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家文化开发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品牌是龙头 ,是标志 ,是效益。市场大战 ,就是品牌大战。土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品牌资源。依托这些资源 ,构建土家文化的品牌 ,显得特别重要。因此 ,我们必须努力开发创新土家文化的品牌 ,着意打造土家文化的名牌与精品 ,搞好土家文化品牌的定位与形象设计 ,加强土家文化品牌的经营与管理 ,实现土家文化品牌的巨大价值 ,实施土家文化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2.
土家织锦是武陵地区土家族的典型文化事象之一。在现代化背景下,土家织锦的前景不容乐观,其文化空间处于急剧变迁过程中。土家织锦在当前要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不仅土家族民族成员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代表,而且主流社会还需通过多种途径,营造适合土家织锦保护与传承的良好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3.
土家语地名有其自己的特征,土家语地名的特征包括土家语地名结构、土家语地名类型和土家语地名的历史演变。然而,在土家语地名的特征中的每一个分支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些各自不同的特点,蕴涵着土家语地名的厚重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茅谷斯是土家族的一种古朴的原始文化。它有很多土家语的称谓,土家语对茅谷斯的称谓在不同的山寨有所不同,不同的土家语称谓又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茅谷斯在不同的土家语称谓中,又显示了不同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人是重情讲义的,在土家社会的各种礼仪场合,送礼是不可以少的,而在土家社会的许多婚俗礼仪场合,猪脚又是必须的礼物,猪脚的制作与交换也非常特殊。在现在的金钱社会里,猪脚的使用价值虽说没有降低,但与其它的名贵礼品相比其价值还是明显的在降低。但在土家社会中,猪脚文化并没有降低,相反还有加强的趋势。通过对土家社会婚俗中,猪脚这一特殊礼物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窥探土家社会的乡土文化。土家社会送礼送猪脚以前是送给丈人的,而现在则演变为对他所尊敬的人送礼,如师傅、老师等。从猪脚文化的这一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土家社会文化在变迁。猪脚文化的变迁是随着改革开放土家族人的社会观念而改变的,是对外部动力的一个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 土家织锦,也叫西朗卡普,是充分反映土家审美情操和民族意识的艺术珍品,是土家“高度浓缩了的民族文化”.土家织锦的传统图案,有120多种.研究土家织锦的构图内涵,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土家人民的心理素质、审美情操和民族意念.  相似文献   

7.
土家撒叶嗬     
我的家乡鄂西长阳是文化名县,谈长阳文化离不开一个叫资丘的地方。我就出生在资丘镇一个叫子良园的村子里。从记事的时候起。我就是泡在土家文化中长大的。在土家文化中,最让人自豪的怕是要数“土家跳丧舞”了。  相似文献   

8.
从土家织锦纹样构成看土家族朴素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型是土家织锦纹样构成的重要因素。造型与实用的结合,建构了土家织锦纹样的基本框架;它用稚拙、生动的造型语言,表现出土家织锦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丰富的土家人文精神,蕴含着土家人朴素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土家语“撒叶嗬”(sa^55 je^21 xe^53)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地区民间保留的丧葬习俗“撒叶嗬”(sa^55 je^21 xe^53),不是汉语,是土家语,其意为“死神舞”。因其地汉化较早,虽然土家语消失,但其中拥含土家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些底层语言被借入汉语,受汉语影响,在形式上稍有变化而世代流传,使人神秘莫测,其含义更鲜为人知。故研究土家传统文化,必须考察与其相关的土家语言。如不精通土家语言,很难发掘其文化真谛。  相似文献   

10.
土家织锦的核心价值是传统文化和工艺技术融合一体的技术文化。从土家织锦独特的织造技术和鲜明特征的纹样来讨论其构成的"技术文化"体系,说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筑其独具一格的工艺技术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梯玛信仰与叶梅的小说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玛信仰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既体现为土家人的刚健性格和乐观精神,也隐含着土家人的生存意识、集体意识。在土家族女作家叶梅的中篇小说《撒忧的龙船河》和《最后的土司》中,梯玛信仰是结构文本的核心因素。对于小说世界中的土家人民,梯玛信仰潜在地引导和约束着他们的生活,根筑了他们生活的勇气和期冀;而对于作家叶梅而言,写作即展演土家文化,这不但饱含了她对土家文化的认同,也饱含了她在多元文化碰撞的态势中对本民族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的传统民间舞蹈"花鼓子"与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土家人的现代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代表着土家族传统的喜俗文化,构成了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将对土家人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花鼓子"是土家族的传统民间舞蹈,但对土家人的生活却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土家人对几大重要人生礼仪的庆贺,是土家族地区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对土家人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全人类都在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今天,当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的时候,土家族所在的武陵地区也在寻求文化与经济的契合点,就土家族所处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和土家族分布的特点,以及土家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存量看,开发利用土家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整体规划,分区域实施,构建一个中国武陵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经济走廊将加快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其旅游业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另一方面由于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致使产生了局部的环境问题如水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及违章违法建筑。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保证武陵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手工艺类非物质遗产参与旅游发展已日渐普遍,以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为例,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土家织锦在设计、价格与质量、销售手段、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以下措施解决:改变经营理念、根据市场要求设计产品、开展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组织手工艺品设计比赛、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培训社区居民等。  相似文献   

17.
发掘打造中国著名节日经济品牌——土家族“摆手节”,将铜仁建成世界旅游重地,开发以梵净山为龙头的黔东文化旅游,为铜仁文化旅游发展实现了新跨越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哭嫁歌曾是土家族地区风行的抒情性仪式歌谣,是新娘在哭嫁仪式中拥有的话语权.她们借此权力.通过情感宣泄,卸掉角色转换时的情感压力与重负,告别旧的女儿角色,为进入媳妇角色作心理准备.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口述材料与哭嫁歌文本资料,就土家族哭嫁歌的主体心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驱动湘西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紧密结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和旅游产业在湘西州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系统研究了旅游产业对湘西州就业率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招商引资中的媒介作用,并就旅游业如何驱动湘西特色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