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欧茨笔下,女性始终处于暴力的包围与摆弄中.女性既是无奈的暴力受害者,在反抗暴力的过程中,又沦为暴力的实施者.她们或是追逐金钱以求超脱,或是希望在爱情中得到拯救,可最终爱情金钱都无法拯救她们于暴力.这是男性意识形态下的男权社会导致的悲剧,而女性自身的弱点也是她们悲剧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奥尼尔笔下的女性人物大都对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及幸福的生活抱有美的渴望 ,然而她们的命运却都注定具有悲剧色彩 ,面对悲剧她们失望、痛苦、迷茫、挣扎 ,最终甚至以扭曲的心态结束生命。研究、探讨这些女性悲剧人物的命运 ,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奥尼尔的悲剧美学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3.
奥尼尔笔下的女性人物大都对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及幸福的生活抱有美的渴望,然而她们的命运却都注定具有悲剧色彩,面对悲剧她们失望、痛苦、迷茫、挣扎,最终甚至以扭曲的心态结束生命。研究、探讨这些女性悲剧人物的命运,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奥尼尔的悲剧美学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庞大的女性的悲剧世界,“二尤”作为众多悲剧人物形象的缩影,除了具备这些悲剧女性的共同品质外,还具有很多这些女性没有的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出身的不洁和她们自身悲剧对宝玉和黛玉爱情悲剧所起的作用,正是她们区别于其他《红楼梦》女性形象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家庭的梦魇——福克纳笔下的女性悲剧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一幕幕悲剧。值得注意的是,她们的悲剧首场几乎都在家庭中上演。家庭不是她们温暖的庇护所,而是她们的受难场;她们从家庭中不但没有得到爱,反而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家庭成为女性们一生都难以摆脱的梦魇。  相似文献   

6.
庐隐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是男女恋情.她笔下的知识女性有青春的欢乐,有对爱情(包括同性恋)的憧憬和向往,而爱情的缺憾又使她们忧郁、悲哀、痛苦.她们对婚姻生活普遍感到失望甚至恐惧.庐隐从对社会人生、女性命运的认识以及自身经历的深刻体验出发,把女性人物的情感设定在愉悦--悲哀的维度上,使小说具有凄美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洁最擅长塑造知识女性形象,表现她们的思想、情感、意绪及心灵追求。在她笔下,女性形象很少逸出知识女性群落,这也是她最用心刻画的一类形象。张洁笔下女性,都无法逃出悲剧性命运的结局。而这种悲剧性又总是体现在她们对爱情存在理想化希冀,而这种理想的幻灭构成了她们共同的悲剧。她们虽各具特色,但可以非常容易地根据其精神内核进行分类并探索她们精神的变异。从柏拉图式的精神苦恋者到两性冲突中雄化的知识女性,再到以自焚方式复仇的恶之花,直至在焦虑中走向疯癫的知识女性。这都是与作家内心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演进相统一的,也是与她心中的郁结密不可分的。这种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演进是作家创作这些形象的强大内驱力,作家心中的郁结也通过创作的形象来消解、吸收。  相似文献   

8.
一鲁迅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善恶两种社会力量在不可调和的斗争中,恶势力暂时压倒了善的势力,它常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等等。悲剧所引起的效果是使人悲传和恐惧,同时又发人深省,激起义愤。萧红笔下女性形象如小团圆媳妇、王大姑娘、翠姨、金技、王婆等,都属于美学意义上的悲剧角色。她们的悲惨、苦难;她们对苦难,对命运的反抗、挣扎,更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制造她们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她们个人的某种弱点或失误,而是她们所处的时代、生存的社会所造成的。她们“蚊子似的…  相似文献   

9.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爱情大多是悲剧的。他笔下的悲剧爱情大致分三个类型:一是恋母情结困扰下的爱情,男主人公因恋母情结无法与女性建立正常的婚恋关系;二是欲望困扰下的爱情,主人公在欲望中迷失了自我从而导致爱情的悲剧;三是宿命中的爱情,主人公被生活背后的"神秘力量"所支配,不管怎么努力其爱情悲剧都是命中注定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感天动地的悲剧典型 ,她的形象恒久而深广。而路翎笔下的郭素娥也因其充满野性与叛逆的性格气质 ,引起人们的重视。两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尽管演绎了不同的悲剧 ,然而她们的悲剧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内在的契合点。两位作者虽然采用不同的话语方式对她们进行了抒写 ,但对女性个性解放的探索和努力却是别无二致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路遥对现实人生一直怀有深深的爱与感悟。爱情作为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路遥小说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意识到现实人生的不完美,也就敢于直面爱情的缺憾。路遥笔下的爱情主体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差距,这些差距就是导致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但路遥不只是展示悲剧,就像他想通过笔下的"奋斗"给读者以激励一样,他还想通过爱情悲剧以及对悲剧的抗争传达给读者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和亦舒的小说都以都市男女婚恋为题材,从女性自身处境入手,从内省的角度出发描写现当代中国从封建文化向现代化过渡中女性的情爱世界,关注爱情的世俗特色。她们摒弃了传统情爱叙事侧重赞美爱情中美好的人性、歌颂男女两性互相吸引所焕发出来的神性光辉的特点,撕开爱情的神秘面纱,直视女性弱点,呈现婚恋现实的一面,从而解构传统文学中爱情主题的言情范式。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为谋求生存而掉进神秘的泥淖无力自拔,让人为旧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扼腕叹息;亦舒笔下的新时代女性或因初具自救的力量而让人多了些慰藉。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文学的第二代女作家,丁玲、萧红都十分关注女性的命运.她们的笔下,写得最动人,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也多是女性形象。谈及丁玲,自然会使人们想到莎菲、伊萨、佩劳、阿毛姑娘、贞贞、陆萍,同样地,萧红也是与她笔下的王阿嫂、金枝、王婆、月英、黄良子、王亚明、林姑娘、小团圆媳妇等联系在一起的。本文试从观照视角、女性自我意识、悲剧性质及通过女性形象塑造所体现的基本思想等方面,对她们的女性形象塑造展开比较。从观照视角看,丁玲对女性的关注.重点在于对其精神痛苦的揭示上。她笔下人物的追求远远超越了对衣食住行等…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比较她们的异同,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这两个形象的理解,有利于我们解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有利于我们探寻东西方女性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坎坷历程。本文拟从她们爱情悲剧的因素和社会意义来探讨生活在传统意识下女性的崛起与悲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当女性对于爱情的直面、探讨和表达日趋深入的时候,因心理和观念的滞后而带来的爱情问题或悲剧故事当大大减少,但是,当看到当代一些女作家的小说的时候,我发现我的估计太过乐观了,一些传统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积淀持久而又深刻,至今仍然是笼罩在一些女性心灵上的厚重阴影,而且阻止了她们对爱情的正视和追求幸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女子诗作的悲剧意识李法惠“自从墨尔波涅传下悲哀的种子之后,女性作家便与痛苦结下了不解之缘”。①由于她们天生的情感细腻,多愁善感,所以在她们的笔下,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倘或是状景,大都给人一种凄凄哀哀的感觉。纵观我国古代女于诗作更是如此,她们...  相似文献   

17.
林黛玉和安娜是中国和俄国文学作品中的两个反叛女性形象。她们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爱情与自由,最终又都以悲剧结束。比较林黛玉和安娜抗争行为的异同并分析存在境遇对其抗争行为的影响,以期给比较文学研究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与作家们喜欢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有关,香港女性作家特别地关怀她们所熟悉的女性生活。由于香港在中国的独特性,香港女性作家笔下的那些女性人生对我们或许是有启发性的。香港女性作家首先向我们展示的是,香港女性在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的时候,无可奈何地陷于中国情感和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挑战的文化漩涡之中的人生图景。面对着女性人生的坎坷和困惑,香港女性作家以艺术的方式仿佛作出这样的回答:使女性成为女强人或把爱情作为商品。但这些没有使他们从生活和情感困境中真正地摆脱出来,归根到底,这是一个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是一个是否能够建立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杨绛先生的小说里,活跃着一个个性格鲜明、敢爱敢恨却无意间插足于他人婚姻或情侣之间的女子。在情感与道德、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她们对爱情的追求闪耀着女性觉醒的火花,却也透露出情感纠葛给她们命运带来的悲剧色彩。在这些女性第三者身上,寄寓了杨绛先生对女性情感命运的思考。通过对杨绛小说文本的解读,分析其中的女性第三者形象,结合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到杨绛先生对于“女性”与个性、情感与道德以及女性命运和出路的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西丽亚和苔丝都生活在小农经济走向破产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封建社会农业文明的相互碰撞给这两个善良纯洁的农村少女带来了无尽的伤害.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导致两个家族的逐渐衰亡,并直接促成了她们的家庭悲剧.社会伦理规范本身的禁锢破坏了她们的爱情追求并给她们以精神重创,使她们成为社会的牺牲品.追本溯源,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看,西丽亚和苔丝无法在“自我”“本我”“超我”中找到契合点,其内在人格的不和谐最终导致了两人悲剧命运的轮番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