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日本深受道家道教思想的影响,近世以前,道家道教思想在日本历经了漫长的传播、渗透和积淀过程;近世以后,道家思想在当时日本的思想文化领域更有了广泛的传播,道家的思想观念对他们的影响也日渐深刻.道家道教思想的影响体现于哲学、宗教、文学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出现了较多受道家道教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和学派.道家道教思想在日本近世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为日本近世文化所吸收并发挥作用,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
王进 《晋阳学刊》2011,(3):68-72
中国美学史上儒家与道家何者为主干一直争论不休,各种理论主张站在偏狭和片面的立场上扬己抑人,究其原因是论争各方用凝固和僵化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文章对于三教合流的文化脉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提出了"文化妥协论"的基本观点,并以此为基本理论支持,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儒家美学主干说"进行了商兑,提出了"学派无主干,根基有共识"的论点。认为儒家与道家在两千多年的动态发展进程中逐步达成了文化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就当前文学史写作对道家文化的研究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乃是文学史家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手段上的本末倒置。对道家文化的文学谱系学描述这一研究手段,自199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凌驾于祛魅现代性神话这一研究目标之上。既然历史真实在文学史家的叙述中无迹可寻,那么何妨在发扬道家文化对现代性神话的祛魅功能上大做文章?假若当今的文学史家,不再过度拘泥于对文学谱系这一类所谓"历史真实"的叙述,而是将自己投身于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在秉承道家文化的怀疑和否定精神前提下,方有可能真正实现对既往文学史神话的祛魅与重写。  相似文献   

4.
唐、牟、徐道家思想比观朱哲唐君毅(1909-1978)、牟宗三(1909-)、徐复观(1903-1982)是港台学界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50年代以降,在形上心灵萎缩,价值世界日益单面化,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的文化背景下,他们怀着"返本开新","灵根...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思想儒释道三家对于幸福的认知出发,论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幸福追求;道家"自然无为、返朴归真"的幸福境界和佛家"追求解脱"的幸福真谛,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的幸福观。这些幸福观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幸福观的重塑,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先秦道家哲学算不上是真正学科意义上的美学。王弼"以无为本"的体用如一观强调了事物"有"的重要性,其"言—象—意"结构将"象"纳入了道家"言—意"结构,其"圣人有情"的人性论则改造了道家"无情"论。王弼的论述为道家哲学向美学转化扫平了实质性障碍。  相似文献   

7.
唐代道教与社会政治紧密结合,除了统治者非常重视研究和利用道家学说及道教方术外,臣僚中的一些政治改革家、社会批判思想家也常从道家或道教中寻找理论武器,借以阐发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产生了一批有成就的道家(道教)学者,他们通过注解老庄,阐发道家哲理,撰写了一批卓越的道家著作,推进了道家理论的发展.道教不仅渗入政治生活,也渗入了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 道教;唐代臣僚;道举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儒、释、道三家相结合的文化混合体,其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佛、道,互为补充。儒家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入世;道家则以一种逃离现实的消极态度避世。儒家把书法艺术当作敦教化的工具,道家则主张艺术要崇尚自然,法天贵真,追求一种清淡冲和、质朴天真的美学标格。佛教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禅悟""顿悟"等心性修养方面。  相似文献   

9.
曹前有 《船山学刊》2008,7(2):110-113
道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必然要浸润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之中,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因而它对一个民族科学创造力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又深远的.本文试图论述道家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道家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道家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中国现代作家像鲁迅、胡适、郭沫若、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和沈从文等都与道家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对道家文化贬抑者有之,批判者有之,重新诠释者有之,默默吸收者亦有之;尽管道家文化有着不少消极面,但它确实给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带来了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魅力,丰富了剧烈变动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精神素养和艺术表现形式,并以其自身文化品格的柔韧性和弹性使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1.
道家从道是万物之宗的本体论出发,倡导“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慈善伦理观,强调“无为”而善,并把从事慈善活动看作是“体道”和“入道”的重要途径。道教认为天下财物乃“中和之有”,应当周穷救急,提出“承负说”,宣扬善恶报应观,把积善行德看作是修行修仙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致太平”的慈善伦理理想。道家和道教的慈善伦理思想虽有区别,但也存在着相通之处.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批判地继承和弘扬道家和道教的慈善伦理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方东美认为哲学思想的起点与目标是庄子的“寥天一”这一最高的境界,这一对哲学性质及中国哲学的看法具有强烈的道家思想的色彩。从这样的角度,方东美对儒家和道家的价值理想的异同做了比较,指出儒家的价值是相对的人文价值,道家的价值是绝对的、宇宙间最高的价值。方东美以《尚书》和《周易》阐解原始儒家,缺乏史料的根据,是对原始儒家精神的一种曲解,是以自己心目中的儒家精神置换了历史中的原始儒家精神。现代新儒家有其特殊的含义,有其强烈的道统色彩,所以把方东美视为现代新儒家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唐玄宗时期的宗教政策就总体而言依然是佛、道并存,但在具体政策方面却是独钟于道。对于道教的尊崇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其统治的前期,玄宗主要侧重对于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以来政治的清理和对李唐政权的恢复和巩固,对于道教主要表现为与著名高道的频繁往来和对高道的尊崇。至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崇道已达高峰。在玄宗崇道风潮的影响下,在思想领域出现的一种纳儒佛入道的思想动向。对于佛教玄宗采取了一种抑制政策,但对于当时佛教密宗、禅宗、唯识宗、天台宗的佛教思想也给予了一定关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述,阐述了道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内容,指出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一家,与儒家和佛教并足而立,它们既相互排斥,又相辅相成,共同筑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相似文献   

15.
明朝皇帝的崇道之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晁中辰 《文史哲》2004,(5):35-41
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自称得到真武大帝的佑助,故夺得皇位后极力崇道。后世皇帝仿效成祖,崇道之风愈演愈烈,至嘉靖、万历而盛极。因崇道而日事斋醮,皇帝怠政之风日盛,加速了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因怠政而出现权力真空,内阁的权力随之上升,逐渐有了所谓"宰相之实"。皇帝崇道促进了"道藏"的编纂和道教的传播,道教更加民间化和世俗化。明代道教虽未出现新流派,没有理论上的新贡献,但相对于佛教,其地位却上升了,故不宜笼统地说明代道教处于衰落时期。  相似文献   

16.
赵丽梅 《学术探索》2011,(6):106-109
李白笃信道教,他的诗歌深得道家思想之精髓。道家的自然观、神学观与政治观在李白诗歌里勾勒出的自然之美、呈现出的神思妙想与蕴涵着的人生态度,成就了李白大量不朽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诠释着“道”的奥妙。  相似文献   

17.
论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论体现着中国高度传统文明的精华,闪耀着东方智慧之光。通过探究道在中国绘画中的体现,进而探究中国画理和中国画法,揭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哲理,从本质上把握中国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道、学、术:道教史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宏 《文史哲》2006,(3):61-70
术、学和道的双向互动关系是道家演变和道教产生、发展的内在实质和动力,其中,术与道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加重要。以道统术,以术得道,是道家、道教思想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据此可以解决道教史研究中如何处理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与科学的关系、道教究竟是不是宗教、道教史的分期等问题,并可以借此整合道教思想的外史和内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道教养生的特征是超越性,是得道成真;而得道成真的最显著特征是长生不死,因此,一般习惯于把道教养生学归结为《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道教养生学首推内丹学,内丹学肯定“长生久视”;但认为其最高境界不能仅限于“长生久视”。而是与道合一的“真人境界”,萧天石称之为“道世界”。与道合一的过程是追求“合真”的过程,道教称为“全真”,正是在此意义上,萧天石称道教养生学是“全真之道”。将道教养生学的最高境界从“长生久视”提高到“道”的境界,进一步拓展了道教养生学的终极境界。  相似文献   

20.
刘群 《北方论丛》2011,(5):23-27
明代神仙道化剧承继元代神仙道化剧宣扬全真教理论,宣扬隐逸思想的理念。在主题和风格上体现出多元化特征,剧中带有浓厚的主观情绪,或追求以曲明志,或醉心于填词写心,或陶醉于自适解脱,在学仙访道中寄寓了各自的现实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