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辽朝疆域辽阔,声威远被,在科技文化方面也有建树。宣化辽墓中绘制的星图构图完美,以中国二十八宿为主,又明确采用了西方的黄道十二宫概念,表现出中西合璧的性质,很有特色,反映了辽代天文学的成就。辽人精于天文术数之学,辽代的历算在继承中原传统的基础上,吸纳西方的天文历算知识,在当时比较先进,甚至优于宋历。辽朝与中亚、西亚建立了顺畅的联系,相互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辽代的天文历法自然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同时契丹中原文化也远播于中亚和西亚,甚至欧洲。  相似文献   

2.
辽朝设有"五京","五京"在辽朝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辽代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辽朝"五京"问题研究的学术史梳理,检索辽史和碑刻资料所记辽代"五京"留守官员,并在对此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就辽朝"五京"互动机制实现途径与效应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公主是辽代女性中的特殊阶层,拥有很多方面的特权。封赏制度则是公主特权的一种。这种制度不仅为她们提供了稳定而丰厚的经济收入,而且对辽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终辽一代,对公主的封赏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辽朝政权的更迭变化而变化。对辽代公主封赏制度的探讨,理清其发展变化,探求其影响,对研究辽代政治制度、经济生活以及妇女地位等问题都会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4.
公主是辽代女性中的特殊阶层,拥有很多方面的特权。封赏制度则是公主特权的一种。这种制度不仅为她们提供了稳定而丰厚的经济收入,而且对辽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终辽一代,对公主的封赏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辽朝政权的更迭变化而变化。对辽代公主封赏制度的探讨,理清其发展变化,探求其影响,对研究辽代政治制度、经济生活以及妇女地位等问题都会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5.
辽朝是我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它于916年由阿保机立国,于1125年在北宋和金的夹攻下灭亡.做为一个强大的政权,在我国北方存在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研究辽朝历史,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王朝的宫廷斗争.辽朝存在的二百多年里,九代皇帝有两代(世宗、穆宗)死于政变,终辽之世,政变、诬案、谋反等斗争事件连绵不断,粗略统计,达二十七次之多.比如:阿保机时代有由刺葛等人发动的三次叛乱(历史上称诸弟之乱)和阿保机本人在汉城集杀诸部大人.耶律德光时代由述律皇后策  相似文献   

6.
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政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辽代时,契丹人实行五都制,相比较其他四都,辽中京作为新建的草原之城很好地代表了辽代历史发展的水平与特色。辽中京自辽中期兴建之后,到明朝永乐年间消亡,其经历了一个由兴建、繁盛到逐渐衰败的过程。辽中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地位的发展变化相应地引起城市形态和建筑形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契丹族是公元四世纪末始兴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当时,正值我国北方强权互立之际,因此,它的早期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艰难的过程.到十世纪初,契丹族屹然崛起,建立了强大的辽朝政权.综观辽立国前的历史,不难发现,契丹强劲的武风是其得以立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一定程度上说,辽政权的出现就是其强大军事力量的结果.本文拟就契丹军事力量在立国中所起的作用试陈管见,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8.
辽朝是契丹族于公元十世纪初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在其存在的二百多年间,"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东自海,西至于流沙,北绝大漠,信威万里"(《辽史·太祖纪》赞),堪称当时东亚首屈一指的强国。不仅如此,辽代制度与文化也颇具民族和地方特点,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辽代社会中,契丹妇女享有较高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并在辽朝历史上,对统一契丹八部,在推行封建化改革和文化发展中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佛教盛行是辽代历史与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北京地区为辽燕京所在地,不仅是辽朝的军事重镇兼经济中心,更是佛教文化中心,居于五京之首.北京地区现存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中,绝大多数为佛教遗留,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是研究辽燕京乃至辽朝全境佛教历史文化面貌的重要史料.辽燕京寺庙的兴修,从数量、规模和等级上来讲,都是继唐朝之后北京地区佛寺兴修的又一个高潮时期,尤以皇室建寺最具典型性.佛经刻印之事,《辽藏》的集结与刊行都是以辽燕京为中心的;云居寺石经长达数十年的镌刻,不仅保留了《辽藏》的全貌,还极大地推动了辽境佛教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并促进了燕京地区印经、诵经风气的盛行.辽燕京的舍利信仰是北京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僧徒信士虔心向佛之重要见证.辽代燕京经幢林立,陀罗尼石棺和墓志的瘗埋也颇具特色,是本地区陀罗尼信仰流行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1.
辽王朝在境内设有五京,上京乃辽太祖创业之地,为辽朝政治中心。辽朝的文化中心却不在辽上京,在辽南京。根据有三:一、史书记载辽南京经济文化发达;二、《辽藏》工程浩大,约六千多卷,历时七十余年,雕造於燕京阳台山清水院(今北京西山大觉寺);三、1974年山西应县木塔发现一批辽代印刷品均为辽南京雕印。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古代史上,有许多奴隶主、封建主的朝代.辽朝,是其中的一个.它随着唐朝的结束,崛起于唐朝版图的北部和东北部,与五代、北宋相始终,成为又一个“北朝”.象北宋之有南宋那样,辽朝结束后有其继承者西辽,不过西辽是在唐朝版图的西北部实行其统治的.辽朝和西辽,当称为两辽,就象两宋一样.两辽一共存在了三百年以上,和两宋差不多.辽朝的版图,要比北宋大一倍;西辽的版图,也比南宋大得多.  相似文献   

13.
《辽史.地理志》以五京道为体系,记述了辽朝自太祖阿保机至圣宗时百余年间州县制推行的艰难历程,并形成了太祖草创,太宗、世宗推广,圣宗、兴宗调整三个具有鲜明特征的高峰时期。辽朝百年州县制的推行经历了一个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亦反映了辽代民族融合、经济结构转变、一国两制政治体制的确立、社会的变革等诸多内容。  相似文献   

14.
辽金时代,"科尔沁"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备受当时统治者的关注。辽朝的一个重要的行政单位——长春州,就位于科尔沁草原的东南部,长春州是辽朝中后期历代皇帝春捺钵时选择的固定地点。辽代的很多军国大事,大政方针的制定都在这一地区,长春州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试以长春州为例,来阐述辽代的科尔沁及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辽上京遗址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大遗址之一,其文化价值极其重要,1961年3月辽上京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辽上京遗址的保护被列为西部大开发文物重点保护项目。辽中京是辽代五京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大明城,始筑于统和二十一年(公元1003年),号大定府,是辽圣宗以后的统治中心,历辽、金、元代延用至明初废弃。1959-1960年调查发掘了该遗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辽朝享国二百余年,《辽史·百官志》载其属国达七十八个,在如此庞大的帝国势力范围内能够稳固其统治,不仅是因为契丹拥有强悍的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辽朝建构了有效控御四方的节日朝贺体系。辽代境内、境外、绝域之国等朝贺体系的架构,体现了辽代朝贺制度的蕃汉结合、重威辅恩、礼仪不完备等特点。为了更好地运行朝贺制度,辽代还设立了敌烈麻都司、宣徽院、驿馆、四方馆、地方府州等专门负责机构。节日朝贺制度作为朝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趋凸显其在辽朝处理内外关系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以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  相似文献   

17.
辽代法律制度一直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学术史的梳理发现,学界对辽朝法律制度的研究集中在契丹习惯法、辽代犯罪与刑罚制度、辽代法律制度的特征及辽代法律的意义与影响等几个方面,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8.
辽朝统治200余年,同我国古代其他封建王朝一样,存在着诸种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加之辽朝是以契丹贵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这样又给辽代的诸种社会问题添加了复杂的民族因素,本文拟就“问题”及产生之原因和“整治”措施,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辽金关系     
辽朝末年,生活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族倏然兴起,其首领阿骨打于公元1114年举兵攻辽,翌年称帝,仅仅过了10年,辽国覆亡,天祚帝成为金人的阶下囚;又过了两年,北宋也社稷丘墟,失去了北国半壁河山。宋金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容当别论;而辽金关系尚未见专文论及,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0.
辽朝与大食帝国关系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朝与大食帝国长期保持着频繁的商业贸易关系,史书对此虽鲜有记载,但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大食盛产的玻璃制品、犀牛角、乳香、琥珀、玛瑙等都通过丝绸之路大量流入辽朝,倍受辽人的喜爱。在大食帝国境内盛行的打马球、猎豹技术,以及大食出产的金银器、瓜果、蔬菜等,也都传入辽朝境内,并反映于各种文献记载或内蒙古东部地区、辽宁等地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和佛塔雕刻中。大食文化与物品的输入,极大地丰富了辽人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同时,通过贸易往来,辽朝文化对大食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二者的交流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