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集中体现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依据的科学生态理念、根植于广大群众开展环境保护等生活实践的人民立场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等几个方面,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具有多重的视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要按着生态文明的原则和方向发展。把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不仅可以弥补过去“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单项研究之不足,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理论、实践和对策三个方面展开,其研究成果对理论的构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突破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开展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生态环境现状的宣传与教育、环境保护基本常识和生态科学规律的普及、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生态文明道德的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学生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的形成,对我国高素质的劳动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一个新概念。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有着特定的环境和语境,就中国而言,中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对它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能源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困境的瓶颈制约,不但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团结,这些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妇女作为社会"半边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提升妇女的主体意识,发挥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探索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妇女作用的途径,对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环境社会学的教学、研究及应用,对于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保护与修复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生态问题。在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澄明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三种主流思想,它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道路、制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综合研究分析了以往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的不足和问题之后,提出转化以GDP最大化到国民福利最大化的发展模式、打造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体系新面貌,以及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林业承担着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是美丽中国构建的核心元素。发展现代林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维护生态安全的必由之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发展现代林业的有效途径,对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斐 《南都学坛》2014,(2):31-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道、佛三家尽管在具体态度和致思路径上有差异,但都把人看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的的德性主体",都将"天人合一"看作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念和最高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体现为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珍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与和谐共荣的生态实践观。它们与党和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思想内核上是相通的,对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依据的科学理念,根植于广大群众开展实践活动的人民立场,以及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等文化意蕴,对推动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对象性关系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它的实践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存在论前提;它的人本维度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观、转变人的存在方式并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统一起来;它所包含的人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对当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但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这唤醒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与生态文明意识。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文明的兴起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阳明哲学中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思想,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新时期建设的重要核心和目标指向,不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着深刻的哲学辩证内涵.从其组成上看,生态文明是一种整体的、全面的观点;从其存在上看,生态文明是一种和谐的、共生的思想;从其时空性上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持续性、延续性的理论.这些辩证的维度,对生态文明进行有机的约束,而且也正是对这些辩证性的客观的、正确的把握,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对生态文明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达到对生态建设形成一个合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影响着社会物质、精神与政治文明。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中,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大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和高校德育的需要。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并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对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不系统,态度不清楚,行为需要进一步提高。为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高校应通过开发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共享平台和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硬件建设等途径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现与生态文明教育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目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上狠下工夫,加快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积极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平台,注重生态校园的建设,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文化氛围,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19.
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从理论上探讨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工业社会之前,“生态”不构成“文明”的形态,它只是一种“原生态”。科学技术、全球化、市场之所以与生态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因为它们脱离了“人民性”。不应该简单地否定资本、市场、科技、全球化,它们正是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力量。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当作一种思想上的革命,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它将阻碍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并最终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局面的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正备受重视,厘清一些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