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作为包埋材料,对乳糖酶固定化后酶学性质进行了探究,酶经固定化后活性有所降低,但固定化酶的最适p H范围变宽,酶的最适温度有所升高,酶的热稳定性提高.壳聚糖-海藻酸钙固定化半乳糖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0℃、p H6~7.  相似文献   

2.
以脱胶油磷含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和Central-Composite设计对制备固定化荧光假单胞菌磷脂酶B(PfPLB)主要工艺参数(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和加酶量)进行了优化,并且采用回归分析拟合了三个固定化因子与响应值(磷含量)的回归模型.该模型预测最佳的固定化Pf-PLB条件为:海藻酸钠3%,壳聚糖1.14%,加酶量1000 U/kg.研究固定化Pf-PLB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比游离酶提高15℃;最适反应pH为5.5,比游离酶降低1个pH单位.固定化Pf-PLB具有较好的酶活稳定性,连续反应6次,其相对活性为初始值的51.6%,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海藻酸钙为载体,结合戊二醛交联固定化核酸酶P1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海藻酸钠,氯化钙和戊二醛浓度分别为2.5%、3.0%和0.3%,硬化时间4h,固定化的核酸酶P1活性最高,酶活回收率达到64.32%.在此基础上。以海藻酸钙固定化核酸酶P1为催化剂,采用填充床反应嚣连续制备核苷酸,连续反应60h,酶仍保持较高的活性,仅损失16.97%,酶活回收率为50.05%.  相似文献   

4.
应用HPLC法检测了臭曲霉Aspergillus foetidus ZU-G1产生的α-半乳糖苷酶对大豆寡糖类化合物的酶解情况.结果表明:40℃时,α-半乳糖苷酶对水苏糖的水解率为7%(1h)~42%(4h),对蜜二糖的水解率为36%(1h)~93%(5h);50℃时,α-半乳糖苷酶对水苏糖的水解率为10%(2h)~5...  相似文献   

5.
从白蚁栖息地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具有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细菌ZJSRU-11,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其粗酶液的酶学性质.该菌株初步鉴定为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具有完整的纤维素酶系统,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力、滤纸酶活力和β-糖苷酶活力.ZJSRU-11菌株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力较高,在45℃、pH 5.8的反应条件下,反应35min时活力达到19.6U/mL.  相似文献   

6.
《琼州学院学报》2016,(5):23-27
以人工沸石、珊瑚砂和凹凸棒土为微生物载体,使用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联合包埋活性污泥,考察SA和PVA浓度对固定化小球性能影响,确定最佳固定化配比.分别以人工沸石、珊瑚砂、凹凸棒土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小球和传统活性污泥对模拟养殖废水脱氮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SA和1%PVA联合包埋的固定化小球性能最佳;同样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的脱氮效率为83.30%,以人工沸石、珊瑚砂和凹凸棒土为载体的固定化小球的脱氮效率分别为85.74%、78.52%和92.58%.实验结果表明人工沸石和凹凸棒土为载体的固定化小球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养殖废水效果更好,但以珊瑚砂为载体的固定化小球比活性污泥处理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红树林根际土壤中产三种酶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琼州学院学报》2015,(5):61-66
从红树林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芽孢杆菌,通过生化特征分析筛选出10株疑似枯草芽孢杆菌,产酶能力检测发现8株菌同时具备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能力,其中三株菌(JCHL-0209,JCHL-0207和LMJ-17)的产酶能力较高,尤其是JCHL-0207菌株的综合产酶能力最为显著,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这三株菌均为枯草芽孢杆菌,这为进一步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在非水相介质中酶催化逆水解反应合成红景天甙的新方法,研究了非水相反应体系、酪醇浓度、D-葡萄糖浓度、反应时间、pH值对β-葡萄糖苷酶催化酪醇和D-葡萄糖合成红景天甙的影响,优化了酶法合成红景天甙的条件,使其转化率达到了17.7%,即7.39 g/L,远远高于米曲霉整体细胞催化的产量(0.7 g/L).该方法可望应用于其它具有生理活性糖苷类化合物的高效酶促合成,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H2O2氧化邻苯二胺(OPD)为研究体系,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反应初始速率为测试参数,研究了缓冲溶液种类,酸度条件以及保存时间对HRP稳定性的影响,发现HRP在磷酸盐-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中保存较稳定,最佳保存pH为8.0,0.1μg/mL HRP溶液保存7天活性未见明显变化,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是NO3-同化步骤中的第一个酶,也是整个同化过程的限速酶,在植物氮素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植物吸收利用环境中的NO3-,需经过两个同化反应步骤:首先由硝酸还原酶把NO-3还原为亚硝态氮(NO2-),然后再由亚硝酸还原酶把NO2-还原为NH4+,才能进一步掺入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合成.该文就近年来有关硝酸还原酶活性调节的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陶瓷拉西环固定化酵母细胞生物催化剂制备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陶瓷拉西环材料作为酵母细胞的吸附固定化载体,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生物催化剂制备过程研究,获得优化的工艺条件为14℃下吸附30min,然后14℃下在反应器中连续培养2小时.同时还得到了三个不同温度条件下,陶瓷拉西环对酵母细胞的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包埋法固定油茶饼制备成生物吸附剂,对水中的Cr(Ⅵ)进行吸附实验,通过比较不同的固定化载体,发现3%PVA+1%SA为最佳固定载体.同时考察了Cr(Ⅵ)初始浓度、pH、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固定化油茶饼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显示,吸附的最佳条件为:Cr(Ⅵ)初始浓度75mg/L,温度30℃,pH 1.0,吸附剂用量18g/L,吸附时间2h.  相似文献   

13.
菊科三属几种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菊科三属的几种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观察和分析了在菊科植物的叶和花瓣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具体表现.通过对不同品种之间酶谱的分析,以酶谱特征为依据确定了这些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文章对于菊科植物的分类、品种鉴定、遗传育种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复数域上有限维李color代数的(α,β,γ)-导子,得到李color代数的(α,β,γ)-导子的一些重要性质.应用给定的复参数,推广李color代数上圈,并且得出了一类李color代数的1-上圈等价于其(α,β,γ)-导子.另外,对伴随表示的二维扭上圈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发现铜(Ⅱ)对溴酸钾在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介质中氧化甲基紫的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找到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35ug.L,检测限为0.078ug/L.用于测定几种实物样品中的痕量铜,得到满意的结果,方法的回收率在96.6%~10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52%-3.08%.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在乙二胺、α-安息香肟体系中示波极谱连续测定铜、铁.铜和铁的导数极谱波电位分别为:-0.58、-0.70(VS、SCE).铜和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50mg/mL、0~800mg/L.相关系数为:0.995、0.993.检测限为:1mg/L和4mg/L.提出的方法用于同时测定人发和蒸馏水中痕量铜、铁.  相似文献   

17.
浮动抵押制度中抵押权利益保护机制构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不同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一方面,应对抵押人对抵押物的自由处分权进行合理规制.规制措施一为合理界定正常经营活动,二为确认限制性条款的法律效力.另一方面,应进一步规范我国物权法上浮动抵押固定化事由.其中法定事由需从解释论角度予以完善,约定事由中则应着重加强对自动固定事由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实验室的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发酵产酶,测定酶活的最适温度、最适pH,并研究有机溶剂、金属离子和反应时间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对后续试验中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测定和酶催化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琼州学院学报》2015,(2):61-65
从手性联二萘酚出发,找到了对S-BINOL两个羟基进行保护的最佳条件,经一步反应快速高效合成出了(S)-2,2’-二(甲氧基甲基)-联二萘酚1,由1经二步反应,合成目标分子3-甲酰基-(S)-联二萘酚.合成化合物1和2的最佳条件如下:以THF为溶剂,在0℃下,(S)-BINOL,Na H和MOMCl反应10min,得到1,产率95%.以Et2O为溶剂,N2保护,在0℃的条件下,1和Bu Li反应3h,之后滴加DMF,反应2h,"一锅法"得到化合物2,产率70%.  相似文献   

20.
醋酸锌与8-羟基喹啉-5-磺酸(H2QS)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2溶于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F)中,溶液在120℃回流6h,氮气保护.经由配位反应合成了具有反应活性点的小分子8-羟基喹啉-5-磺酸金属配合物(Zn(H2QS)2),该Zn(H2QS)2配合物可引入到聚合物中,得到高分子量的8-羟基喹啉-5-磺酸的发光材料.FTIR确定了Zn(H2QS)2的组成;紫外吸收光谱(UV)、光致发光光谱(PL)说明小分子配合物的发光来自于Zn(H2QS)2基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