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提升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当今大学生群体现状以及企业用人标准的分析,并结合我校生物工程系三年来的就业实践,阐述了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平台,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加强学生辅导员与企业的沟通,最终实现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本科生就业。具体经验包括: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从实习中求实效、促进教学与管理有机统一等方式。通过以上实践,实现了学生实习一就业能力提升一就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浅析高校扩招后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的现状,提出从转变观念、重视实习环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择业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努力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就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而毕业实习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广州大学为例,随机抽取2011届部分毕业生,分析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关系,得出了学生学习与其所学专业的对口与就业专业对口呈正相关的结论,并提出了大学生实习促进就业的对策,以保证大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和实习成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资源型城市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结合阜新市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等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不匹配的普适性障碍,分析了由自身性别原因带来的个性障碍,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心理预期、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就业指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带薪实习机制、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高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但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对就业教育课程重视不够、对就业教育定位不科学、就业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就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应健全就业教育制度,完善全程就业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个性化教育,搭建就业实习平台,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升就业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学生毕业实习中面临的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运用失业理论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通过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采用市场化方式,使企业与毕业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市场关系,以解决毕业生实习难与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高职院校通过顶岗实习化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高职院校为化解就业压力,将顶岗实习与就业"捆绑",导致顶岗实习中出现"放羊"等众多乱象的现状。研究了国外常见的学生实习模式,从立法、就业指导、实习模式等层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分散时间、工学交替"实习模式和"三条线"管理模式,以及专门为学生实习立法,明确学生、企业、学校三方责任义务等建议,回归顶岗实习的教学本质。  相似文献   

8.
基于促进就业理念的大学生实习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实习与兼职打工、见习的含义不同,但应包括就业见习,具有学习权和就业权的权利属性;在教学实习、带薪实习与就业见习三种表现形式中,实习法律关系也是不同的;大学生实习立法,需要确立促进就业的基本理念,设计与安排共同支持、权责明确、自愿协商、对接就业、权益保障方面的原则与制度;通过制定<大学生实习条例>单行法规,发挥其在内外部制度结构中的协调和衔接功能,形成在规范和保障大学生实习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多种途径的非正规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这种非正规就业包括到企业或单位实习、兼职、自我创业、网上创业等途径.目前由于观念、教育体制、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存在一些困境,据此,提出转换思想,鼓励创业;重视职业教育;改革户籍、人事、税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与社会保障;建立正规系统的实习、兼职信息和政策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姚珂  毛秋亚 《国际公关》2023,(4):158-160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我国高校重点关注的人群,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就业大局。所以,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当务之急是要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与帮助。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从自身、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并从职业教育体系、心理辅导、创业带动就业、重视实习技能培训、完善信息库等途径,阐述如何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以全方位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使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 ,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工作持认同态度 ,认同比率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 ,应继续对大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和坚持党的领导的教育 ,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 ,同时 ,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影响 ,加强对他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试论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就业难目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一系列诚信方面的问题。为此,人才市场应加大自身规范的调节力度,用人单位应完善聘用制度,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谋业素质,全社会应努力构建社会诚信监督体系,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诚信问题,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及价值观念调查问卷”对河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从自我开发意识、自我开发能力和自我开发行为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人力资源自我开发的现状。结果表明, 大部分大学生有着较强的自我开发意识, 但是, 相当多的大学生在人力资源自我开发方面的行动力不足, 而且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自我开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 要有效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 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自我开发教育, 并为大学生自我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家长应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培养其独立意识, 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大学生应增强自我开发意识, 学习科学的开发方法, 积极地进行自我开发。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社团是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优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校园人到社会人转变的有力手段。但由于机制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应从加强社团规范化管理、加大对社团的投入、加强社团自身文化建设方面采取对策,更好地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独特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部分高校贫困生就业观单一、消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高校贫困生就业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促使贫困生形成多元就业观的对策:大学生要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能力;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和谐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模糊不清,这迫使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把和谐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我们既要承认道德多元化,也要弘扬主旋律;既要对他们进行理性教育,也要研究他们的非理性的现象;既要反对道德理性主义,也要反对道德虚无主义;要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大学生自身的状况和他们将要发挥的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当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要结合他们的思想、生活、学习实际以及"三观"的教育,努力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员育人的环境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虚拟社会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问题尤为突出。高校应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认真梳理并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经梳理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存在认知偏差、情感冷漠、行为失范等问题。高校德育应明确网络德育内容,创新网络德育方法,拓宽网络德育途径,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引导,帮助其养成科学、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浅论成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既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有相似之处,更存在着区别性突出的“成人”特点,如:个性特点与个人观念更复杂;比普通高校大学生“低人一等”的社会角色自卑感”;年龄、知识水平层次差异大;学习动机功利性特别强。应在如下方面加强成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解决学习目的偏颇问题;营造课内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结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心理档案以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20.
网络道德教育--高校德育工作的新任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主力群体的一部分,道德素质堪喜堪忧.网络行为不道德现象比较严重,要引起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视。高校要提高对网络道德教育的认识,确立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纪律和制度建设,建立校园站吸引学生,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