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突与协调:独立董事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是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产生的.我们引进独立董事时不能盲目照搬,而应考虑到独立董事和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的冲突以及冲突之间的协调.在我国,应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独创,对于我国具有借鉴的价值。由于我国与西方设立独立董事的原始动因和制度基础不同,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障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要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努力创设必要的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在缺陷、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环境、独立董事制度本身的漏洞及其运作的市场机制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必须从公司治理文化、公司治理立法、独立董事制度建设和职业市场机制等层面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独创,对于我国具有借鉴的价值。由于我国与西方设立独立董事的原始动因和制度基础不同,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障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要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努力创设必要的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不容乐观 ,迫切需要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来改革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同时必须结合我国特殊情况来修正独立董事制度 ,除其本身完善之外 ,还必须为其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了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总体效果似乎不太令人满意。从独立董事的内外环境出发,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功能弱化"的原因,并且得出结论:只有改造好独立董事生存的环境,才能使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公司治理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制度选择。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起源入手,分析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外部客观环境、选任机制、激励和保障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与监事会关系以及培育成熟的独立董事人才市场等方面论述应如何完善该制度。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已成为英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重要特色。我国近年来开始尝试移植独立董事制度,应用于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文章重点阐述了我国是否具备移植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环境以及我国应如何规范独立董事制度,并做了初步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完善和发展,需要突破对许多具体制度的设计,其中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实质问题就是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在我国建立完善独立董事薪酬制度的重要性极其突出,对其具体制度的设计也成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难点。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报酬激励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影响,同时保持其所获利益与其独立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制衡机制 ,借助外力解决上市公司决策机构存在的“一股独大”的问题。但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必须具备其存在的条件和土壤。从股权结构、薪酬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来对中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 ,以期提供中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的模式之一,该制度创设于英美,推广于全球。在我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董事制度,离不开对该制度的历史解析和本质探究。独立董事的独立程度,是制约独立董事制度功能实现程度的关键因素。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必须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加强对其行为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前提,失去独立性,独立董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目前在我国,由于独立董事制度没有基本的法律依据、股权结构不合理、独立董事的选任规则不严格不科学、市场机制不完善以及对独立董事制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等原因,独立董事并未能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对此,要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独立董事人才市场,积极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独立董事选任机制等方面加大工作,让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真正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制度发挥有效作用需要若干条件。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建立过程中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的独立董事资质不够、激励约束机制不足、与公司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发生冲突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并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实施创造制度环境;建立行业自律体系,使独立董事职业化,建立独立董事市场;明确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职责的区分。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学术界众说纷纭的独立董事制度问题。从阐述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 ,在肯定其积极作用一面的同时 ,指出其存在的固有缺陷 ;就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问题进行思考 ,认为对于独立董事制度 ,首先应该持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 ,切实看到该种制度的产生背景、利弊和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憾 ,然后再进行理论评价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不够完善 ,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挑战 ,独立董事获取的报酬与其承担的责任不对称 ,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外部都缺乏独立董事开展工作的良好环境 ,目前独立董事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能力和精力上都存在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完善法律制度、改革产权制度、创立独立董事协会、设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大量培养独立董事人才等方面来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6.
张朴 《金陵瞭望》2005,(23):37-37,36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对于改善董事会结构强化对内部董事及经理层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及推动公司的规范运作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一项制度的引入.其成效的发挥关键在于立法上的设计。若完全照搬英美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势必产生“江南为桔、江北为枳”的现象,使人们对此制度产生怀疑。由于我国和英美国家在公司治理背景上的差异和结构上的不同.在我国实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必须经过彻底改革,完善相关的规则和制度,实现其和现行公司立法“无缝接人”,使之在我国特殊的现实环境下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安然事件后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安然破产丑闻发生以后,引起了人们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怀疑,特别是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的独立董事制.中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界定、独立董事的产生和其如何发挥作用,以及谁来监督独立董事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及其运行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和具体机制两方面入手,对我国现有独立董事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首先是独立董事的有效性研究,指出目前理论界对独立董事制度所持的不同观点,并通过实证研究评述,进一步说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待研究之处;其次是对独立董事的具体机制--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独立董事在董事中的比重、独立董事选聘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独立董事是英美法国家在一元制公司治理模式和高度分散股权结构下的一项制度选择。目前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冲突。因此在引入这一制度时,要顾及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协调好独立董事与公司监事会的冲突,合理地构建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20.
独立董事制度是关于企业治理的制度,也是完善国家证券市场的有效制度.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刚刚起步,存在着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与监事会功能重叠等问题,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此应学习国外成熟的独立董事制度,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