纪就开始了的圈地运动一直在继续不断地进行,其直接结果就是资本主义关  相似文献   

10.
从明代后期以至鸦片战争爆发以前,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我国某些地区的某些生产部门中开始生长,并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苏松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这里的丝、棉手工业的商品生产有着相当高度的发展。对于这个地区的丝、棉手工业的封建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复杂性的探讨,将使我们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的认识有些益处。目前,史学界一般都承认鸦片战前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生长,但对萌芽发展程度的估计则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已经达到工场手工业阶段,有人认为不过是稀疏的萌芽。这篇短文只是在学术界已经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一点肤浅看法,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明后期,苏州在家庭手工业广泛存在的基础上,城市工场手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从丝织业来看:“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明实录》)。那时,有各种专门手工技艺的工匠,分别在不同地点等候受雇。缎工立花桥,纺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叫车匠,立濂溪坊。“素缎织工聚白蚬桥,锦缎织工聚金狮子桥,名曰立桥,以便延唤”(《吴门表隐》)。当时,苏州“东北半城万户机声”,是丝织业的一个中心。并且“绫布二物,衣被天下”,丝织品已行销全国。苏州每年产绸有数十万匹,绫、罗、紬、纱、锦三十多种花色。这些美丽闪光的丝绸,是工人用血泪和汗水织成的。“双臀坐不安,二脚蹬不直,半身入地牢;间口尝荤饭,逢节暂松闲,折耗要赔还,络纬常通夜,抛梭直到晚”(陈铎《机工谣》)。这就是织工痛苦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封建统治者对丝织业工人无穷尽的掠夺和残酷剥削,在苏州先后激起了手工业工人、市民的斗争,农民抗租抢米斗争和“奴变”。这场壮烈的斗争,震撼和动摇了明末封建统治的基础。兹将明末在苏州发生的几次重大斗争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18 4 0年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外国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取得了种种特权 ,对中国展开以商品输出为中心的侵略活动 ,形成了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市场体系的新格局。随着沿海和内地城市的相继开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向内地渗透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下 ,华北传统的市场逐步由自给自足的内贸型经济开始向近代外向型经济转变 ,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本文旨在通过对华北近代的典型商品市场棉花棉布、市场和小麦市场的研究 (由于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 ,战争破坏了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 ,中国转入战时经济 ,所以本文讨论的时间范围是 19世纪 70年代到抗日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 ) ,探讨其中反映出来的近代华北市场发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 高阳县土纺土织业历史悠久,素有“土织之乡”之称。织布业始自1908年,至今已有76年的历史。解放前曾几度兴衰,至1953年有织机8,900台。随着城市纺织业的发展,逐步挤掉了农村纺织业。同时由于“大跃进”和“以粮为纲”单一经营的“左”的影响,使高阳土布生产日渐衰退,尤其是十年浩劫使土布生产濒于灭迹。1978年底,全县仅有织布机730台。三中全会后,又恢复了生机,到1983年底,全县共有织布机5,800台,从业人员2万多,年产布5千万米以上。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阻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从十五、六世纪以后,在一些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这种情况有出可查,也是人们所公认的。然而当时已经出现的极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后来受到明朝政府的摧残和清初社会经济破坏的影响,却一度趋于萎缩,到十八世纪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才又向前发展。但是尽管如此,直至鸦片战争前夕,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仍未迅速发展起来,远未达到手工工场阶段,距大机器工业时期更有遥远的路程。而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西欧各国的工场手工业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如此缓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十七世纪中叶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完成于十九世纪初的英国产业革命时期。它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那时,资本主义制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阶级斗争尚未展开,而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对专制主义以及重商主义的斗争,却取得了节节胜利。因此,这  相似文献   

16.
龚自珍是我国社会历史大转折时期一位承前启后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曾给予近代改良主义以重大影响。近几年来,对于龚自珍的社会改革思想,引起了一些爭论。爭论的焦点在于:龚自珍的社会改革思想,究竟有沒有包含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易梦虹同志认为:龚自珍“是为经营地主和富农、手工业经营者、中小商人立言”,他的思想“包含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因素”;吳松龄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龚自珍“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佛山陶瓷工业主要是以石湾为基地。制陶历史已有数千年,明朝时期,石湾便成为远近弛名、规模较大的陶瓷生产中心。历史上曾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素有“南国陶都”之称。 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佛山陶瓷工业曾一度衰落。直到解放前夕,还是工场手工业作坊,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解放后,陶瓷工业作为佛山市最古老的传统工业才得以焕发青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单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前提。因此,在从手工业到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中,我们必须假定已经存在这种积累。这种积累可以叫作原始积累”。抽象掉资本主义的特定关系及属性,资本原始积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棉纺织工厂。它是在外国机制纱布大量涌入的刺激下,经过十余年的筹建,历尽艰辛,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建立起来的。关于它的筹建过程、资金来源等问题,往往说不清楚;对于它享有的专利和减免税厘等权利,尤其讲不透彻,从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提出个人的意见。一、上海机器织布局的筹建和投产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已由沿海通商口岸伸向广大腹地,由城市深入农村。在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中,除鸦片之外,棉纺织品所占的比重最大,而且增长的速度十分迅速。1872年,进口棉纱为五万担,至1890年增至一千零八十二万担,增长了二十一倍  相似文献   

20.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这一时期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刚渡过经济危机走向经济复苏、大量工业品迫切需要国外市场的时候。马克思说过:“1842年底,英国工业从1837年所几乎不断遭受的那种停滞情况,已开始和缓。在以后的两年中,国外对于英国工业品的需求更增加了;1845至1846年是商业兴旺达于极点的一个时期。1843年,鸦片战争替英国商业开辟了中国市场。新开辟的市场,尤其是给了纺织业之发展(纺织业当时已处于完全兴旺的状态)以新的推动”。外国资本之义既用武力打破了当时中国闭关自守政策的障碍,这就获得了在经济上大举掠夺的条件。棉布是当时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输出商品,厦门既被辟为通商口岸,也就很自然地要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倾销纺织品的主要市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