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对联共(布)党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布哈林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研究却很少涉及,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是由斯大林提出,布哈林进一步阐述并提出:资本主义总危机在继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的总崩溃是资本主义的总危机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集中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对杜林的错误思想进行批判。在第三编社会主义部分,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进行了回顾,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进行了充分的批判,阐明国家消亡的历史过程以及新型的社会生产组织。这些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的构想为之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场经济危机的风暴,正猛烈地冲击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新的经济危机,苏美两霸和整个垄断资产阶级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这充分反映了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已处于“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境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大大超过劳动人民的购买能力,大量商品卖不出去,造成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同各种资产阶级、机会主义的流派的斗争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作了科学地分析,驳斥了他们的种种谬论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时代人文思想意识的繁荣,资本主义人权理论就是逢此思想意识发展上升之际而日趋丰富的,资本主义人权理论的丰富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批判性为特征的人权观的诞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点。如果说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专制、争取人权和平等的斗争在思想理论上开启了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批判时代,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权思想无疑开启了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后批判时代。这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权思想是以批判资本主义人权为理论和现实出发点的,旨在剖析、批判进而扬弃资本主义人权理论,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构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基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权观在整体发展中呈现出四个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仅就学术界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局部危机和中间性危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从现象上划分,可以分为两类:局部的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局部经济危机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批判李嘉图等人的危机理论时提出的。在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大战期间,交战的各帝国主义国家均实行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面经济调节即国家垄断调节。列宁对这一新的社会经济现象很重视,并全面分析了战时国家垄断调节产生的条件、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列宁提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包括对国家垄断调节的一系列论断,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所谓“国家社会主义”、“军事社会主义”一类谬论的锐利思想武器。列宁的重要论断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列宁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大战期间,交战的各帝国主义国家均实行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面经济调节即国家垄断调节。列宁对这一新的社会经济现象很重视,并全面分析了战时国家垄断调节产生的条件、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列宁提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包括对国家垄断调节的一系列论断,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所谓“国家社会主义”、“军事社会主义”一类谬论的锐利思想武器。列宁的重要论断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经济的一般论述计划经济的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预示了社会的发展前景。马克思、恩格斯在阐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同时,提出了计划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计划经济的若干原理,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居住正义问题是恩格斯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议题,经历了从人本主义式经验分析到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叙事的发展转化。通过剖析资本主义城市化进程中的住宅短缺、工人居住环境恶劣及城市空间隔离等居住失义现象,恩格斯认为,居住失义现象的历史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具体包括衍生的城乡关系历史巨变、城市化与相对人口过剩、城市建筑用地的地租规律等三个方面。基于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实现居住正义思想的批判,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居住失义的超越路径。恩格斯的居住正义思想,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居住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与列宁思想的寿终正寝,反倒预示着认识列宁思想新时代的到来。列宁的资本主义观是理解列宁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的一个关键。以1914年为界,列宁的资本主义观可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范式,即前期自由资本主义论或社会民主主义批判视野中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和后期帝国主义论或无产阶级革命视野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说固然成为历史,但目前全球化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垄断的、帝国主义的特征。国家垄断与跨国垄断仍然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基本结构与现实特征。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大问题都要从重思列宁资本主义观的历史与逻辑开始。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一场新的经济危机风暴正在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混乱,各种矛盾激化,政局不稳,“使帝国主义者陷入了极大的苦闷中”。这种情况再一次证实了列宁早就指出的“所谓用卡特尔消除危机,这是拼命替资本主义粉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谎话”。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更是帝国主义的不治之症。帝国主义不但不能消除经济危机,而且加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激化了帝国主义各种固有的矛盾,把帝国主义推近死亡的深渊,这就是帝国主义和经济危机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积极回应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挑战的理论成果。面临科学社会主义遭遇理论误读和现实挑战,恩格斯从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逻辑视角重释科学社会主义。在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恩格斯再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及其专政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方向。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新思考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捍卫和发展,有利于澄清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创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对萨伊、西斯蒙第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深刻的批判,并在批判中扬弃,在扬弃中超越,从而创立了超越古典经济学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科学区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逻辑起点;明确指认危机的周期性与必然性,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事实本身的确认;经济危机的实质及根源,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制度基因所致。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要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 恩格斯于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一文,是恩格斯运用新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所作的最初批判,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时,从社会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某些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相似文献   

15.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所谓用卡特尔消除危机,这是拼命替资本主义粉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谎话。”当前,一场新的经济危机风暴正在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下降,企业倒闭,股票价格猛跌,工人大量失业,加之通货恶性膨胀,物价急剧上升,垄断资产阶级一片惊慌。特别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危机四伏,惶惶不可终日。这种情况,再一次证明了列宁的科学论断。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正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也是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不治之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这个  相似文献   

16.
经典社会主义是对早期资本主义批判的产物。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取决于资本主义若干变量的发展变化。这些变量主要包括 :资本主义全球化、两极分化、经济危机和道德危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及其变量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把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他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说虽已成为历史,但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仍然是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现实特征,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是否过时,要历史地、客观地看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要正确理解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就必须认真研究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许多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一理论作了深入具体的考察和阐释:1.它提出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2.它突破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3.它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要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形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4.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正当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之际,1873、1882年先后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和1871年发生的巴黎公社革命,乃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资本主义各种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的集中表现。这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尖锐化,国际工人运动日益高涨。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一面残酷镇压国际工人运动,一面大肆宣扬和粉饰资本主义制度。这些谬论並已浸入到工人运动内部,机会主义的观点也在社会主义政党和团体内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20.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马克思未能写出经济危机问题的专著或专论,但这一理论在倾注了作者一生心血的光辉巨著《资本论》理论部分(1至3卷)和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批判(第4卷)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这些论述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探讨,无疑将有益于对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