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语谓语之间有一个“之”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现象,用例甚多,且出于不同之句型。自马建忠以来近一个世纪,学者们都相继论述过。《马氏文通》卷七“介字(之字之用)”曰: 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辞气者然。又凡读为起词,为止词,皆可间以“之”字。读无起词而欲间以“之”字者,必有字以先其坐动,所以为“之”字可间之地也。读有“所”字先乎坐动者,如间“之”字,则不先坐动而先“所”  相似文献   

2.
人文学院彭忠德副教授《也说“民可使由之章”》一文(载《光明日报》2000年5月16日理论版)根据《郭店楚墓竹简·遵德义》之“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对上句作出全新的解释。《遵德义》全文强调要用“礼、乐”等德去引导民众,因此,竹简此句标点作:“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于是《泰伯》章“使由”句标点宜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意则为:“孔子说:对于民众,应该用(礼乐之德)引导他们,不应该用(德)强制他们。”不久,彭忠德又发表《完整理解〈遵…  相似文献   

3.
一、“道德”诂义 道德一名,乃中国古代思想中一极重要之范畴。而考其初义,则皆与行路有关。《说文》:“道,所行道也。”《荀子·王霸》:“道,行也。”《尔雅释诂》:“道,直也。”综此,道之本义,道路也。引申之,顺路而行亦谓“道”,或称“得道”、“有道”(“有”初义训取,见《经义述闻》)。再引申之,万物生灭所循之抽象规律亦称“道”。故庄子言:“道,理也。”(《缮性》)老子言:“道者,物之所由也。”(并见《庄子·渔父》)韩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稽也。”《释名》:“道,导也,所以通导万物也。”德之本字,在甲骨文中从直从行,与今之“循”字形近(容庚说),“示行而视之之意”(闻一多说)。《庄子·大宗师》:“以德为循”,尚存古义。但其后此字之形与义变异甚大。其字本义今存于晚出之“巡”字中(《说文》:巡,视行皃)。而其字形在西周金文中则演变为“德”,战国古文中演变为“惠”,其义亦大变。所最可注意者,是字中增入“心”符,为甲骨文中所不见也。《左传桓公二年》:“在心为德”。  相似文献   

4.
读《荀子》札记(续)李中生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平诵经,终乎该《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劝学》)杨注:“数,术也。”梁启雄:“数字是指《书》、《诗》、《礼》、《乐...  相似文献   

5.
予读王伯申《经传释词》以“不”“无”为语词说,窃有惑焉。盖古人于反诘句,本是相反见意,故注家亦相反为说。反诘之肯定句释为否定,反诘之否定句释为肯定。句意本当如此,非释词也“不”“无”既表反诘,岂为语词?试看,凡反诘句,其句型肯定者,其句意则为否定。注家皆相反而说之。如《书·尧典》“嚚讼可乎?”此肯定之反诘句。某氏传曰:”可乎?言不可”。“可”,言“不可”,此相反为说也。故此句意实为否定。《左传》成公十五年,“欲免得乎”?杜预注:“言不得”。昭公元年,“敢乎?”杜预注:“言不敢”。《周语下》:“齐其有乎”?韦昭注:  相似文献   

6.
文字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清代学者戴东原说过:“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同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词,由词以通道,必有渐。”因此,要读懂文言文,首先必须了解字义。要教好文言文,也必须以分析字又为先。汉字属于“形意文字”,字形与宇义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分析字义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字形去分析了解字的本义(或较早的意义)。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追本探源,往往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达到虽然只听(看)过一次,却能终身难忘的效果。所以这是帮助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一条重要…  相似文献   

7.
形声字的历史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慎最先发明形声字的义蕴,他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黄季刚先生解释道:“事者,其义,其语根;名者、其名,其本字。凡字必有所从受之义而后演为一名,故曰以事为名;形声之字其所从之字多由假借,如以戍为悉,以右为又,是声正是本字之声,而以同声之字代之,故曰取譬相成。”(手校《大徐本说文》批语)按他的意思,形声字的创造,基于语言中的语根(主要是语词,也有语素),就是“以事为名”;取声音相同相近的字来表达语根的声音,就是“取譬相成”。黄氏在这里没有明文提及形声字的形符,但从“相成”二字可以知道,其中是包含了形符的。黄氏的解释于许意于训诂可谓皆圆通周至。  相似文献   

8.
韩愈是中唐伟大的义学家、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教育家。他没有在经济部门做过它,他的经济思想大体上从两类义不中表现出来。一是在“杂著”中所涉及的经济言论,如: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1]粟,稼而生者也。吉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2]韩愈突破了儒家传统思想的局限,小但重农,而是农、丁、商并重,相生相养,小可偏废。在他之前,虽有过重视丁、…  相似文献   

9.
《吕氏春秋·论威篇》有一段关于法令威严的议论,原文如下:“古之至兵,民之重令也。重乎天下,贵乎天子。其藏于民心,捷于肌肤也,深痛执固,不可摇荡,物莫之能动。”从本段文意来看,“深痛”二字分别承接前二句。“深”是说“藏于民心”的程度,“痛”则言“捷于肌肤”的感受。正因为藏之深、捷之痛,所以能执守坚固(即“执固”)。这几句话的意思大约可晓,但“捷”字之义颇为费解。东汉高诱的注说:“捷,养也”。在古书旧注中,训“捷”为“养”的,除高氏此注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例,此外,“养”跟肌肤之痛也没有逻辑联系,所以…  相似文献   

10.
“日居月诸”一语见于《诗经·邶风》的《柏舟》和《日月》两篇中。《柏舟》中有“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一句,《日月》中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日居月诸,下土是冒”、“日居月诸,出自东方”、“日居月诸,东方自出”四句。毛传只在“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句下说到“日乎月乎,照临之也”。这分明是用“乎”字解释“居”“诸”两个字,是把这两个字看成语气助词的。王引之《经传释词》、杨树达《词诠》、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等书里也都是把“居”和“诸”看成语末助词的。《中国语文》1984年第4期刊登了黄典诚先生的《〈诗经〉中“日居月诸”的连读  相似文献   

11.
“篇章”这一概念,在我国古代,人们常理解为文章,凡是独立成篇的文字,都称为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和一般文章。《史记·儒林列传》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的说法,到了清代,阮元在《与友人论古文书》中说:“屈辞成篇,故曰文章。”现在,文学早已队广义的文章中分化出来,形成单独的门类。关于“篇章”,古人也有一些论述,《论衡·正说》说:“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成将”.《文心雕龙·章句》也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古代的“字”也就是今天的词,它们的意思是说,写文章的时候,必须先有词,…  相似文献   

12.
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黄寅1.“中”之概念考诚如中哲史家陈荣捷所说:“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形,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无局于器用,惟变所适,惟义所在,此“中”...  相似文献   

13.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①由此可见,句读论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该书的重点,正名、字类等内容都是为它作铺垫的。“句”和...  相似文献   

14.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这是一个有名的难句。古今注家都认为“患得之”当做“患不得之”,其说有三:1.引文说,2.俗语说,3.急读说。本文对以上三说加以驳正,认为《论语》原文的“得”字不误,在这里使用的就是它的常用义。并通过三方面的分析,指出:“患得之”的字面义是“为要得到它而忧愁”,其隐含义是“为尚未得到它而忧愁”。“患得之”是《论语》时代一种特殊的句意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清代刘淇在《助字辨略》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①。”又说虚词“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由此可见,文言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大到一篇文章,小至一个句子、语气表达、前后承接等都需要借助于虚词。虚同的词法纷繁复杂,又是不太容易把握的。清代阮元在《经传释词》的序文中写道:“经传中实同易训,虚词难释产”可见虚词有其难解的一面。特别是古汉语虚词一词多义的现象很突出,因而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真正含义,首先要了解这个虚词的基本用法,词义系…  相似文献   

16.
论六朝诗坛的锤炼警句之风陶易刘勰《义心雕龙·明诗》云:“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钟嵘品评二谢,说谢灵运“名章迥句,处处间起”;谓谢眺“奇章秀句,往往警道”...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里的“所”是从古汉语中继承下来的。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所”是这样解释的:“所,伐木声也。从斤,户声。”李玉洁在《常用汉字形音义》中对“所”字是这样说的:“所是形六字。金文从斤,户声。小篆略同金文。隶书、楷书笔画化,形体变异。所本是居住的地方。户是半扁门的象形字,居住的地方必有门。故从户声。”所以,“所”由本义“伐木声”而演变成的基本义应该是处所、地方.是名词性的。如《左传·隐公四年》“不如早为之所。”所,就是地方之义。此句的意思是:不如早晨给他准备住的地方.即臣子们要庄公早给共叔段一…  相似文献   

18.
《老子》通行本第一章(《道可道》章)总论世界起源,但文义简古,论老者解说不一。兹就本章文义之可异议处并其道论逻辑,略陈拙见,以求教专家学者。“道可道”“名可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二句通行本与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甲、乙本(下简称帛书本)文字基本相同。于字义有异议者唯“道名可常”四字。四字关涉道论逻辑处拟后文述及,此处讨论末道名二字。此二字论者皆以为言词文字之谓,清俞正燮更谓道特指言词,名特指文字之义。他说: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家在研究同源词(即同族词)的语音和语义关系时,提出了“音近义通”的说法,尤其是在清代乾嘉时期,王念孙、段玉裁、郝懿行等人,研究更为精深,阐发更加详明。如王念孙说:“窃以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又说:“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段玉裁也说:“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郝懿行也说道:“凡声同、声近、声转之字,其义多存乎声。”对于他们的贡献,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中有很高的评价,他说:“文字既是代表有声语言的,同音的字就有同义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浅谈黄侃对“声近义通”现象产生原因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近义通”作为一种训诂学上的术语,涵盖了有清一代乾嘉学派的一种学说,即“声近义通说”.这种学说的大意是:在古代书面语言中,一些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其义往往可以相通,因而人们在训诂的实践中,可以根据这种声义的条贯解释字义,考订字音,解决那些仅据字形不易解决的问题.这种训诂活动用清代训诂学家戴震的话说就是“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转语二十章序》)乾嘉学派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把文字当作语言的符号,彻底冲破字形的蔽翳,自觉地运用声义互求的办法进行训诂,“这样,古代经史子集中许多难懂的字都讲清楚了.……他们的贡献是很大的.”(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乾嘉学派之所以提出“声近义通说”,是由于他们在总结前人训诂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了不但同声符的形声字往往义通,甚至字形毫无联系,只要音同或音近,也每每同义.首先提出这种见解的是戴震.戴氏在《六书音韵表序》里说:“训诂音声,相为表里.”又在《转语二十章序》里说:“各从乎声,以原其义.”“凡同位则同声,同声则可以通乎其义;位同则声变而同,声变而同,而其义亦可比之而通.”其后他的学生段玉裁、王念孙继承其师的学说并有所发展.段氏在《广雅疏证序》里说:“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