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翻译的质量与译者对英汉差异的掌握情况休戚相关,有力论证了用英汉对比研究的成果去指导翻译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笔者也深切感受到英汉对比研究对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通过英汉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和输出的干扰,从而促进目标语的学习、提高目标语输出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翻译课主要是英汉词汇、语法的对比翻译,它的方法与技巧见之于两种语言的对比,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而在教学实践中,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作为对比翻译的基础就尤为重要了。 就英汉词汇比较而言,虽然汉语的一词多义性不如英语那么普遍,但汉语的一词多义性却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英汉对比翻译的教学对象来自说英语国家的学生,他们经过一、二年的汉语学习,获得了较为扎实的汉语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英汉被动句的界定、表示法及其基本用法三个方面对英语和汉语中的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阐释英汉被动句之间的差异,并介绍了英语被动句在汉语中的相应表达法.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英汉被动句的异同,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在翻译中会出现语用失误.英汉语用对比从语言和文化层面进行对比,使译者能从更高层次上加强对翻译的实际运用,对翻译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用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用语言对比和社交语用对比这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语用语言对比与翻译强调翻译中不能望文生义而应注重原文语用用意的传译;社交语用对比与翻译强调应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6.
英语定语从句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角度,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并通过实例阐述了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肖申克的救赎》的英汉对照文本中摘取30句共计46个运动事件进行对比分析,以运动事件的核心因素——动词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英汉语言中运动事件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能够反映出的英汉运动事件的异同,并据此分析运动事件翻译中应当注意的翻译策略。数据时比分析结果表明:(1)英语与汉语语料的动词结构成分并未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数据性差异;(2)英语运动事件在转换为汉语运动事件的过程中多趋向于在动词结构中添加成分。故有:(1)证明了英语和汉语在广义上同属附加语框架语言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性;(2)汉语动词所包含的信息量远高于英语动词;(3)英语和汉语同时具有两种框架语言类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意合与形合是语言组织法,是从意义到具体语言形式的两个既有各自特点又不相互排斥的组词成句途径。一般认为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英汉语言的这种“异质性特征”对英汉互译具有指导作用。翻译时,为了使译文更加“地道”,原则上应顺应译入语的语言规律和特点,译出意义贯通、逻辑严密而又符合独特语言风格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形合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的表达方式,只是不同的语言倾向的侧重点不同,很对人错误地把英语定义为形合句,汉语定义为意合句。将以培根论文集中的《论读书》为例,阐述英语中意合句的存在现象,并探究其在汉语中的翻译策略,以求能为英汉互译工作贡献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结合作者参与编写《最新高级英语学习词典》和编译《牛津英汉双解词典》(译文版)的体会,探讨了英汉双语词典编纂中例证的选配和翻译问题,认为词典的价值在于使用者的接受与肯定,而例证的选配与翻译则是词典积极性、实用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转换问题紧密相连,不仅涉及到语法,还有思维模式差异。其主要差异在于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这两种倾向在表达方式上相去甚远,给翻译造成的困难尤其明显。本文旨在探讨英汉对比中"主语"与"主题"两个影响双语转换的核心参数,试图找出符合两种语言思维特征的译法,脱离语言外壳,正确处理好两种结构的转换,使译文语篇连贯流畅。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主位结构理论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对英汉主位结构在句法层次和语义层次差异上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英汉主位结构差异进行篇章翻译,以求达到与原文结构与功能对等的效果,真实再现原文的主旨及交流意图。即从英汉主位结构差异的角度为语篇翻译的结构与功能对等提供独特的视角,使主位结构理论更好地服务于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3.
把英汉两种语言的固有特征看作英汉两种语言的独特资源 ,进而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资源入手 ,进行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形、语音、语序、思维、篇章及词汇等语言资源方面的对比 ,从对比中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这几个方面由于固有的资源而引发出来的种种差异 ,并阐释这种本有的差异独特性 ,及其如何影响中国人学习英语 ,从而指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困难所在 ,提高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英汉辞格的对比与翻译在英汉辞格研究中非常重要。通过比较知道 ,汉语辞格反映和英语辞格Oxy moron在构成方式、修辞作用以及本质上都有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它们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也有诸多重合的地方。这为探讨它们的互译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般说来在翻译英语Oxymoron和汉语反映时可以采用移植法、拆译法、融贯法、引申法、加词法或改词法 ,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英汉互译的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本文通过翻译实践,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对翻译时存在的词汇空缺现象加以研究,旨在使译文趋于完美。  相似文献   

16.
英汉科技翻译除了语言技巧外 ,还要把握好相关科技背景知识。本文通过对《英汉翻译教程》中若干例句翻译的探讨 ,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当和失误 ,以求进一步提高英汉科技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习语隐含的文化信息是习语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关乎能否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通过详细分析习语翻译例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异同,从两种语言文化匹配程度这一新视角探讨英语习语汉译的最佳策略,有利于教师跨越文化障碍,提升习语翻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趣谈与动物有关英汉习语所用比喻形象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习语都是构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具有文字精练、遣词隽永、形象生动鲜明和富有韵律节奏等特点。中英文习语浩如瀚海 ,极其深广。本文从与动物有关的中英文习语的对比和翻译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以便激发人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提高翻译及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一大差异。这一特征反映在句型使用上表现为英语常用无灵句、汉语常用有灵句。我们通过具体实例的英汉对比研究来验证英汉两种语言确实存在这一趋势,并用具体的例句来分析探讨英语无灵句、汉语有灵句在互译、转换过程中的规律,探讨背后蕴涵的中西文化在认知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以期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韩礼德(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从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三个方面对唐诗《登鹳雀楼》与它的四个英译本进行了语篇纯理功能分析和评价。本文是汉英语篇对比研究的一种尝试,希望本文的分析会给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研究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